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保险史研究的两个难题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代保险史研究的两个难题
更多相关文章: 洋商保险业 革命根据地保险业 英国海外火险委员会
【摘要】:"欲知大道,必先治史"。中国近代保险史是一部多元发展主线和多元主体(中国民族保险业、官僚资本保险业、洋商保险业以及革命根据地保险业)并存的历史,也是一部洋商保险业力图控制和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历史,但最终以人民保险业的崛起而掀开了新的一页。关于革命根据地保险史和洋商保险业的研究是中国近代保险史研究的两个难题,前者基本上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而后者则是这一领域的薄弱环节。本文在收集整理浩如烟海的中外保险文献的基础上,解读中国近代保险史研究这两个难题,力图有所发现,有所拓展。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与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保险史》课题组研究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关于民生本位的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体系从起点范畴上升到总体的具体化研究”(GD13CMK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42.9
【正文快照】: 一、中国近代保险史研究的现状旧中国保险业很少注意保险史的系统研究,大都零零星星在《银行周报》、《东方杂志》、《申报》等报刊上有所披露,仅仅有《中国保险年鉴》(1935年、1936年、1937年、1939年)、《保险知识》和《保险界》(仅六卷)以及《保险季刊》、《人寿季刊》等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英顺;;试论晚清海上保险业的发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黎宗剑;;中国保险业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兼论保险教育的发展方向[J];保险研究;2007年04期
3 王林清;;保险业的政府监管和内部监督[J];保险研究;2008年12期
4 赵会军;;中国保险费率管理制度的变迁与改革[J];保险研究;2009年07期
5 周建波;刘源;;我国养殖业保险产品特性的经济学分析——以能繁母猪保险为例[J];保险研究;2011年02期
6 郭玲;;我国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1期
7 吴静;;抗战以前重庆的保险业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翟海涛;何英;;西方保险思想之“东渐”与中国民族保险业之创生[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2期
9 何英;;中国早期保险法律的创制与解析[J];改革与战略;2008年08期
10 王文杰;;关于我国农业保险的回顾、问题与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志刚;基于适应性效率的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谢凤杰;作物保险定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马志刚;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彭鹏;寿险资产经营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王虎峰;养老金生产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王自力;中国保险公司业务经营行为研究:一个交易成本视角[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8 杨东霞;中国近代保险立法移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龙文军;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10 张春廷;中国证券思想及证券市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景安;;洋商在华设立银行之伊始(续)[J];中国钱币;1989年01期
2 ;泰成立远洋商船队支持外贸[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5年07期
3 于醒民 ,陈兼;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上海轮运业与上海轮船商[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02期
4 张国义;;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中华商与洋商关系之辨析[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 夏扬;;洋商挂名道契与近代信托制度的实践[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6 梁新格,田春禄,范山岭;内联老乡 外牵洋商──乡土创汇[J];中国乡镇企业;1997年11期
7 哈新军;;邢少杰:更像一位医生[J];商业文化;2008年02期
8 陈伟;瑞丽洋商探秘[J];光彩;1994年11期
9 夏木;;风波之后的义乌“洋商”[J];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25期
10 李惠芬;英美烟公司对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商标侵权[J];中华商标;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燕;百年前的一场商战[N];中国档案报;2001年
,本文编号:1197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197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