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中国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中国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摘要】:以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证分析,发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显著地促进了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升。为此,进一步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通过各种制度性的激励,提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是提升农民消费支出水平、拉动农村地区内需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3YJC63012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323.89;F842.61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衡量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指标之一。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相对于以前我国各农村地区实施的传统农村养老保险而言的,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起,构成了完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健宇;徐会奇;;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2期
2 万广华,史清华,汤树梅;转型经济中农户储蓄行为: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3 刘燕;;中国转型模式: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人文杂志;2012年03期
4 杨霞;;我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研究[J];大众商务;2010年06期
5 杨天荣;;中国农业生产主体探索[J];人文杂志;2013年11期
6 王宇鹏;;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清华;卓建伟;;Civilian Loan Marke Needs Regul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exemplified by 3,331 farming households from Shanxi,Hubei,Henan,Jiangsu and Jilin Provinces[J];China Economist;2007年03期
2 刘兆博;;当代农民消费行为研究[J];财经科学;2006年02期
3 张邦科;邓胜梁;陶建平;;持久收入假说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5期
4 王静;;农村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3期
5 汪伟;;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6 张振;乔娟;;收入不确定性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比较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研究;2011年06期
7 黄宇;;我国城镇居民跨期消费行为演变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01期
8 朱劲松;;基于双重来源视角的辽宁省农村储蓄调查[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刘惯超;;中国消费不足的原因:一个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6期
10 陈忠斌;蔡东汉;;总消费增长的路径选择——基于总消费分解的经验分析[J];发展经济学研究;2011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易行健;张波;杨汝岱;杨碧云;;家庭社会网络与居民储蓄行为——基于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2 王选选;刘建业;;山西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3 杜海韬;邓翔;;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状态下的预防性储蓄研究——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2期(总第15期)[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文杰;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谢勇;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东皇;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增长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杨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金振宇;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及其对消费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邓春宁;基于不确定性预期的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建军;农村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兆博;中国农民教育与收入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王霞;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中国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加双;扩大农民消费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龚攀峰;习惯形成下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敏;不确定性预期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文君;海南省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实证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5 李海雅;中国经济转型风险与居民消费行为的关联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6 包剑波;湖南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张德波;调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余仁成;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9 潘瑶;不确定性因素对湖北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马世宏;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春;发人深省的东欧私有化改革——《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出版发布会暨理论研讨会纪要[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09期
2 李响;王凯;吕美晔;;人口年龄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J];江海学刊;2010年02期
3 田春生;"超越华盛顿共识"与普京政府的新政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31期
4 李靖;徐雪高;陈兰;陈传波;;农村劳动力就业对“十二五”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45期
5 阿列克·诺夫,张春霖;“市场社会主义”和“自由经济”——谈可供选择的道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1年01期
6 乔尔·S.赫尔曼;叶谦;宾建成;;转型经济中对抗政府俘获和行政腐败的策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2期
7 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8 龙志和,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9 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10 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冰川;;消费价格指数、农产品价格与货币政策——基于2001~2009年的经验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12期
2 王君美;;城市与农村消费价格指数的动态关联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10期
3 陈佳琪;;粮油价格上涨的前因与后果[J];中国物价;2007年03期
4 曹建新;刘宇峰;;广东省猪肉价格上涨对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析[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7年07期
5 胡锋;;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价格指数波动比较研究(1990-2009)[J];辽宁经济;2011年01期
6 郭建平;何伦志;;新疆三农问题解决之道在农业之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5期
7 徐黄华;杜健邦;穆东;;中国金融危机与农产品价格走势的协整研究[J];技术经济;2009年06期
8 胡锋;;1990年以来的粮食价格水平波动研究[J];中国粮食经济;2008年05期
9 杨光武;政策三问折射农民喜中隐忧——关于农民对中央一号文件反应的调查[J];农村财务会计;2005年06期
10 许思阳;紧密围绕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做文章——农村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的体会[J];江西农业经济;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抒琳;林其玲;;农村个人投资性违法建房行为的经济学分析[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国永;;国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及我国实践与政策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舒红跃;;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技术发展问题——兼论中西部农村地区技术发展的可能性方向[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文启湘;吕靖烨;;陕西农村消费支出差距扩大的表现与突破研究[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5 李曙雁;;建设新农村需要新型农民[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6 齐港;;大华山集市,农民们将10米长的书案围的水泄不通[A];北京市书刊发行业协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出版发行”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张志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8 董昱;;乾县改革开放30年农民收入消费情况综述[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刘建军;李翠华;;建设新农村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朱冬亮;;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农民抗争及对策分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锋;最低收购价仍有较大提高空间[N];粮油市场报;2010年
2 常琦彪;会宁农民话种田[N];白银日报;2006年
3 记者 惠强;珍惜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愿望[N];平凉日报;2006年
4 何勇邋罗纪;洛南确保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N];商洛日报;2007年
5 沈燕军邋王德峰 党英杰 常志有;河北魏县农民科技造林靓家园[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刘太华 本报记者 陈俎宇;金沙2000干部助农抢收抢种[N];贵州日报;2009年
7 乐天;农田基建要务实[N];宝鸡日报;2006年
8 本报评论员;建设新农村要培育新农民[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省委、省政府召开惠农补贴政策现场交流会[N];河南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周骁骏邋童政;广西选派大批科技人员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困难[N];经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林兴;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省际农村居民消费趋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汪红梅;我国农村社会资本变迁的经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常晔;中国农村不同区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李翔;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5 刘建飞;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区域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寻广新;统筹城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高洁;完善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社会医疗保险的政府供给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韩丽娜;经济转轨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东;农村发达地区人才集聚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红宇;农村养老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黄伟强;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是丽娜;发达地区农村家庭能源使用和选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茅惠芳;镇江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及理性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5 石红梅;楚雄“农文网培学校”与农村创意经济发展[D];云南大学;2013年
6 陆继锋;论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雅楠;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8 李保生;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9 江汶俊;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土地政策的改革与完善[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62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26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