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动态优化与调整
发布时间:2021-11-02 03:25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调整名义变量进而导致真实经济产生变化的宏观调控政策。由于经济结构的差异性,作为总量调控手段的货币政策对不同的经济变量存在不同的影响,并且伴随着经济的运行持续发生作用,中央银行必须对货币政策进行动态优化。动态优化方法要求必须从经济系统整体出发,将连续的经济看作离散的时间序列,研究决策者在离散的多步决策过程中的最优化问题,选定决策序列以使目标函数取得极值。货币政策动态优化是指央行选择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结构约束条件下设定最优工具值,使得货币政策的收益最大化或者损失最小化。在多步决策过程中经济主体会对经济变量的变动形成预期,中央银行必须在附加预期的经济条件约束下进行决策,世界范围内对此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将对这一政策框架内的工具、目标、经济结构和约束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论述了货币政策目标和各种操作工具。传统经济学认为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理论又添加了金融稳定目标,除了以上五个目标之外,还包括一些在特定经济条件下追求的目标,各目标之间存在一些内在的矛盾。设置中介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最终目标的实现情况。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数...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综述
0.1 论文选题意义与背景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介绍
1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1.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1.1.1 经济增长
1.1.2 充分就业
1.1.3 平衡国际收支
1.1.4 物价稳定
1.1.5 金融安全
1.1.6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2.1 中介目标
1.2.2 中介目标选择
1.3 货币政策工具
1.3.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3.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3.3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3.4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研究
1.3.5 普尔模型及其在中国应用
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2.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
2.2 货币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2.1 利率渠道
2.2.2 汇率渠道
2.2.3 资产价格渠道
2.2.4 货币渠道
2.3 信贷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3.1 信贷观传导机制的理论前提
2.3.2 信贷配给
2.3.3 银行借贷渠道
2.3.4 资产负债表渠道
2.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动态理论
2.4.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动态理论
2.4.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动态模型
2.5 对中国的启示
3 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的动态优化与调整
3.1 动态不一致
3.2 货币数量规则的动态优化与调整
3.3 名义收入规则的动态优化
3.4 泰勒规则的动态优化与调整
3.4.1 基准范式的提出及含义
3.4.2 泰勒规则的扩展研究
3.4.3 泰勒规则的适用条件
3.4.4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
3.4.5 泰勒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3.5 通胀定标规则的动态优化与调整
3.5.1 基准模型
3.5.2 基准模型的扩展
4 制度变迁下货币政策的动态优化与调整
4.1 资源配置路径变迁对货币政策的动态影响
4.1.1 基本原理
4.1.2 基本模型
4.1.3 对中国的启示
4.2 金融制度变迁对货币政策的动态影响
4.2.1 M-S的金融发展理论
4.2.2 利率自由化对货币政策的动态影响
4.2.3 对中国的启示
4.3 汇率制度变迁对开放国家货币政策的动态影响
4.3.1 汇率制度安排动态理论
4.3.2 汇率与利率的联动机制
4.3.3 中国汇率制度与汇率形成机制
4.4 金融机构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4.4.1 金融机构资本金制度
4.4.2 存款保险制度
5 流动性陷阱下的货币政策动态优化与调整
5.1 流动性陷阱
5.1.1 流动性陷阱的理论与现实
5.1.2 零利率债券对货币政策操作的约束
5.2 流动性陷阱产生机理
5.3 运用财政政策逃离流动性陷阱
5.4 使用非传统的货币政策逃离流动性陷阱
5.3.1 中央银行放弃稳定物价的目标
5.3.2 针对长期债券的公开市场操作
5.3.3 货币贬值
5.3.4 突破短期名义利率不为负的限制
5.5 逃离流动性陷阱的一揽子货币政策
6 中性货币政策
6.1 中性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
6.2 中性货币政策的声誉基础
6.3 中性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
6.4 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读书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货膨胀定标理论、实践及在我国实施的条件分析[J]. 盛松成,何起东,杨明奇. 上海金融. 2006(10)
[2]资本约束与信贷挤压[J]. 郭友,莫倩. 金融研究. 2006(07)
[3]一个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模型[J]. 徐爽,李宏瑾. 世界经济. 2006(06)
[4]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J]. 封思贤. 中国软科学. 2006(05)
[5]实际汇率与就业——基于内生劳动力供给的跨期均衡分析[J]. 鄂永健,丁剑平. 财经研究. 2006(04)
