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公共场所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模式比较研究——基于期望收益评价

发布时间:2018-01-16 07:21

  本文关键词:公共场所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模式比较研究——基于期望收益评价 出处:《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附条件强制保险 比较


【摘要】:公共场所火灾事故严重威胁着消费者和经营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是为第三方受害人提供灾后补偿的有效手段,但我国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发展缓慢,具体实施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对自由投保模式、单纯强制投保模式以及附条件强制保险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事故责任方、消费者和政府三方经济主体的期望收益评价,比较了3种保险模式的优劣,得到附条件强制保险模式顺利实施的运行条件。
[Abstract]:Fire accidents in public places seriously threaten the personal and property safety of consumers and operators. Fire public liability insurance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provide post-disaster compensation for third party victim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fire public liability insurance in China is slow,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odel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free insurance mode, the simple compulsory insurance model and the conditional compulsory insurance model.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insurance modes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expected income of the three parties responsible for the accident, consumers and the government, and obtains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ditional compulsory insurance model.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GL074) 2013年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Z134030)
【分类号】:F842.686
【正文快照】: 1公共场所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实施的重要性近年来,各类公共场所呈现出功能多样化、分布集中化和规模大型化的趋势,公共场所内的人口及财产密集程度日益增加,火灾事故发生的频率及造成的损失呈不断上升态势。表1统计了近二十年来发生在公共场所的重大火灾事故。从统计数字可以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郭丽军;;论完善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制度[J];保险研究;2008年04期

2 杨雪美;赵尚梅;石子玉;;我国公共场所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模式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2年05期

3 赵尚梅;顾国学;;公共场所火灾公众责任风险保障机制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9期

4 王卫国;雷佑新;;推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的目标模式:“强制”加“专营”[J];经济师;2007年12期

5 熊明东;;对实行强制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的几点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胡传平;杨昀;;浅谈我国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的意义和措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年02期

7 冯俊峰;崔照宽;;关于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推广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年05期

8 唐金成;明明;;试论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参与社会管理[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宏军,张颖琮,赵辉;对电气防火安全的探讨[J];安防科技;2004年09期

2 耿志伟;;浅谈我国应该强制推行火灾公共责任保险[J];才智;2010年07期

3 杨庆云;杨艳军;;基于消防投资的火灾保险决策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9期

4 杨政;张姣;杨叶舟;丛芳;;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和救援出动补偿机制的分析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5 娄树立;刘华伟;;地下商业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预防措施[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雍静;桂小智;牛亮亮;曾礼强;;基于自回归参数模型的低压系统串联电弧故障识别[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8期

7 宋长忠,方梦祥,余春江,骆仲泱,岑可法;不同气氛和尺寸下可燃物热解与着火特性的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2004年06期

8 栗娜;;不同型号的汽油燃烧残留物的薄层色谱分析[J];分析试验室;2010年S1期

9 王晶晶;张辉;;火场中刀闸开关熔丝残留物形貌特征分析[J];分析仪器;2010年06期

10 周劲;;高层建筑防排烟管道的耐火性能探讨[J];广东公安科技;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金花;大型商业建筑安全防火系统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银志;考虑结构整体性的组合梁抗火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陈子锦;若干风险问题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沈德魁;热辐射下积炭类可燃物热解与着火特性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白音;大空间钢结构火灾下受力性能与抗火计算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6 姜蓬;基于金相分析与烟熏图痕数值重构的火灾调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宋利;事故灾害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动态计量分析技术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8 毛少华;烟气中性面的理论模型及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陆松;中国群死群伤火灾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丁宏军;电缆隧道火灾分析建模与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火灾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2 王莉花;基于城市火灾风险分区的消防站布点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吴小华;基于区域模拟的室内火灾升温曲线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张卉芳;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桂小智;低压配电系统串联电弧故障实验研究与电弧性短路故障仿真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6 刘国军;预应力组合网架结构的性能化抗火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7 洪嵩然;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火灾反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孙年华;大型超市火灾应急管理状况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赵海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应用效能评价[D];东北大学;2009年

