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

发布时间:2018-01-02 22:20

  本文关键词: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 出处:《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失业保险金标准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空间Durbin模型


【摘要】: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并通过构建空间Durbin双向效应模型,对2000-2012年间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的空间差异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制定与调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失业保险金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正相关性,标准较高的地区在空间上相互聚集,标准较低的地区在空间上也相互集中,各省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制定和调整缺乏统一依据,各省失业保险金标准的提高主要受邻近省份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人均GDP的提高和本省最低工资的提高及参保人员失业率降低等因素影响;失业保险受保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受保人按照社会保险缴费,却按照社会救助享受失业待遇,长期必将造成失业保险功能的扭曲。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method, and constructs the space Durbin bidirectional effect model, spatial difference of 2000-2012 between the China's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tandards and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tandards and adjustment factor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unemployment insurance fund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high standard the area gather together in the space, low area are concentrated in spac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patial dependence between provinces; formulate and adjust the standard of unemployment insurance is lack of unified basis, provinces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tandards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neighboring provinces of the minimum living guarantee, the minimum wage, the average wage of workers the influence factors, the unemployment rate decreased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er capita GDP, raising the minimum wage and unemployment insurance insured; insured'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s not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sured will pay the expense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insurance, but enjoy the unemployment benefits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assistance, and will cause the distortion of the unemployment insurance function for a long time.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152)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CXJJ-2014-410)
【分类号】:F842.6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失业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较为有效地分散劳动者因失业而导致收入下降的风险、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及稳定经济社会等诸多作用。失业保险金作为失业保险制度的主体待遇,其标准的高低,对劳动者的就业行为有着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乔;李春根;杨珊;席卫群;;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比较分析及科学确定[J];财政研究;2013年01期

2 吴永球;冉光和;曹跃群;;失业保险金与再就业行为[J];经济学(季刊);2008年01期

3 乔雪;陈济冬;;失业保险政策对隐性就业规模和社会产出的影响[J];世界经济;2011年02期

4 郑新业;王晗;;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决定因素[J];世界经济;2011年02期

5 王元月;马驰骋;;失业保险给付期限差异下的失业持续时间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06期

6 杨翠迎;冯广刚;;我国失业保险金功能异化及失业贫困问题分析——基于社会保障待遇梯度的比较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曼娇;;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2 李珍;王海东;;完善失业保险之微观保障及宏观管理功能研究——基于金融危机的启示[J];保险研究;2010年02期

3 苏治;张景贺;黄向前;;从“搜寻理论”到“失业”释解与政府经济对策[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4 吴碧英;吴晓琪;;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再就业行为研究[J];东南学术;2008年02期

5 吴先国;侯波;;搜寻匹配理论下失业保险水平对再就业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年18期

6 刘晓利;;基于生存分析的失业持续时长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22期

7 王乔;李春根;杨珊;席卫群;;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比较分析及科学确定[J];财政研究;2013年01期

8 杨翠迎;王国洪;;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4年04期

9 陈彦斌;霍震;陈军;;灾难风险与中国城镇居民财产分布[J];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10 聂爱霞;;失业保险对失业持续时间的影响——以厦门为例[J];南方人口;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燕;王高;赵平;;生存分析在顾客间隔购买时间研究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燕;王元月;;如何有效利用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以促进再就业[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俊青;韩其恒;;不完全资本市场、预防性储蓄与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C];2009年

4 吴永球;冉光和;曹跃群;;失业保险金与再就业行为[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树生;生存模型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丁煜;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反思与重构[D];厦门大学;2006年

3 王静敏;当代中国失业保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晓琪;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史册;我国城镇非农失业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福康;失业保险制度再就业促进功能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燕超;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促进功能的分析与评价[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晓宾;就业促进视角下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孙倩;失业保险支出影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何治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失业率关系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6 杨珊;我国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铭;田士超;;显性失业还是隐性就业?——来自上海家庭调查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2 郑新业;张莉;;社会救助支付水平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3 胡鞍钢;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1998年04期

4 王乔;李春根;杨珊;席卫群;;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比较分析及科学确定[J];财政研究;2013年01期

5 杜凤莲,刘文忻;失业救济金与中国城镇人口失业持续时间[J];经济科学;2005年04期

6 赵萌萌;;我国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合理性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3期

7 马骏;今村弘子;赵国庆;;北京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4年02期

8 吕洪波;;我国失业保险金领取资格管理存在的问题[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5期

9 张车伟;失业率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J];世界经济;2003年05期

10 陶然;袁飞;曹广忠;;区域竞争、土地出让与地方财政效应:基于1999~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丙林;马晓冬;谢思超;;江苏省服务业发展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J];江苏商论;2011年03期

2 张利敏;曹小曙;;地理学视角下区域发展空间差异研究进展[J];城市观察;2012年03期

3 李勋来,张德良;山东省利用外商投资的空间差异[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4 方维慰;;江苏信息化的空间差异与统筹发展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石岩;刘思峰;;空间差异两部制合同的专利许可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6 郭爱请;刘巧芹;刘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研究[J];商业时代;2009年07期

7 马慧强;韩增林;江海旭;;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差异格局与质量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2期

8 王伟;田杰;李鹏;;我国金融排除度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金融;2011年03期

9 王伟;田杰;李鹏;;我国金融排除度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年03期

10 艾丽娜;刘洋;;我国金融排除现状及其空间差异[J];经营与管理;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雷欧阳;田高平;林志明;;论湖南省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差异[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2 叶昌东;周春山;林先扬;;近10年来广州工业空间差异变动及其成因机制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朱军;;现代都市边缘知识人的身份认同困境——以亭子间文人为例[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安东尼·奥罗姆 陈向明;地点转型中的全球、地方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詹青青 广东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徐刚 史玉梅;广东省内投资环境空间差异显著[N];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雅丽;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春燕;我国创新活动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杨秀秀;江浙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4 马慧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差异格局与质量特征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任俊娟;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的测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陈楚舒;长沙市城区商业地价空间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贤文;中国区域科技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张佳卿;网络教育空间差异下的教育SNS人际节点空间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应新杰;江苏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肖芳芳;我国通货膨胀的空间差异及传染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71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371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3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