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9 22:24
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侧重于理论分析。第三、第四和第五部分是基于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的对上海案例的实证研究。第六部分是结语。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在新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经济转型这一双重语境中,明确并分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并由此建立了一个初步的利益分析框架。显然,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国地方政府转型,单纯的静态描述不足以揭示主体形成的内在逻辑,而平面结构性剖析也无法刻画各方面利益关系互动的演变轨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立体式的研究,不仅要注重对主体行为的动态分析,而且要深入到其背后利益关系的互动因素;不仅要分析现状及其由来,而且要探讨其结构变化及其发展态势。我们知道,利益重构和政府转型的交互关系必定是动态的,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但这一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时间要素排列,否则就成了两个互不相关的时间序列。利益重构和政府转型交互关系的联结点,就是各个制度变迁主体之间的博弈结构及其方式。制度分析必须采用选择理论的架构,因为要得到逻辑无误而且可以验证的假说必须有行为理论作为基础。因此,第二部分“理论基础:转型经济中的地方政府”,作为文献综述的一种并不呆板的形式,被单列出来并按照...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理解新政治经济学
1.1.2 一个有益的视角:解释中国经济转型
1.2 概念、范畴及其分析
1.2.1 利益与利益异质性
1.2.2 转型经济与渐进改革
1.2.3 地方政府:界定与内涵
1.2.4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1.3 一个利益分析框架
1.3.1 制度创新的实质:调整利益格局
1.3.2 地方政府:利益主体和转型主体
1.3.3 利益重构与政府转型的交互关系
1.4 本文的组织、研究方法及特色
2 理论基础:转型经济中的地方政府
2.1 重新审视政府:新政治经济学的政府理论
2.1.1 理论来源及其脉络
2.1.2 国家和政府的合法性解释
2.1.3 政府及其官僚:三种理论视角
2.1.4 “政府失灵”引发的理论发展
2.2 界定地方政府:中央-地方关系理论
2.2.1 传统分权理论
2.2.2 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
2.2.3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2.2.4 最优分权程度的追问
2.3 一般性综述:转轨中的地方政府
2.3.1 地方政府的行为范围
2.3.2 地方政府行为的追求模型及其条件
2.3.3 地方政府职能及其能力
2.4 新制度范式:地方政府与制度创新
2.4.1 新制度主义的三个重要假设
2.4.2 新制度研究范式的意义
2.4.3 地方制度多样化的必然
2.4.4 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
2.4.5 地方政府与制度创新
2.5 从统治到治理:地方政府转型
2.5.1 治理和治道变革
2.5.2 治道变革的基本理念
2.5.3 治道变革的制度安排
3 利益主体:政府转型的缘起
3.1 初始条件:央地关系变迁中的上海政府
3.1.1 总体背景:1949 年以来的央地关系
3.1.2 源于制度因素的发展困境
3.1.3 新的利益主体:三个保证、三个改革
3.2 利益空间:开放世界中的上海政府
3.2.1 外向型经济与政府行为
3.2.2 经济全球化与政府能力
3.2.3 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
3.3 不同主体之间:地区关系中的上海政府
3.3.1 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市场结构
3.3.2 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演变
3.3.3 上海与长三角
4 利益重构:政府转型的内涵
4.1 政府与政府:权力的重新分配
4.1.1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辖区内分权化改革
4.1.2 分权绩效:区级政府的主体作用
4.1.3 街道办事处:分权的末梢
4.1.4 案例:卢湾区五里桥街道
4.2 政府与企业:“统包统揽”角色的淡出
4.2.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4.2.2 国有企业改革
4.2.3 改革绩效与混合所有制经济
4.3 政府与社会:公共产品的供求
4.3.1 环境保护:公共产品的典范
4.3.2 住房制度改革:公共产品的区域特色
4.4 政府与市场:兼容互补的机制
4.4.1 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4.4.2 公共事业引入市场机制
4.4.3 案例 1:公交行业改革
4.4.4 案例 2:燃气行业改革
4.4.5 案例 3:自来水行业改革
5 治道变革:政府转型的取向
5.1 增长观念的转型:寻求新的发展动力
5.1.1 增长方式:中国的反思
5.1.2 上海的增长:一个国际比较
5.1.3 政策和操作层面的探索
5.2 政府行为的转型:向治理者的转变
5.2.1 改革、发展、稳定:渐进改革的辩证法
5.2.2 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一个方略设计
5.2.3 个案介绍:上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6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 马凯. 求是. 2004(08)
[2]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 戴敏敏. 上海综合经济. 2004(03)
[3]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J]. 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1)
[4]分权与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一个最优分权程度的理论[J]. 严冀,陆铭. 世界经济文汇. 2003(03)
[5]制度主义与比较经济学的新发展[J]. 贾根良.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05)
[6]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J]. 道格拉斯·诺斯,路平,何玮.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05)
