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城镇化扭曲影响我国产业发展的机理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6 07:10
   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在经济社会领域的一个投影:一方面,社会结构向更高层次演进可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不适宜的社会结构也可能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与稳定。改革开放后至今,我国的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分别经历了两大深刻变革:产业化(industrialization)和城镇化(urbanization)。其中,产业化的崛起和发展成就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三十余年、五亿多人快速进城的壮举。然而,当我们从“质量”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三十余年的建设发展进程时,时间维度的压缩也使得我国的产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暴露出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产业发展低端锁定和城镇化建设扭曲。本文基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矛盾运动关系,以扭曲的城镇化建设是造成我国产业发展低端锁定的深层次社会结构原因为主线,将城镇化扭曲投影到城镇化建设动因扭曲——土地城镇化问题、城镇化建设主体扭曲——农民工城镇化问题、城镇化建设功能扭曲——城市病问题三个维度,将产业发展低端锁定拓展至第二产业发展低端锁定——工业化弱质、第三产业发展低端锁定——服务业滞后两个部门,构建“三维度——两部门”分析框架,依次探讨城镇化扭曲造成我国产业发展低端锁定的作用机理、影响效应以及矫正城镇化扭曲实现产业发展低端解锁的可行路径。本文的研究为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的产业发展低端锁定问题找到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即重视社会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实现产业发展低端解锁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找到了兼容并举的实践路径和对策措施。本文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包括:(1)界定了城镇化扭曲和产业发展低端锁定的概念内涵,并测度了我国城镇化扭曲水平和产业发展低端锁定水平。本文指出,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移民在就业转变、居住地转变和身份转变三个方面长期处于不协调状态,称之为城镇化扭曲,具体可以从土地城镇化问题、农民工城镇化问题和城市病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我国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规模扩张,而效率提升和结构演进则发展缓慢,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状态,称之为产业发展低端锁定,具体可以从工业化弱质和服务业滞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2006-2014年间,我国省际间的城镇化扭曲水平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工业化弱质水平总体上呈现出“∽”型趋势,但不同省份之间存在明显的组间差异;1995-2011年间,我国服务业滞后问题同时表现在生产性服务业滞后和生活性服务业滞后两个方面。(2)剖析了城镇化扭曲造成我国产业发展低端锁定的作用机理,并实证分析了城镇化扭曲对工业化弱质和服务业滞后的影响效应。本文指出,①扭曲的城镇化建设可以通过诱惑地方政府干预工业企业发展、增加廉价低技能的劳动力供给、降低工业企业的创新活力来加剧工业化的弱质性,且其影响效应受到人力资本水平、工业产能过剩程度和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的调节作用;②在东部地区,城镇化扭曲对工业化弱质产生显著的改善效应,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产生显著的恶化效应。在县级区划数小于等于50的省份之中,城镇化扭曲对工业化弱质产生改善效应,当县级区划数超过50之后,城镇化扭曲对工业化弱质产生恶化效应;③扭曲的城镇化可以通过扩大土地财政规模、增加廉价低技能劳动力供给、降低城镇创新活力来加剧生产性服务业滞后,通过增加廉价低技能的劳动力供给、抑制城镇消费潜力提升来加剧生活性服务业滞后;④城镇化扭曲对生产性服务业滞后和生活性服务业滞后的影响效应均受到来自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加剧调节作用,而人均GDP对城镇化扭曲的服务业滞后效应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3)探讨了矫正城镇化扭曲实现我国产业发展低端解锁的路径选择,并检验了解锁路径的有效性。本文指出,①改善地方财税制度可以显著地降低土地城镇化水平,矫正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动因扭曲问题。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技能和劳动素质的培养,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推动城镇迁移人口与本地居民实现同工同酬和同公共物品消费,可以显著地降低农民工城镇化水平,进而显著地矫正我国城镇化建设主体扭曲问题。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分配,在政府管理方面优化行政管理流程、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可以显著地降低城市病水平,进而显著地矫正我国城镇化建设功能扭曲问题;②矫正城镇化建设动因扭曲、主体扭曲和功能扭曲,对于改善我国工业化弱质和服务业滞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而可以推动我国产业发展实现低端解锁。最后,本文将国外典型地区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它山之石”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从平衡地方财权事权、严控土地财政规模,培育移民人力资本、消除户籍歧视鸿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供需等角度,针对我国城镇化扭曲与产业发展低端锁定问题提出了落地的政策建议。
【学位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F299.21
【部分图文】:

