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员工激励体系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员工激励体系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保险 物质激励 精神激励 文化激励 激励体系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且逐渐转化为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激励体系在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为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同时也加剧了保险业的竞争。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同样面临着如何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调动各级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人力资本的优势的难题。本文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心理契约理论以及人性假设理论等有关理论和分析方法,结合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对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现行激励体系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了现行激励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优化了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物质激励、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精神激励以及以人为本的文化激励相结合的激励体系。本文梳理了需要应用的激励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并利用员工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的激励现状,以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文化激励三个维度尝试对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激励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以期提高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员工激励水平,并对其他寿险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保险 物质激励 精神激励 文化激励 激励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2.92;F84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11-13
- 1.2.1 研究思路11-12
- 1.2.2 研究内容12-13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3-15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创新点13-15
- 2 激励相关理论15-20
- 2.1 激励的概念及作用15-16
- 2.1.1 激励的概念15
- 2.1.2 激励的作用15-16
- 2.2 相关理论基础16-18
- 2.2.1 需求层次论16-17
- 2.2.2 心理契约理论17
- 2.2.3 人性假设理论17-18
- 2.3 常见的激励方式18-20
- 2.3.1 物质激励18
- 2.3.2 精神激励18
- 2.3.3 文化激励18-20
- 3 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员工激励体系现状20-26
- 3.1 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现状20-22
- 3.1.1 公司简介20
- 3.1.2 公司组织结构20-21
- 3.1.3 人力资源现状21-22
- 3.2 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激励体系现状22-26
- 3.2.1 物质激励现状23-24
- 3.2.2 精神激励现状24-25
- 3.2.3 文化激励现状25-26
- 4 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激励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6-35
- 4.1 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激励体系存在的问题26-31
- 4.1.1 物质激励方面26-28
- 4.1.2 精神激励方面28-29
- 4.1.3 文化激励方面29-31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1-35
- 4.2.1 物质激励方面31-32
- 4.2.2 精神激励方面32-33
- 4.2.3 文化激励方面33-35
- 5 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员工激励体系优化设计35-48
- 5.1 员工激励体系优化设计原则35-37
- 5.1.1 公平性原则35
- 5.1.2 以人为本的原则35-36
- 5.1.3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文化激励相结合的原则36
- 5.1.4 企业文化相适应原则36-37
- 5.2 员工激励体系优化设计基本思路37
- 5.3 员工激励体系优化设计方案37-45
- 5.3.1 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物质激励优化设计38-43
- 5.3.2 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精神激励优化设计43-44
- 5.3.3 以人为本的文化激励优化设计44-45
- 5.4 员工激励体系优化的主要体现45-48
- 6 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员工激励体系优化的保障措施48-50
- 6.1 程序公平、公开与公正48
- 6.2 完善员工激励评价体系48-49
- 6.3 预警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49-50
- 7 结论与展望50-51
- 7.1 结论50
- 7.2 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 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53-56
- 致谢56-57
- 作者简介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桂英,何咏亮;构建国企经营者新的激励体系的设想[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许秀梅;;论会计人员的激励体系[J];工业会计;2002年07期
3 吴言;刍议构建企业激励体系[J];政工研究动态;2003年24期
4 孙志艳;张伟;;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激励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2009年10期
5 张志先;;浅谈地勘单位有效激励体系的构建[J];中州煤炭;2009年09期
6 常瑜;;激励体系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建立[J];中国医院;2009年10期
7 裴飞;咸奎桐;;国家质量激励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9年06期
8 冯鹤;;现代企业如何建设人才激励体系[J];中国外资;2011年17期
9 陈丽萍;冯艳丽;;企业初创期自主创新激励体系的设计研究[J];对外经贸;2011年12期
10 孙永生;李丽;;营销从业人员有效激励体系的设计[J];统计与管理;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意;石莉萍;;高校教师激励体系构建的理性思考[A];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交流论文集[C];2013年
2 李晓;;浅谈对汽车4S店销售人员的激励[A];2007年汽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先敏;王燕;;以波特-劳勒模式构建研究型中医院激励体系[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刘兵;;开展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的实践与思考[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云 零售运营资深人士;员工激励体系设计的9个原则[N];21世纪药店;2013年
2 郭岩;让激励体系发挥最大的作用[N];中国企业报;2003年
3 记者 王勇;浙江邮政从严管理干部[N];中国邮政报;2010年
4 博为;激励体系:企业发展动力之源[N];今日信息报;2005年
5 记者 丁建峰;宁夏健全财政激励体系[N];中国财经报;2010年
6 孙利平;诊断中国民营企业[N];中国社会报;2001年
7 陶希东;建设社会组织应重视的原则[N];学习时报;2014年
8 深圳市总商会;建立民营企业评价和激励体系[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刘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在成长中体会甜蜜的味道[N];中国保险报;2014年
10 边长勇;运用EVA 构建薪酬激励体系[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1117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11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