[6]资本充足率对信贷、经济及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J]. 刘斌. 金融研究. 2005(08)
[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最新前沿[J]. 戚自科. 经济学动态. 2004(12)
[8]从货币传导机制看日本货币政策的失效[J]. 辜岚. 世界经济研究. 2004(11)
[9]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思路[J]. 周建胜,洪菲. 福建金融. 2004(08)
[10]货币政策:统一性前提下部分内容的区域差别化研究[J]. 孙天琦. 金融研究. 2004(05)
本文编号:3471242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综述
0.1 论文选题意义与背景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介绍
1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1.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1.1.1 经济增长
1.1.2 充分就业
1.1.3 平衡国际收支
1.1.4 物价稳定
1.1.5 金融安全
1.1.6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2.1 中介目标
1.2.2 中介目标选择
1.3 货币政策工具
1.3.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3.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3.3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3.4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研究
1.3.5 普尔模型及其在中国应用
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2.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
2.2 货币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2.1 利率渠道
2.2.2 汇率渠道
2.2.3 资产价格渠道
2.2.4 货币渠道
2.3 信贷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3.1 信贷观传导机制的理论前提
2.3.2 信贷配给
2.3.3 银行借贷渠道
2.3.4 资产负债表渠道
2.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动态理论
2.4.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动态理论
2.4.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动态模型
2.5 对中国的启示
3 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的动态优化与调整
3.1 动态不一致
3.2 货币数量规则的动态优化与调整
3.3 名义收入规则的动态优化
3.4 泰勒规则的动态优化与调整
3.4.1 基准范式的提出及含义
3.4.2 泰勒规则的扩展研究
3.4.3 泰勒规则的适用条件
3.4.4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
3.4.5 泰勒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3.5 通胀定标规则的动态优化与调整
3.5.1 基准模型
3.5.2 基准模型的扩展
4 制度变迁下货币政策的动态优化与调整
4.1 资源配置路径变迁对货币政策的动态影响
4.1.1 基本原理
4.1.2 基本模型
4.1.3 对中国的启示
4.2 金融制度变迁对货币政策的动态影响
4.2.1 M-S的金融发展理论
4.2.2 利率自由化对货币政策的动态影响
4.2.3 对中国的启示
4.3 汇率制度变迁对开放国家货币政策的动态影响
4.3.1 汇率制度安排动态理论
4.3.2 汇率与利率的联动机制
4.3.3 中国汇率制度与汇率形成机制
4.4 金融机构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4.4.1 金融机构资本金制度
4.4.2 存款保险制度
5 流动性陷阱下的货币政策动态优化与调整
5.1 流动性陷阱
5.1.1 流动性陷阱的理论与现实
5.1.2 零利率债券对货币政策操作的约束
5.2 流动性陷阱产生机理
5.3 运用财政政策逃离流动性陷阱
5.4 使用非传统的货币政策逃离流动性陷阱
5.3.1 中央银行放弃稳定物价的目标
5.3.2 针对长期债券的公开市场操作
5.3.3 货币贬值
5.3.4 突破短期名义利率不为负的限制
5.5 逃离流动性陷阱的一揽子货币政策
6 中性货币政策
6.1 中性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
6.2 中性货币政策的声誉基础
6.3 中性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
6.4 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读书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货膨胀定标理论、实践及在我国实施的条件分析[J]. 盛松成,何起东,杨明奇. 上海金融. 2006(10)
[2]资本约束与信贷挤压[J]. 郭友,莫倩. 金融研究. 2006(07)
[3]一个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模型[J]. 徐爽,李宏瑾. 世界经济. 2006(06)
[4]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J]. 封思贤. 中国软科学. 2006(05)
[5]实际汇率与就业——基于内生劳动力供给的跨期均衡分析[J]. 鄂永健,丁剑平. 财经研究. 2006(04)
[6]资本充足率对信贷、经济及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J]. 刘斌. 金融研究. 2005(08)
[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最新前沿[J]. 戚自科. 经济学动态. 2004(12)
[8]从货币传导机制看日本货币政策的失效[J]. 辜岚. 世界经济研究. 2004(11)
[9]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思路[J]. 周建胜,洪菲. 福建金融. 2004(08)
[10]货币政策:统一性前提下部分内容的区域差别化研究[J]. 孙天琦. 金融研究. 2004(05)
本文编号:3471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47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