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研究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发展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省长期存在工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吉林省要抓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机遇,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把人口集聚作为一切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本文在吉林省小城镇角度,运用SWOT分析法,就吉林省小城镇人口集聚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吉林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的优势主要为发展前景广阔、良好的政策环境、生活方式转变的条件基础较好,劣势为就业岗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吉林省经济发展较滞后,吉林省小城镇人口集聚发展的机会有国家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大城市承载力有限,挑战主要是大城市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以及其他省份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通过SWOT战略分析,提出对吉林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城镇新形象;对城镇进行科学规划,使城镇发展系统高效;促进产业集聚,推动产城一体化;促进吉林省经济健康发展,夯实城镇发展的基础;建设更美农村,使乡村文化有传承。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篇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以及研究内容,主要对论文选题的原因、意义进行阐述。第二章进行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的梳理。包括新型城镇化、小城镇以及农业转移人口的概念,迁徙自由理论与推拉理论等,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介绍吉林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现状,主要介绍吉林省的基本情况、吉林省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吉林省人口转移基本情况。第四章对吉林省小城镇人口集聚进行SWOT分析,分析吉林省小城镇农业转移人口集聚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挑战。第五章构建SWOT矩阵模型,通过组合形成SO战略、WO战略等四种发展战略,进行战略分析,并对吉林省小城镇人口集聚提出对策建议。第六章为结论。
【关键词】:小城镇 人口集聚 SWOT分析 吉林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7;C964.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2
- 1.2.1 研究目的10-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6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6-18
- 1.4.1 研究方法16-17
- 1.4.2 技术路线17-18
- 1.5 研究内容18-20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0-25
- 2.1 概念界定20-23
- 2.1.1 新型城镇化20-21
- 2.1.2 小城镇21-22
- 2.1.3 农业转移人口22-23
- 2.1.4 人口集聚23
- 2.2 理论基础23-25
- 2.2.1 人口迁徙理论23-24
- 2.2.2 推拉理论24-25
- 第3章 吉林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现状25-34
- 3.1 吉林省基本情况25-26
- 3.2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26-29
- 3.3 吉林省人口迁移现状29-34
- 第4章 吉林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的SWOT分析34-46
- 4.1 优势34-37
- 4.1.1 发展前景广阔34-35
- 4.1.2 良好的政策环境35-36
- 4.1.3 生活方式转变的条件基础较好36-37
- 4.2 劣势37-41
- 4.2.1 就业岗位不足37-38
- 4.2.2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38-39
- 4.2.3 吉林省经济发展较滞后39-41
- 4.3 机会41-43
- 4.3.1 国家与社会各界的支持41-42
- 4.3.2 大城市承载力有限42-43
- 4.4 挑战43-46
- 4.4.1 大城市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43-44
- 4.4.2 其他省份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44-46
- 第5章 战略分析及对策建议46-54
- 5.1 战略分析46-48
- 5.2 对策建议48-54
- 5.2.1 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城镇新形象48-49
- 5.2.2 科学规划城镇,系统发展高效率49-50
- 5.2.3 促进产业集聚,,推动产城一体化50-51
- 5.2.4 发展吉林经济,城镇发展更夯实51-52
- 5.2.5 建设更美农村,乡村文化有传承52-54
- 第6章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东风;;江苏小城镇人口发展的时空分异[J];城市规划;2009年12期
2 马淑鸾;关于小城镇人口迁移和流动特征的分析[J];人口研究;1990年04期
3 李若建;小城镇人口状况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J];人口与经济;2002年04期
4 董雯;张小雷;雷军;许美卿;;新疆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J];干旱区地理;2006年03期
5 高振民;湖南省小城镇人口问题学术讨论会简述[J];人口研究;1985年01期
6 周启昌,李德夫;江苏省苏锡和盐城地区小城镇人口流动的比较[J];人口研究;1987年04期
7 韦明;梁自鸣;;广州市辖县小城镇人口发展的情况和对策[J];南方人口;1987年04期
8 王富更;现阶段小城镇人口发展的几个问题[J];人口研究;1990年01期
9 陆六;;湖南小城镇人口发展在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湘论坛;1990年05期
10 貊琦 ,郑秀峰;论我国小城镇人口发展的度量界限与推动经济发展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富田;;西部小城镇人口聚集功能探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东风;;2000年以来江苏小城镇人口时空变化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冀献民;;发展小城镇,促进农业现代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李应博;乔忠;;中国小城镇劳务输出途径研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商棠;县域重点镇吸纳65%进城农民[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2 姚吉宏 杨代富;特色风情展魅力[N];贵州日报;2014年
3 邹其海;加快小城镇建设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N];开封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符成生 彭松林;高安小城镇战略促城乡“变脸”[N];江西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彭泺;追赶中发展 转型后升级[N];中国建设报;2013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姚雪青;扩内需小城镇具有托底作用[N];新农村商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_e华邋通讯员 王存刚 王传刚;小城镇带动大经济[N];商丘日报;2008年
8 杨忠银;华池县积极探索农村城镇社区建设新途径[N];陇东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锦玉;吉林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彦卿;小城镇人口规模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赖妙华;“城”“镇”化态势下广东省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区域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4 彭艳;我国小城镇人口容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杜悦凡;小城镇总体规划中人口预测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小城镇人口集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4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