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举措之一:个税递延优惠

发布时间:2017-11-20 00:01

  本文关键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举措之一:个税递延优惠


  更多相关文章: 养老保障体系 个税递延政策


【摘要】: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建立市场化、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解读了当前的企业年金个税递延政策,并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个税递延政策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
【分类号】:F812.42;F842.6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从人口结构变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包括预期寿命延长、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等。统计数据表明,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口中65岁或以上人口的比例将由2005年的7.7%约增长到约11.2%。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基于税收优惠的思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勘;危机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2 刘颖光;;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3 李锋清;;改革开放30年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探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邱松;;欧洲及东亚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东北亚论坛;2006年01期

5 刘雪斌,何筠;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变迁和发展[J];当代财经;2004年01期

6 余名敏;;浅谈强化政府对企业年金扶持、管理和监管的职责[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7 万雪;;浅谈《侵权责任法(草案)》中医疗举证责任倒置变化[J];法制与社会;2009年32期

8 詹华;;现阶段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运行的宏观社会环境分析——以人口年龄状况、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居民储蓄情况为视角[J];发展研究;2012年05期

9 林婷婷;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的比较分析[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郭林林;;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就业能力提升与未来竞争力[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2 陈诗达;;完善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角色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柳玉红;;农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因素分析——以山东为例[A];“创新·和谐·发展”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4 程宏业;;福利国家的理论分析——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5 杨玲;;美国雇主退休金计划及其启示[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6 刘子兰;;养老社会保险基金进入股市问题探讨[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清显;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任奔滔;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融资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张乃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莹;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表现及治理[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成鑫;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水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张凌竹;退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赵建国;国有企业过剩就业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9 毕天云;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胡豹;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决策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艳;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审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玉峰;金融危机背景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策略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锋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开锦;福建省农村公共医疗保障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绮珠;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杨静;政治制度转轨后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东;城镇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殷明航;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明达;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审计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然,建军;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J];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02期

2 王勇;银平均;;必然与现实:建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丁金胜;;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张仁传;石宏伟;;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思考[J];农业装备技术;2007年04期

5 崔文芳;;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考[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S1期

6 陈文辉;;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俄罗斯、波兰的养老保障体系及其启示[J];中国金融;2008年08期

7 周康;;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宜统不宜分[J];中国物价;2009年07期

8 陈永佳;;确立和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支柱作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6期

9 陶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段家喜;;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状况与创新思路[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新;;关于北京市“十二五”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规划思考[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丁润萍;;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和谐社会提出的迫切要求[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苏南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初探[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4 童万亨;黄永盛;李宗明;应稚;林子利;林超;;关于构建我省农村“三位一体”养老保障体系的调研报告[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张忠松;;建立山区老年人口社会养老保障体系[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李宗明;;浅谈构建“三位一体”农村养老保障体系[A];农村养老保障专集——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八)[C];2005年

7 林子利;;论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刘布光;;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冰;;论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角色[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童万亨;;努力构建我省“三位一体”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A];农村养老保障专集——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八)[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桃源;建立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N];金融时报;2003年

2 魏娜 王娟;河津:“新农保”惠民众老人喜笑颜开[N];山西日报;2009年

3 靳玉印 齐红波;冠县: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N];联合日报;2011年

4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记者 杨媛媛;首府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建立[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6 许廉明 杨晓秋;禄丰县完善养老保障体系[N];楚雄日报(汉);2011年

7 记者 孙吉晶邋奉化记者站 王校美;奉化“三保合一”构筑社会养老保障新平台[N];宁波日报;2008年

8 龚震;“四个缺乏”制约城镇养老保障体系改革[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记者 康与民;一手办实事好事 一手建保障体系[N];莱芜日报;2007年

10 柳晓城;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N];人民政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汪沅;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鹿峰;企业年金的最优设计[D];西北大学;2008年

4 彭雪梅;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5 杨波;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范海东;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梁维全;中国企业年金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童文胜;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及其本土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晓兵;吉林省西部农村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2 孙罗卡;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左霞;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4 白宇;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四川大学;2005年

5 王钰;中美养老保障体系差异性比较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6 龙潇;中国城市养老资源需求与供给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7 张海川;中西方家庭养老比较与构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李光旭;完善上海社区养老保障体系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刘婧婧;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与政府责任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

10 徐志文;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05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205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9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