中国A股市场异常波动机理及波动抑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08:09
【摘要】:股价波动本是股市的固有特征,基于对股票未来现金流等因素的不同看法,不同的投资人会形成不同的预期,于是就会对股票的当前合理价格产生不同看法,这样才会有买卖双方的产生,才会形成市场交易,同时股价也会发生变动,产生价格波动。合理的价格波动有利于交易的达成,有利于市场流动性的形成,是市场功能正常发挥的体现。 我国A股市场自建立以来,出现了多次巨幅的市场动荡。这种频繁且剧烈的波动一方面给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给投资人的投资活动带来较大的系统性风险。究其原因,我国A股市场频繁且剧烈的波动固然与过多的政策因素的冲击有关,但与市场内在的“稳定器”机制等方面的缺陷也息息相关,同时以融资为主要目的且质量较差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中小投资者素质偏低、情绪易于被激发而失去理性,机构投资者在现有制度框架内难以担当稳定市场的作用等等都是导致频繁且剧烈的波动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从我国A股市场的波动特征出发,沿市场“稳定器”机制及实践效果、政策诱因及其传导、上市公司质量与市场波动、投资者结构及行为与市场波动抑制、市场微观结构及监管这一线索,探求A股市场频繁且剧烈波动的内在机理并寻求相关的抑制办法。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股价波动理论、股价波动模型、股价波动机理和股价异常波动抑制研究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从统计分析、自生发展历程和与成熟市场对比角度分别描述了我国A股市场的波动特征,并从巨幅波动的波峰波谷形成过程提出了共振效应并探讨了其形成机理。 ②从市场内生和外生两方面概括了A股市场现行的“稳定器”机制及实践效果,并就改革、深化我国股市的“稳定器”机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③梳理了A股市场自建立以来的主要政策诱因,指出我国投资者普遍存在投机心理、易于形成心理群体、政策敏感性及政策依赖性特征明显、过度自信及过度恐慌心理突出等群体心理特征。这些群体心理特征的普遍存在投资者容易产生躁动情绪,易于被激发而形成心里群体,从而丧失理性思维。政策诱因的冲击到来时市场难以有效吸收政策诱因的冲击,往往过度反应,正向或负向放大政策诱因,易于形成短期内剧烈的上升或下跌的行情,进而产生巨幅的市场波动。随后从减少政策诱因、有效控制投资者群体心理角度,提出了完善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新型机构投资者等对策建议。 ④运用资产定价回归模型的拟合系数(即R2)来捕捉股价波动的同步性,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质量与市场波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质量公司在熊市中股价同步性明显较低,有助于降低市场的波动,但在牛市中稳定市场的作用不显著。低质量公司无论在牛市还是熊市,均表现出较高的股价同步性,助涨助跌,加剧市场波动。而在牛市中,股价同涨同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累积超额收益率(CAR);熊市中,股价同步性降低了高质量公司的累积超额收益率,低质量公司的累积超额收益率(CAR)与股价同步性之间无显著关系。 ⑤从机构投资者角度实证检验了投资者持股行为与市场波动的关系,并将机构投资者细分为基金、券商、社保、QFII、保险公司、和企业法人等分别加以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时而增加股价波动,时而减少股价波动,机构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波动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表现为较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不能简单地认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就能有效抑制我国A股市场剧烈而频繁的市场波动。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以筹资为导向、上市公司业绩缺乏成长性且系统风险难以控制的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未必能给人们带来期望的果实。事实上,良好的行业前景、稳定的业绩成长性、及时的信息披露、完善的市场监管,这些因素才是市场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32.51;F224
【图文】:
样本值落在样本均值加减三倍的标准差(μ±3σ)范围之外只有 3/1000因此可以根据μ±3σ来设定异常点范围,凡是样本值大于μ+3σ或者小的样本就可以称之为异常点。另外一种方法是分位数法。虽然分位数不需布的假定,但分位数存在两方面的劣势,第一是分位点的确定是经验确态的,而不是随股票交易的变化而变化的。第二是分位数方法是事后监分位数方法的缺陷,本文采用第一种方法。在本文中,我们将采用概率方法来识别是否发生异常波动。按照大数定本的股票价格波动(即收益率)应该满足正态分布。但由众多的有关市和个股收益率的文献可知,股票市场的收益率都只是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尖峰胖尾的特征,如图 1 所示。正如文献所指出的,股票市场的异常波股票收益率的“尖峰胖尾”的根本原因。因此,从统计概率角度定义,所谓是指超出历史样本分布正常概率的价格波动。即通过事先确定一个事先小概率α(如α=0.01 或者 0.005),然后用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来判断是常波动。比如,通过事先确定α后,再根据历史的收益率序列通过 P(x确定 c,当收益率大于 c 时,那么我们则认为当天的股价发生异常波动。
打开了当代投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大门。是关于市场非线性理论的研究。近三四十年来,有效市场理论一直位,然而,随着金融市场定量建模与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动具有很多复杂和有趣的特征,而这些现象又是非传统有效市场理论对有效市场假设构成挑战的直接证据来自证券市场收益率的分布不是布,法玛(1965)对日收益率进行研究后发现收益率是负斜的:在左尾部比在右边的尾部有更多的观测值。夏普(1970)在他的教科书《本市场》中,对年收益率与正态分布作比较时发现:“正态分布没有给的出现分配多少可能性。但它们却出现很多的频率。”埃_臣
本文编号:2804929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32.51;F224
【图文】:
样本值落在样本均值加减三倍的标准差(μ±3σ)范围之外只有 3/1000因此可以根据μ±3σ来设定异常点范围,凡是样本值大于μ+3σ或者小的样本就可以称之为异常点。另外一种方法是分位数法。虽然分位数不需布的假定,但分位数存在两方面的劣势,第一是分位点的确定是经验确态的,而不是随股票交易的变化而变化的。第二是分位数方法是事后监分位数方法的缺陷,本文采用第一种方法。在本文中,我们将采用概率方法来识别是否发生异常波动。按照大数定本的股票价格波动(即收益率)应该满足正态分布。但由众多的有关市和个股收益率的文献可知,股票市场的收益率都只是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尖峰胖尾的特征,如图 1 所示。正如文献所指出的,股票市场的异常波股票收益率的“尖峰胖尾”的根本原因。因此,从统计概率角度定义,所谓是指超出历史样本分布正常概率的价格波动。即通过事先确定一个事先小概率α(如α=0.01 或者 0.005),然后用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来判断是常波动。比如,通过事先确定α后,再根据历史的收益率序列通过 P(x确定 c,当收益率大于 c 时,那么我们则认为当天的股价发生异常波动。
打开了当代投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大门。是关于市场非线性理论的研究。近三四十年来,有效市场理论一直位,然而,随着金融市场定量建模与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动具有很多复杂和有趣的特征,而这些现象又是非传统有效市场理论对有效市场假设构成挑战的直接证据来自证券市场收益率的分布不是布,法玛(1965)对日收益率进行研究后发现收益率是负斜的:在左尾部比在右边的尾部有更多的观测值。夏普(1970)在他的教科书《本市场》中,对年收益率与正态分布作比较时发现:“正态分布没有给的出现分配多少可能性。但它们却出现很多的频率。”埃_臣
本文编号:2804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0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