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情境下消费者个人信息表露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隐私疲劳的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21-10-28 13:49
本文基于隐私疲劳的理论视角,区别于以往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主的隐私计算理论,采用成熟量表对323位网络用户进行问卷调查,从消费者内部心理动机剖析网络情境下消费者的风险感知与表露意愿之间的隐私悖论现象之成因及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的隐私风险对两种在线隐私行为(推脱行为和表露意愿)都有直接的负向影响,但在隐私疲劳和感知信任的中介作用下,存在正向的间接效应。这一结论为隐私悖论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最后,本文建议在线企业应该意识到隐私疲劳和感知信任对未来服务的潜在影响,同时也应该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监管责任。
【文章来源】:企业经济. 2020,3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感知隐私风险与推脱行为、表露意愿
(二)感知隐私风险与隐私疲劳、感知信任
(三)隐私疲劳的中介作用
(四)感知信任的中介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一)测量工具
(二)样本
四、研究结果
(一)信效度检验
(二)测量模型
(三)结构模型与假设检验
1. 假设检验。
2. 中介效应检验。
五、结论、启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管理启示
1. 在线企业应该意识到隐私疲劳对未来服务的潜在影响。
2. 在线企业应该重视感知信任与消费者表露意愿的积极关系。
3. 加强政府部门在网络安全监管方面的管理职责。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2]心理疲劳与任务框架对风险决策的影响[J]. 王璐璐,李永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2(10)
本文编号:3462898
【文章来源】:企业经济. 2020,3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感知隐私风险与推脱行为、表露意愿
(二)感知隐私风险与隐私疲劳、感知信任
(三)隐私疲劳的中介作用
(四)感知信任的中介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一)测量工具
(二)样本
四、研究结果
(一)信效度检验
(二)测量模型
(三)结构模型与假设检验
1. 假设检验。
2. 中介效应检验。
五、结论、启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管理启示
1. 在线企业应该意识到隐私疲劳对未来服务的潜在影响。
2. 在线企业应该重视感知信任与消费者表露意愿的积极关系。
3. 加强政府部门在网络安全监管方面的管理职责。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2]心理疲劳与任务框架对风险决策的影响[J]. 王璐璐,李永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2(10)
本文编号:3462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46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