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居民家庭资产选择偏好的房价泡沫测定
本文关键词:基于我国居民家庭资产选择偏好的房价泡沫测定
【摘要】:我国居民特殊的资产偏好决定了当前我国资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及资产价格体系,在资产价格形成的研究中忽略资产选择偏好因素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本文按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两分法,分别选择房产和股票资产作为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代表,依据偏好显示性判断理论探讨了我国居民家庭房产与股票资产的偏好特征,构建我国居民家庭在房产与股票资产选择中的无差异曲线,推导了含资产选择偏好的房产市场与股票市场需求函数,并专门就我国房地产市场均衡价格水平的决定进行了规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34个大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数据对我国房产价格泡沫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测算,同时考察了7个典型城市的房产价格泡沫度,最后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统计研究中心;
【关键词】: 资产偏好 无差异曲线 房价泡沫 泡沫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我国居民家庭资产选择偏好的资产价格体系及其统计监测研究”(15BTJ002)
【分类号】:F299.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 1998年,我国实行了住房体制改革,结束了长期实施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明确了住房分配货币化的目标,由此开启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新局面,此后房地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据统计资料显示,(1)在我国住房体制改革之后,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由2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艳琴;于红霞;白彦壮;;房价泡沫中的地方因素及应对措施[J];统计与决策;2007年06期
2 李乾元;;要挤掉房价泡沫[J];中国人大;2009年03期
3 单克强;朱嘉春;;论我国经济对房价泡沫的依赖性及治理对策[J];经济论坛;2013年04期
4 杨丽媪;二线城市凸现房价泡沫[J];西部论丛;2005年07期
5 陆新之;“房屋泡沫”猛于“房价泡沫”[J];中华建设;2005年06期
6 苑德宇;宋小宁;;中国区域房价泡沫测度及空间传染性研究——基于2001~2005年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时寒冰;;“小阳春”露出人造尾巴[J];西部论丛;2009年06期
8 杨少锋;;房价泡沫谁祸首?[J];上海经济;2010年03期
9 邓清波;;挤压房价泡沫必须加强“细节管理”[J];学习月刊;2011年01期
10 刘晓忠;;房价泡沫下经济发展瓶颈显现[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苑德宇;林致远;宋小宁;;我国地区间房价泡沫的差异性与传染性[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彭海城;;房价泡沫、宏观经济与政策[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罗恒;35城房价泡沫29.5% 重庆泡沫不到10%[N];重庆商报;2010年
2 宏观经济金融学者 宗涛;中国房价泡沫几何[N];东方早报;2012年
3 黄有光;房价泡沫“幻觉”一二三[N];东方早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肖正华;房价泡沫外溢须警惕[N];中国建设报;2013年
5 李斌;利用房价泡沫实现人生新机会[N];证券时报;2013年
6 本报驻香港特约撰稿人 舒时;香港房价泡沫边缘的老外们[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7 ;危机的不平衡创造“后危机 房价泡沫”[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8 记者 于祥明;大中城市房价泡沫近三成 调控仍须“给力”[N];上海证券报;2010年
9 记者 李文龙;经济增速减缓会否导致房价泡沫破裂[N];金融时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张泰欣;设定土地溢价率上限难扼房价泡沫[N];中国证券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海涛;中国住房价格水平与波动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原浩;中国房价泡沫的度量、成因与前景分析[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2 肖利芬;我国主要城市房价泡沫测度[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梁巍;厦门房价泡沫及其成因的实证研究和政策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4 张帆;我国区域房价泡沫测度及传染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01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80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