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风险管理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风险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单形式直接发放给银行机构代理人员,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晌,主要是容易引起员工思想混乱,对银行队伍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5、业务处理电子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操作风险
当前,我国各银行和保险公司因安全与技术等主客观原因,大部分没有实现电脑联网,没有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许多业务代理还只能手工操作,银行在收费和出具正式保单、入帐、资金划拨之间存在时间差,导致客户投保到保险公司承保的周期相对延长,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差错,容易引起投保人、银行、保险公司三方不必要的风险损失和责任纠纷,直接影响客户到银行购买保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合作层次低
目前,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普遍采用的是“多对多”的模式,即每家银行都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同样,每家保险公司都与多家银行合作。这种合作模式还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协议代理阶段,远未形成长远的、利益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保险公司不愿意在对银行的合作经营中进行具有长远意义的投入,比如对保险销售人员的培训,因为今天对他们的培训很可能为明天自己的竞争对手创造便利,这就很容易造成合作中的短期行为;从银行角度看,一方面它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合作的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状况、长期战略等进行深入了解,另一方面,银行有理由更乐于看到保险公司之间进行恶性的手续费竞争,借以提高自己的利润水平,当然也不会对其中某家保险公司的合作进行长远规划。这种极度不稳固的合作关系使得双方都在事实上把对方作为~种短期的合作伙伴,努力在短期内最大化地榨取对方的利用价值,争取自身利益。这种合作模式的不稳定性使得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难以进行深度的合作,仅停留在银行柜台销售保单这种非常单一的模式,合作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掘。
2、短期利益驱使
保险公司为减少经营成本,大量聘请各家银行退休、买断人员,利用其同银行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与客户建立的良好关系,大力发展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借助银行信用、银行服务实现保险的快速展业。从银行员工看,由改革不确定性产生的短期行为,各种考核造成收入的减少很容易让其热衷于推销获利丰厚的保险产品。从银行机构角度看,银行业存差加大造成流动性过剩,有些机构只存不贷,金融机构业务收入来源单一,发展代理保险可以提高经营效益,通过对代理手续费的利益分成,金融机构还可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保险公司、银行和银行经办人员三方共同利益驱使,刺激了银行保险的快速发展,为不规范操作提供了温床。
3、监管缺位
《保险法》中只有兼业代理方面的条款适用于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但随着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发展以及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显然已经不仅仅是兼业代理的关系,而国内目前还没有关于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方面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法规,这对于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监管是?个重大的潜在风险。修IJ后的《保险法》J:2003年1月1同丌始实行,
规定了个人代理人只能代理一家保险公司办理人寿保险,却放开了机构代理人(包括专业代理人、兼业代理人)代理保险公司的数量,不能够从立法上规避中介业务恶性手续费竞争。同时,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保险业的监管由专门的保险监管部门承担,但在市级以下的地区,保险监管部门没有分支机构,银行监管部分的分支机构对银行保险业务的监管力量薄弱、力度不够.形成监管“真空”。
在以上成因中,尤以台作层次低为主要原因。
三、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形成过程及其经验借鉴
(一)银行保险在西方的发展
银行保险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之后便迅速发展起来了,现已成为西方保险业的主要销售渠道,从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看,银行保险经历了不断深化的四个发展阶段,已由当初单一的银行代理保险公司产品发展到银行与保险公司以资本为纽带的相互融合的多种模式。
1、第一阶段:代理销售阶段
在80年代初的萌芽时期,银行保险只意味着在银行的柜台销售入寿保猃产品,是银行保险的初级形式,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产品分销协议,银行利用自身的经营网点代理保险产品,通过代理关系获取手续费收入。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协议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只是单纯的销售代理,但这一阶段为银行以后介人保险领域积累了经验。
2、第二阶段:战略联盟阶段
银行与保险公司以各自的利益需要为基础形成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深度比签订分销协议前进了一步,双方不仅在保险产品的销售方面,而且在产品开发、服务配套、销售渠道的管理和客户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紧密合作。而在组织结构上,两家公司没有任何联系,互相独立。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独立主体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合作走向长期化、稳定化,,它也为更高层次的合作创造了条件。
3、第三阶段:股权’渗透阶段
ZO世纪80年代末开始,银行为应付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全面拓展银行保险业务,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新设、并购、合资等等),将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结合起来,保险公司为了进一步分享金融利益,也加快向银行领域渗透,银行保险的组织形式更为复杂,包括银行与保险合并、银行购买保险、保险购买银行、银行和保险成立合资公司。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资本利益为基础的合作,股权渗透,风险分担。使得银保合作具有持续的推动力。
4、第四阶段:一体化阶段
90年代以来的几轮银行业兼并浪潮进一步推进了银行保险的一体化进程。1991年,荷兰银行、荷兰邮政银行、荷兰国民保险公司合并成立了欧洲第一家综合性会融集团,新的集团业务遍及各大洲;1998年4月,美国花旗银行与经