城镇化建设,状况,人口


纪70年代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同时降逡逑低,客观上给我国造就了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人口机会窗口。在人口机会窗口时逡逑期,如图1-1所示,在工业化发展层面,得益于人口红利带来的廉价且充足的劳逡逑动力供给,我国的产业体系从无到有、从缺到全,产业规模(以2014年GDP规逡逑模衡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比排名第三位的国家(日本)多出一倍有余。逡逑基于此,在产业发展层面,我国产业化的快速崛起和发展成就了中国经济增逡逑长奇迹;在城镇化建设层面,我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三十余年、五亿多人逡逑快速进城的壮举,到201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邋54.77%,且城镇化率逡逑仍然在以年均一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率快速地向前推进。逡逑^000'00逦国为生产总恒指数(1978年=100)逦[邋60-°°逡逑4-',00'0°邋一*—第二产让增加直指数(197S邋年=100)逦s0nn逡逑棚.00逦…暑…[∪丝跒祷剩ǎィ╁危澹у义匣眨埃板危垮瘢阱澹镥义希常埃埃埃埃板危义希玻担埃埃埃板谓у澹常埃埃板义希玻埃埃埃埃板巍鲐罚浚撸控澹摺鲥蜰B逡逑150_逦.姦逡逑_0逦?邋10.00逡逑500.00逦▲逡逑0.00邋I邋■■春■邋■邋?瞻?逦逦邋0.00逡逑图1-1逦1978-2014年我国产业化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状况逡逑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计算整理得到。逡逑然而

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建设


后于居住地的转变,三个“转变”长期处于不协调状态,形成了诸如土地城镇化、逡逑农民工城镇化、城市病等问题,降低了城镇化发展质量,造成了城镇化建设动力逡逑扭曲、城镇化建设主体扭曲、城镇化建设功能扭曲等城镇化扭曲现象。图1-2报逡逑告了邋1978-201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趋势,通过逡逑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城镇化率的差距愈拉愈大,到2014逡逑-3-逡逑

分析框架,产业发展,低端,城镇化


(城市病问题)三个维度,产业发展低端锁定具体表现在第二产业部门“大而不逡逑强”(工业化弱质)和第三产业部门发展滞后(服务业滞后)。基于此,本文尝试逡逑构建“三维度一一两部门”分析框架,如图3-1所示,并基于此阐述城镇化扭曲逡逑是通过怎样的作用机理导致我国的产业发展低端锁定的。逡逑三维度逦逦分析框架逦?两部门逡逑表现:土地城镇化问题逦\逦表现:逡逑农民工城镇化问题逦城市病问题逦f逦工业化弱质服务业滞后逡逑维度:邋动因扭曲逦用逦部门:逡逑主体扭曲逦功能扭曲逦机逦第二产业部门第三产业部门逡逑Tffl逦I邋?-逡逑图3-1城镇化扭曲对产业发展低端锁定的“三维度——两部门”分析框架逡逑资料来源:作者绘制。逡逑-31邋-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欢;邓宏兵;李小帆;;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05期

2 何海岩;;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人口调控的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04期

3 肖周燕;;政府调控、市场机制与城市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04期

4 李唐;宁璐;;农民工城镇化融合、合作交流能力与劳动生产率——基于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的经验证据[J];宏观质量研究;2016年01期

5 向春玲;;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02期

6 李璐;;经济波动与最优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03期

7 彭荣胜;;新型城镇化视域下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检讨[J];求实;2015年09期

8 郭凯明;颜色;;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与反歧视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2015年07期

9 焦晓云;;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病”问题研究:涵义、类型及治理机制[J];经济问题;2015年07期

10 薛惠娟;田学斌;高钟庭;;加快推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加快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专家座谈会综述[J];经济与管理;2015年04期



本文编号:2819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19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0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