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治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3 17: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是建立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资本所有者身份汲取并分配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收支预算,是实现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制度保障。深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从功能上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不仅是政府汲取资源的重要工具,而且是调控国有经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调整的重要导航仪,合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安排对强化预算管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完善产业结构、提升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改革现有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必须从全局的、宏观的、战略的高度抓住主要矛盾,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设计,推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满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面性、控制性、效率性、透明性和可预测性的原则要求,积极处理好收入汲取与支出分配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其他预算的关系,平稳推进改革,实现国有资本收益全民共享。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为出发点,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提供价值目标;有助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资本经营职能的划分;进一步丰富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相关理论的研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有助于完善政府预算制度建设,提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水平;有助于改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管理,增强国家收入汲取能力;有助于优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国有企业发展,推进国有资本布局调整。本文按照“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改革设计”的逻辑思路,综合运用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展开研究,共分为七章三部分,一至三章为理论分析,四、五章为实证分析,六、七章为改革设计。第一章描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了研究思路,划定研究范围,界定核心概念。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梳理了学界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性质、覆盖范围、编制主体、编制层级等方面的观点,其次总结了学界关于国家治理与现代预算制度相关关系的研究,最后梳理了国外有关国有企业管理与资本性预算方面的文献。通过文献整理发现,现有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改革框架缺乏完整性,未从国家治理系统论的高度研究如何进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改革,这为本文进一步研究国家治理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关系确定了方向。第三章为国家治理视角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理论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国家治理的相关概念以及评价国家治理的各种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治理视角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过程中应该处理好的关系。第四章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现状分析。本章介绍了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变迁和近年来国有资本的经营状况,梳理并总结了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变迁、编制现状、实施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问题成因。结合现状的分析,本章还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状况给出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逐步提高收益上缴比例有利于抑制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应进一步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企业的运营监督,控制国有企业管理成本增加。第五章为西方国有资本管理经验借鉴。本章介绍了西方主要国家国有资本扩张与调整的历史,列举了美国、法国、新家坡国有企业管理制度,阐明了西方国家资本预算的产生背景与主要形式。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我国应当注重法制建设,使国有资本管理改革有法可依,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合理分配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学习西方国家强有力的国有资本经营监督制度。第六章为国家治理视角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总体设计。本章提出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要着力点和主要目标,为下一章具体改革措施的制定奠定基础。第七章为国家治理视角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具体措施。本章从完善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规范预算报告、健全绩效评价、强化预算监督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具体措施。在预算编制方面,进一步扩大预算覆盖范围,建立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动态提取机制,细化预算支出科目,优化预算收支构成,编制预算中期收支规划,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转移支付。在预算执行方面,以国有企业为抓手强化预算收入执行,以加强控制为目标完善预算支出执行。在规范报告体系方面,建立财政部—中央预算单位—国有企业三位一体的报告体系,提供国有企业整体运行状况的宏观经济分析,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国企财务报表间的对应关系,明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其他预算的勾稽与衔接,提供更加详尽的报表附注信息与说明。在绩效评价方面,选择适合的评价方式,建立合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全面系统的绩效分析报告。在预算监督方面,建立国有企业预算内部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强化受托责任。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第一,设计建立国有资本收益动态提取机制,通过制度设计激励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第二,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报告体系,明晰了不同报表间的勾稽关系,强化了预算自身的制度约束;第三,运用双重差分法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绩效进行实证检验,丰富了实证研究成果。
【学位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F123.7;F812.3
【部分图文】:
图 1-1 国有资产分类示意图国有企业企业一般指由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根据政府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可一是国有独资企业,政府是企业的唯一出资人;二是国有控股企业,指国总资本中的占比超过 50%的企业;三是国有参股企业,指有国有资本参与股的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主要覆盖的是一级中央企业,由国有资产监其他国务院授权的政府机构履行出资人义务,绝大部分为国有独资企业。国有企业与国有独资企业通用,如需对比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则使用国以区分。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究思路
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框架与路径。1.3.2 逻辑框架图1-2 基于国家治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研究框架图1.3.3 章节安排本文内容共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了研究背景,指出本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阐述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划定研究范围,界定研究中涉及的核心概念,指出本研
图 4-1 历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决算与增长情况图 4-1 所示,近年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规模逐步扩大,201 558.67 亿元,2016 年已达 1613.06 亿元。然而增速波动较为明显,中预算收入在 2011 与 2012 年收入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其预算覆盖范围年中,大量中央部委、单位所属以及监管的企业被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算收入的基数扩大导致收入激增。2014 年预算收入增长较快,究其原因经营状况较好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汲取比例进一步提升也是重要因素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主要分为四种:利润收入、国有股股息、产权转入。利润收入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要收入来源。国有独资企业根据定,上缴净利润的一定比例。如国有独资企业拥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母公司、总公司)的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基数,上缴一行的国有资本利润上交比例主要按照企业所在行业划分,并根据行业特
本文编号:2811724
【学位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F123.7;F812.3
【部分图文】:
图 1-1 国有资产分类示意图国有企业企业一般指由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根据政府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可一是国有独资企业,政府是企业的唯一出资人;二是国有控股企业,指国总资本中的占比超过 50%的企业;三是国有参股企业,指有国有资本参与股的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主要覆盖的是一级中央企业,由国有资产监其他国务院授权的政府机构履行出资人义务,绝大部分为国有独资企业。国有企业与国有独资企业通用,如需对比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则使用国以区分。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究思路
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框架与路径。1.3.2 逻辑框架图1-2 基于国家治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研究框架图1.3.3 章节安排本文内容共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了研究背景,指出本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阐述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划定研究范围,界定研究中涉及的核心概念,指出本研
图 4-1 历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决算与增长情况图 4-1 所示,近年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规模逐步扩大,201 558.67 亿元,2016 年已达 1613.06 亿元。然而增速波动较为明显,中预算收入在 2011 与 2012 年收入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其预算覆盖范围年中,大量中央部委、单位所属以及监管的企业被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算收入的基数扩大导致收入激增。2014 年预算收入增长较快,究其原因经营状况较好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汲取比例进一步提升也是重要因素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主要分为四种:利润收入、国有股股息、产权转入。利润收入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要收入来源。国有独资企业根据定,上缴净利润的一定比例。如国有独资企业拥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母公司、总公司)的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基数,上缴一行的国有资本利润上交比例主要按照企业所在行业划分,并根据行业特
本文编号:2811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11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