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农户家庭经济理性视角下的城乡空间组织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街道为例

发布时间:2024-02-03 09:24
  在市场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改善自身生活、提升自身地位,已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最为现实的需求。在广大农村地区,传统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对提高农户家庭经济收益的作用愈发微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再生产成为了日益普遍的现象。本文将农户看做一个经济理性思维的单元,试图从农户家庭经济理性的视角出发,解释农业地区城乡空间演变特征。本文将聚焦于两个问题:其一,农户家庭在其经济理性逻辑之下做出的经济行为特征有哪些;其二,农户家庭经济行为决策会对其所在区域的城乡空间带来哪些影响。首先,本文基于农户家庭的收入和消费行为对其经济理性逻辑做出了解释,找出了农户家庭再生产决策背后的思想根源。农户家庭经济理性行为的两个方面——收入行为和消费行为都带有明显的二元特征,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的这种双重二元特征,决定了其必然要进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再生产。其次,运用边际产量递减定律模型,对农户家庭不同再生产方式的经济动因进行了阐述,归纳出农户家庭再生产的三种类型,即以乡村为单元的就地再生产、以城镇为单元的就地再生产和以城市为单元的异地再生产,本文利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分别对这三种类型的动因和对城乡空间...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发展失衡
        1.1.2、村镇规划忽视农民利益,背离村镇发展实际
        1.1.3、农村地区家庭离散化现象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
        1.1.4、中部地区农村人口外流问题严重,"空心村"现象普遍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农户经济理性
        1.3.2 农户家庭迁移
        1.3.3 本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
        1.3.4 镇域城乡空间
    1.4 研究方法
        1.4.1 问卷调查法
        1.4.2 访问调查法
        1.4.3 文献研究法
        1.4.4 实证对比法
        1.4.5 多学科借鉴研究法
    1.5 研究框架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农户经济理性的相关研究
    2.2 农村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人口迁移对城乡空间的影响研究
    2.4 以农户家庭为单元的城镇化研究
    2.5 本章小结
三、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的理性逻辑
    3.1 农户家庭收入行为的二元特征
        3.1.1 保障性生产收入行为
        3.1.2 发展性生产收入行为
    3.2 农户家庭消费行为的二元特征
        3.2.1 基本性消费行为
        3.2.2 改善性消费行为
    3.3 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的双重二元特征
    3.4 本章小结
四、农户家庭经济决策类型及其对城乡空间的影响
    4.1 就地再生产
        4.1.1 农户家庭就地再生产决策的动因
        4.1.2 以乡村为载体的就地农业再生产
        4.1.3 以乡村为载体的就地非农业再生产
        4.1.4 以城镇为载体的就地再生产
    4.2 异地再生产
        4.2.1 农户家庭异地再生产的决策动因
        4.2.2 以城市为载体的异地再生产
        4.2.3 农户家庭异地再生产的不利影响
    4.3 本章小结
五、李集街道城乡空间特征
    5.1 李集街道整体概况
        5.1.1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5.1.2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5.1.3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5.2 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特征
        5.2.1 经济策略——"非农兼业"与"家庭代际分工"
        5.2.2 空间选择——以城市作为家庭再生产的空间载体
    5.3 李集街道空间特征
        5.3.1 农村劳动力外流,城镇收缩
        5.3.2 农地闲置现象较为普遍
        5.3.3 "消费在城镇、就业在县城"的潮汐式交通显著
        5.3.4 房屋新(改)建情况较普遍,村庄建设用地盲目扩张
        5.3.5 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固化
    5.4 本章小结
六、李集街道城乡空间组织调整
    6.1 李集街道城乡等级结构的调整
        6.1.1 基于农户家庭搬迁意愿的城乡规模等级的确定
        6.1.2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城乡规模等级的确定
        6.1.3 镇村等级结构的调整
    6.2 李集街道城乡功能用地的调整
        6.2.1 确定村镇用地增长边界
        6.2.2 优化镇域交通网络
        6.2.3 划分镇域城乡功能片区
        6.2.4 城乡用地布局调整
    6.3 李集街道城乡公服设施布局的调整
        6.3.1 现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问题
        6.3.2 城乡公服设施布局调整
        6.3.3 各功能区公服设施布局安排
    6.4 本章小结
七、结语
    7.1 研究主要成果
        7.1.1 农户家庭再生产策略的动因和影响
        7.1.2 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特征以及其对城乡空间的影响
        7.1.3 城乡空间组织调整方法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1 李集街道农户家庭调查问卷
附录2 李集街道村庄现状空间分析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
致谢



本文编号:3894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894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7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