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17.9%,2011年则发展到了51.27%,突破50%,2017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8.52%,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规律来看,当城市化率突破50%时,意味着城市化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定位、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将面临新的发展。然而,就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独特现象——城中村。城中村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化发展的产物,并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向一元化演进过程中的典型问题集结地。当前,中国改革发展的重点就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其中处理好城中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内容,也是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关键所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实质就是不断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不可否认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经济制度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由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工业化的进步又促进了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曾经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城乡二元体制,此时不但成为了阻碍城市化发展的绊脚石,同时也成为制约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因素之一,并在城中村中得到集中体现。在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下,城中村虽然在地域范围内已经属于城镇,但在管理体制上仍然是农村体制和农村建制,城中村内村民虽然不用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但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无法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现如今,城中村所引发的一系列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不但已经成为全国各大中城市在城市改造和城市治理方面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可以说,城中村的出现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绕不开的结,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大都面临着城中村的难题,改造城中村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必须关注的大事。然而,在实际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无论国内哪个城市,哪个地方都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如城中村改造资金不足、改造过程中无法保证村民的合法利益等。由此可见,本文从我国城中村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分析城中村产生和形成的制度性因素,以太原市为例,在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城中村改造策略,这对于我国城中村改造和实现新型城镇化道路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对于城中村关注最多的就是城中村内的旧村治理和改造。然而,对于城中村改造而言,旧村在物质形态方面的治理和改造仅仅是一小部分,与其相比在城中村内还存在很多城乡二元制度性问题,如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二元行政管理制度,这些因素与旧村改造相比,更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要改造它们可能需要的时间会更久。可见,打破这些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对于彻底实现城中村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比较少,本文以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实际调研为基础,通过深入、客观地分析阻碍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因素,并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中村改造的新模式-公私合作,即城市户籍、土地、财税体制联动改革,并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分八章,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第一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城中村有关的概念辨析,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客观评价。一方面,现有的学术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相关研究文献的不足之处则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城镇化内涵与发展规律、新型城镇化理论和城中村治理改造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为经验实证,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第四章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演进及影响。首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进行概述,介绍了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其次,对中国城中村演进进行介绍,演进的过程主要分为:聚落形成阶段、城乡结合部阶段和城中村阶段。再次,对我国城中村分布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最后,客观分析城中村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五章对城中村形成的制度性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中村形成的深层次制度性因素和根本原因。这些制度性因素主要有:政府的低成本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和城乡二元行政管理制度。第六章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调查分析。本文之所以选择太原市作为调研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太原市城中村存在问题多、改造难度大。太原市“城中村”不仅阻碍了太原市的城市化发展,也制约了太原市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太原市近些年的改造实际来看,自2003年太原市启动“城中村”改造工作起,到2014年,整整11年,太原市177个“城中村”中只有万柏林区完成了3个村的整村改造工作,这说明太原市在城中村的实际改造工作中遭遇到了巨大的阻碍,所以有必要对太原市城中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相关人员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意愿、改造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改造后户籍政策、社会保障、村集体资产如何处置、以及要采取哪种改造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开展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保证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太原市城中村现象典型,但相关研究却很少。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案例分析,学者们关注的比较多的是京津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部分城市,如广州、深圳、珠海等,而对中部城市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研究却较少,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分析中部城市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就更少了。从太原市城中村实际调研情况来看,这里的城中村数量不但多,而且具有典型性。因此本文以太原市为例,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进行调查分析,同时也可为其他省、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这同样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第四部分为国内外城中村改造实践与经验。包括第七章。分别介绍了国外和国内城中村改造的实践,并从中获取相关经验教训。因为国外没有城中村,所以选择的是与城中村存在一样问题的贫民窟和城市边缘区的改造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的是英国贫民窟改造、法国城市边缘区改造和美国贫民窟改造。国内则选取的是广州、深圳和珠海,因为这三个城市是最先出现城中村,同时也是最先开始城中村改造并已经取得部分成功经验,因此,国内以这三个城市为例,对它们在各自的改造实践中所采用的改造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国内外“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教训。第五部分为政策建议。包括第八章。第八章在系统分析城中村形成的制度性成因,并借鉴国外和国内城中村治理改造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即要通过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绑与户籍关联的制度安排;重视城市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加快城中村改造与管理四个方面来完成我国城中村改造的目标。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299.2
【部分图文】: 图 2-1 同心圆学说示意图.过渡地带 3.工人居住地带 4.较好的居住地霍伊特(H·Hoyt )提出了扇形学说。该对象,因此多适用于较多的城市,在充出沿着某些交通路线,土地的使用规模
者麦啃齐(R·D·Mckenzie)首先提出了多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对这一理论结构的形成主要依据以下原则:首先,各的区位条件;其次,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同一地点出现;最后,有些功能活动受其图 2-3)。目前,中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可以指导我国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的参考价值。
图 3-1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产生的逻辑图人口和土地是城镇存在的两个基本要素,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不断深入推进,农村人口不断的涌进城镇,人口和土地不断的被城镇化,因此,从这个层面讲,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构成了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镇化进程中二者相伴相生,互相影响。人口城镇化必须要有土地的城镇化作为支撑,土地城镇化必须要有人口的城镇化作为先决条件,前者是核心,后者是空间载体。(2)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在城镇化建设中,“人”始终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城镇化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体现在作为主体的“人”的身上①。首先,只有人的集聚才有“城”,城镇化的出现“源于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获得聚集经济,突破传统农业经济分散化所引致的低效率②,提供农村所不能提供的条件,城镇才出现。因此,城镇是人类为了最大化满足自身需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桂文;;破除二元经济结构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J];理论界;2015年10期
2 徐志耀;柳思维;;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财政的空间传导及其实证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06期
3 谢培秀;;混合所有制导向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中州学刊;2015年05期
4 胡银根;刘彦随;张子卿;;协调城乡土地、资金与人口“三要素”助推新型城镇化[J];特区经济;2015年02期
5 孙亚南;张桂文;;城乡二元经济转型的实现途径研究——基于韩国的经验及启示[J];商业时代;2014年29期
6 任远;;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7 张桂文;;中国城镇化面临的若干难题及其破解思路[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张桂文;;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病”和“城市病”及其治理[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崔永亮;吕萍;张远索;;住房保障对象的覆盖范围、类别划分与保障需求[J];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04期
10 张桂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型[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兴芬;中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2 任成好;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胡晓辉;制度变迁的空间近邻效应[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4 黄静晗;城中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民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刘蕾;城中村自主更新改造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6 黄治;城中村改造模式与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颜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D];云南大学;2012年
8 司马文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新;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群体冲突[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崔欣;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聂鸿天;中国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2 宋鹏;“城中村”居民市民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陈琛;被征地“农转城”人员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王磊;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高婉炯;集中安置方式的“城中村”改造现状及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永华;我国大中城市城中村改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窦敬丽;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8 胡雪梅;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
283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