营经济和保险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合并,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全方位的金融业务于一身;2000年,英国大型银行与保险集团公司——劳埃德集团公司宣布以70亿英镑的价格收购英国第六大人寿保险与养老保险——苏格兰威德斯保险公司,从而形成英国最大的集银行、保险、养老金和单位信托基金为一体的金融集团公司。这些重组后的金融“巨头”在机构规模、资金实力、业务水平、市场份额等方面均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在进行银行保险业务时,就可以低成本的利用已有的市场份额、内部资源和专业优势:通过产品开发和业务创新不断扩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互补优势,实现集团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集团内深层战略合作,集团通过股权控制来对子公司进行资本调度,在集团发展战略规划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力。这既是银行保险业务融合的最高形式,也是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具体体现。银行保险的一体化,使银行保险在深化产品、服务创新、拓展市场方面取得巨大成绩,具体表现就是银行所占保费收入的份额占保费总额的比例不断上升。2000年,通过银行销售的寿险保单在法国为60%、荷兰为39%、西班牙为74%、比利时为40%、英国为13%、意大利为54%、德国为19%“”。
(二)西方银行保险发展的动因分析
国外银行保险的发展源自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主要包括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金融一体化趋势、国家金融监管政策的放松以及金融业经营管理技术的成熟和人才的具备等。
1、消费者需求变化
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对金融资产管理的目标,财务状况越好,往往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就越高,年龄段的不同决定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的目的不同。两个决定因素前者决定对金融产品需求的数量,后者决定品种结构。例如:年轻消费者更趋向选择寿险以及资产积累型的金融产品,而老年消费者则更注重金融产品的长期保障和盈利能力。欧洲社会的一个显著变化是老龄化问题,这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DR指数口03急剧上升。OECD在1992年作了一个预测,到2030年,欧盟国家的隙将从当时的21%上升到37%““。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对欧洲社会的养老金计划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刺激私人养老金计划。这极大的促进了寿险行业的迅速发展。同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长期、高收益的金融理财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资本市场上不断出现的投资工具创新也使人们的选择多样化,由于消费者购买复杂复合型产品的支出要小于分别购买不同产品。“,银行保险因其收益稳定性、长期性并具有税收优惠而获得了发展的空间。
2、金融业竞争压力加剧
1191宋璜,f弧E、阳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b!£2;』』幽!:gb£i:g!!:£!』!丛£』虹』tZ£2QQ§Q3Q3.!!18墅:曲地!,2006—03—20
120]DR指数:thedependencyratio指退休人口与【作人口的比例。
121】姚E.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对监管的挑战.中国金融,2003,13:48[221黄金财欧洲银行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保险研究.2002,7:8
金融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外部压力也是西方银行保险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动因,随着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和对选择空间与价值增值要求的提高,各国的金融机构不断推出适合消费者心理的新产品,这一过程也是各种金融机构相互合作和融合的过程,银行保险也正是这种合作的产品。以银行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储蓄率和存款下降的趋势,银行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地位不断恶化,在金融市场的市场份额日益缩小。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银行开始主动寻找新的市场,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银行保险的拓展,不仅使银行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保险领域,分享保险利益,开辟了新的利润来源,而且能为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培养了一批忠诚客户。同时,由于银行拥有卓越的品牌、优良的信誉、广泛的分支网络机构,拥有客户基本的现金帐户,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或营业网点优势使客户购买保单、缴纳保费、给付生存金及理赔款等交易过程更为简单,所以在开展银行保险业务时,增加一个客户的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银行还可以利用其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系统掌握有关客户购买习惯、经济状况和财务管理手段等,从中发现先前未被注意到的保险销售机会。鉴于以上原因,银行经营保险业务,远比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的成本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大提高经营效益。据统计,银行经办的保险业务成本仅为单一保险公司的i/3“”。
3.金融监管政策的放松
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及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为了增强本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西方国家纷纷对金融业放松管制,默许允许银行、保险、证券合业经营,之后又从法律上加以确定。如英国在1990年lO月颁布了《金融服务法》,日本在1994年就开始了金融改革,并于1998年底正式实施经过修改的一系列金融法规,其混业经营制度以银行和保险公司经营投资信托产品为开端而确立。由于监管的放松和制度的优势,英、日两国银行业以综合业务和规模优势使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迅速攀升。相比之下,美国的分业经营体制限制了其金融机构的规模扩张和多样化发展,从而美国金融机构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1992年世界大银行排名中,美国最大的花旗银行被挤出前20名。因而美国也于1999年11月废除了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通过了《财经现代化服务法案》,允许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从而正式从法律上允许混业经营。西方国家放松管制和混业经营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使银保融合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使银行和保险业在强烈的扩张动机下加速融合过程。
4.国家税收政策的优惠
在发展银行保险业务方面,西方特别是欧洲各国除了在外部监管方面放松了对银行保险发展的限制外,在税收方面也给予了很大的优惠,大大促进了欧洲各国银行保险业的飞速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保费可以从税收中扣除,如荷兰的年金保险和英国的部分养老金计划,法国在保费方面的优惠程度最大,只要求两全保险的储蓄成分超过670””欧元BP'-I享受税收优惠:另一方面是关于保险金的税收优惠,英国对保险盒不征税,法国对超过6年的保险会不收税。长期寿险产品、养老产品与银行储蓄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当保险㈣章会林.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形式及动因.保险研究2005、6:93m}罗朝晖.西方国家银保通的比较研究.保险研究.2002,7:62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风险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1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3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