[7]地方制度多样性与中央规则统一性的矛盾与出路[J]. 赖海榕.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04)
[8]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政府能力的供求变化及平衡战略[J]. 汪永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9]论社会转型期的地方政府能力[J]. 窦立夫. 学海. 2002(02)
[10]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利弊分析[J]. 陈天祥. 天津社会科学. 2002(02)
本文编号:3486006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理解新政治经济学
1.1.2 一个有益的视角:解释中国经济转型
1.2 概念、范畴及其分析
1.2.1 利益与利益异质性
1.2.2 转型经济与渐进改革
1.2.3 地方政府:界定与内涵
1.2.4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1.3 一个利益分析框架
1.3.1 制度创新的实质:调整利益格局
1.3.2 地方政府:利益主体和转型主体
1.3.3 利益重构与政府转型的交互关系
1.4 本文的组织、研究方法及特色
2 理论基础:转型经济中的地方政府
2.1 重新审视政府:新政治经济学的政府理论
2.1.1 理论来源及其脉络
2.1.2 国家和政府的合法性解释
2.1.3 政府及其官僚:三种理论视角
2.1.4 “政府失灵”引发的理论发展
2.2 界定地方政府:中央-地方关系理论
2.2.1 传统分权理论
2.2.2 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
2.2.3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2.2.4 最优分权程度的追问
2.3 一般性综述:转轨中的地方政府
2.3.1 地方政府的行为范围
2.3.2 地方政府行为的追求模型及其条件
2.3.3 地方政府职能及其能力
2.4 新制度范式:地方政府与制度创新
2.4.1 新制度主义的三个重要假设
2.4.2 新制度研究范式的意义
2.4.3 地方制度多样化的必然
2.4.4 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
2.4.5 地方政府与制度创新
2.5 从统治到治理:地方政府转型
2.5.1 治理和治道变革
2.5.2 治道变革的基本理念
2.5.3 治道变革的制度安排
3 利益主体:政府转型的缘起
3.1 初始条件:央地关系变迁中的上海政府
3.1.1 总体背景:1949 年以来的央地关系
3.1.2 源于制度因素的发展困境
3.1.3 新的利益主体:三个保证、三个改革
3.2 利益空间:开放世界中的上海政府
3.2.1 外向型经济与政府行为
3.2.2 经济全球化与政府能力
3.2.3 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
3.3 不同主体之间:地区关系中的上海政府
3.3.1 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市场结构
3.3.2 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演变
3.3.3 上海与长三角
4 利益重构:政府转型的内涵
4.1 政府与政府:权力的重新分配
4.1.1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辖区内分权化改革
4.1.2 分权绩效:区级政府的主体作用
4.1.3 街道办事处:分权的末梢
4.1.4 案例:卢湾区五里桥街道
4.2 政府与企业:“统包统揽”角色的淡出
4.2.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4.2.2 国有企业改革
4.2.3 改革绩效与混合所有制经济
4.3 政府与社会:公共产品的供求
4.3.1 环境保护:公共产品的典范
4.3.2 住房制度改革:公共产品的区域特色
4.4 政府与市场:兼容互补的机制
4.4.1 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4.4.2 公共事业引入市场机制
4.4.3 案例 1:公交行业改革
4.4.4 案例 2:燃气行业改革
4.4.5 案例 3:自来水行业改革
5 治道变革:政府转型的取向
5.1 增长观念的转型:寻求新的发展动力
5.1.1 增长方式:中国的反思
5.1.2 上海的增长:一个国际比较
5.1.3 政策和操作层面的探索
5.2 政府行为的转型:向治理者的转变
5.2.1 改革、发展、稳定:渐进改革的辩证法
5.2.2 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一个方略设计
5.2.3 个案介绍:上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6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 马凯. 求是. 2004(08)
[2]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 戴敏敏. 上海综合经济. 2004(03)
[3]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J]. 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1)
[4]分权与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一个最优分权程度的理论[J]. 严冀,陆铭. 世界经济文汇. 2003(03)
[5]制度主义与比较经济学的新发展[J]. 贾根良.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05)
[6]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J]. 道格拉斯·诺斯,路平,何玮.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05)
[7]地方制度多样性与中央规则统一性的矛盾与出路[J]. 赖海榕.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04)
[8]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政府能力的供求变化及平衡战略[J]. 汪永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9]论社会转型期的地方政府能力[J]. 窦立夫. 学海. 2002(02)
[10]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利弊分析[J]. 陈天祥. 天津社会科学. 2002(02)
本文编号:3486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48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