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谷物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01 22:01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谷物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区域间农业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市场、技术、气候自然条件以及农业政策的作用,导致区域间农业生产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效应。安徽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其粮食生产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学术界对于空间效应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研究相对不足。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的方法应用于县域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特征研究中,本文以安徽省为例。本文从县域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角度出发,采用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考察1985-2014年安徽省县域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粮食产量指标进行细分,从粮食种植结构的角度以及技术和要素投入的角度,对影响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最后,综合粮食生产影响各方面因素,本文选择了安徽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播种面积、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农业劳动力为解释变量,谷物产量为被解释变量,进一步研究影响县域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建立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考察2005年、2010年以及2014年影响安徽省县域谷物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及其变动情况。通过绘制谷物产量等间距分布图,发现安徽省各县域的谷物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谷物总产量出现大幅增长的县域主要集中在安徽省中、北部地区,而位于安徽省南部的地级市各县域的谷物年产量的增长明显缓于中、北部地区。对各个县域的谷物总产量进行局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从1985年到2014年,安徽省各县域谷物生产的空间集聚呈现向南北两端分化的趋势,表现为显著H-H①的县域逐渐向北部迁移,且聚集范围不断扩大;显著L-L的县域保持在南部地级市的位置,且显著L-L聚集区不断扩大;虽然显著H-L和显著L-H的县域较少且数量变化不大,但H-L区域和L-H区域的县域单元总量在减少,综合导致空间离群效应有所弱化。综合各种作物的整体Moran's I的检验结果以及LISA检验的结果,安徽省各个县域的稻谷、小麦以及玉米的产量都存在空间集聚,且小麦和玉米的空间正相关性高于稻谷。这是由于小麦和玉米的种植区域比较集中,种植量大的区域大多集中于安徽省北部的市县,而稻谷的种植范围相对较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空间集聚的效果。技术和要素投入的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要素的Moran's I在不同的时间断面上呈现波动降低的趋势,且降低主要是因为H-H区域以及L-L区域的县域单元数量的减少;而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Moran's I在不同的时间断面上呈现增长的趋势,与谷物总量的变动趋势同步。这说明,谷物生产空间集聚效应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规模方面,而不是技术水平。通过建立OLS、SLM以及SEM三种不同模型来拟合安徽省县域谷物生产情况,模拟效果最优的是SEM模型,进一步证实了各县域间的谷物生产是存在空间交互作用的。模型回归的结果显示现阶段对谷物生产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播种面积,其次是邻近地区的扰动项的空间效应,邻近区域的影响可能是邻近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种植方式等等因素。最后,针对各个县域的谷物生产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交互效应、1985年至2014年空间相关性不断加强、空间集聚效应主要来源于县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规模而不是生产技术水平的粮食生产现状等若干问题,本文提出保护耕田面积,加强区域间信息的交流共享,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县域尺度 谷物生产 空间统计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11;F2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9-10
- (一) 选题背景9-10
- (二) 研究意义10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0-12
- (一) 研究目的10-11
- (二) 论文主要内容11-12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2-13
- (一) 研究方法12
- (二) 研究思路12-13
- 四、论文创新点与不足13-14
- (一) 论文创新点及特色13
- (二) 论文不足之处13-14
- 第二章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与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动的文献综述14-18
- 一、相关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及其在农业中的研究综述14-15
- 二、国内外相关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的研究15-16
- 三、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16-17
- 四、本章小结17-18
- 第三章 县域谷物生产区域格局变动情况18-29
- 一、ESDA方法概述18-20
- (一) 全域空间自相关分析18-19
- (二)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19-20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20
- 三、县域谷物生产量总体特征20-22
- 四、县域谷物生产的区域格局22-28
- (一) 谷物产量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22
- (二) 谷物产量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22-28
- 五、本章小结28-29
- 第四章 县域谷物生产区域格局变动的成因29-34
-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29
- 二、谷类作物结构的空间分布29-31
- 三、技术与要素投入的空间分布31-33
- 四、本章小结33-34
- 第五章 县域谷物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34-43
- 一、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理论概述34-35
-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35-36
- (一) 指标选择35
- (二) 数据处理35-36
- 三、空间计量模型建立36-40
- 四、模型参数解释40-41
- 五、本章小结41-43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43-46
- 一、主要结论43-44
- 二、对策建议44-45
- 三、研究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附录49-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盟降低农田休耕率以促进谷物生产[J];饲料广角;2003年23期
2 蒋建平,厉为民;法国的谷物生产[J];世界农业;1989年08期
3 陈秀英;世界谷物生产形势[J];世界经济;1996年10期
4 习银生,韩一军,何秀荣;美国谷物生产、加工与贸易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0年09期
5 马腾;;谷物生产对法国和巴西肉鸡产业有重要影响[J];中国家禽;2010年24期
6 卡尔—奥根·维德金;崔玉森;;苏联农业对西方的依赖[J];国际经济评论;1983年06期
7 叶信璋;世界谷物生产及其展望[J];世界农业;1984年02期
8 方康云,王寿彭;匈牙利的谷物生产[J];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06期
9 方康云,王寿彭;战后苏联谷物生产的历史回顾[J];世界农业;1991年11期
10 凌迎春;全球谷物生产前景[J];世界农业;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文奎邋段丽茜;一季度我省谷物生产价格同比创新高[N];河北日报;2007年
2 ;美豆趋向继续攀升[N];期货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致芳;安徽省谷物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谷物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3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