10 陈健城;广东省社会消防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申宁;保险公司如何应对强制推行的火灾公众责任险[J];安防科技;2005年02期

2 吕成道,杨沈勇,徐静;论我国责任保险市场的开发[J];保险研究;2000年07期

3 卢翔;论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J];保险研究;2002年11期

4 游杰;责任保险代位权探析[J];保险研究;2003年01期

5 曹海菁;;法国与新西兰巨灾保险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保险研究;2007年06期

6 郭丽军;;论完善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制度[J];保险研究;2008年04期

7 粟榆;;责任保险在大规模侵权中的运用[J];财经科学;2009年01期

8 乌跃良;论责任保险的特征[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6期

9 崔欣,华锰;责任保险的发展及责任保险危机[J];北方经贸;2003年07期

10 梁文武,徐春武;美国政府对保险业的监管[J];保险研究;199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书云;我国责任保险市场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扬,黄良文;统计与投资风险[J];中国统计;2002年06期

2 王彦,毕志伟,李楚霖;佣金收取对拍卖结果的影响[J];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3 陈克东;李广伟;;一类价格控制问题的期望收益模型及算法[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何江妮;王玟;;浅谈贝叶斯风险决策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吕祥;王书玲;;航空收益管理发展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08期

6 安培;乔亚洁;;荷兰式拍卖中的数学问题[J];内江科技;2008年07期

7 孙多青;马晓英;俞百印;张丽涛;;多零售商参与下的逆向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8年12期

8 徐龙封;对风险投资决策中H.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的推广[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周冬;评估企业价值的收益法的改进——期望收益法[J];当代经济;2005年04期

10 王yN望;李瑾;;企业并购决策的非合作博弈[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军;;企业采用新技术的最优时机研究——基于一个随机规划模型[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高淑萍;付荣华;;库存管理的优化算法[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杜黎;冯杰坚;;两阶段网上相继起拍拍卖中最优拍卖策略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建军;;环境监管问题中博弈模型的研究及应用[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乔恒;邱菀华;;两类拍卖的收益等价性和均衡投标价格排序[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声凑;曾勇;;企业家过度自信情形下创业企业项目价值的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朱立龙;尤建新;;供应链节点企业间产品质量控制策略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红梅;;运用经济学中的选择理论提高反假货币工作效率[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七期[C];2008年

9 丁英华;;我国公司犯罪的内部治理机制探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朱玉旭;黄怀志;黄洁纲;;组合证券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及其解的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站上3000点34%受访股民要增仓[N];东方早报;2007年

2 银河证券 王群航;泰信中短债基金值得关注[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陈宇峰;物质性惩罚VS 信用簿登记[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农行上海分行 余 屹;2005年 汇市投资量力而为[N];证券日报;2005年

5 Morningstar晨星(中国) 厉海强;基民需要专业指导资产配置[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陈小新 作者系同济大学现代金融研究所博士;银行理财产品也需“看人下菜碟”[N];商务时报;2007年

7 刁恒波;基金投资理财策略:定期定额[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学志;银行理财产品要定位准确[N];开封日报;2006年

9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 杨光华;金融衍生品与基金业投资策略再构造[N];期货日报;2006年

10 刘云;牛市中分化 集合理财任重道远[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鹏飞;供应商管理库存及其协调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张海峰;复杂网络上个体的不同行为导致多样的整体行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田剑;增价拍卖中投标者跳跃报价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彭叠峰;基于投资者关注的资产定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凤朝;考虑机型调换的航空公司机票销售与定价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陈胜利;同质物品网上拍卖的最优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阳成虎;随机环境下若干易逝品定价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周媛媛;基于博弈分析的企业并购定价策略及实施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李冰州;集装箱海运收益管理随机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高强;航空收益管理中舱位控制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焰;基于期望收益的预分策略调整[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2 张岩;基于灵活性产品的航班网络舱位优化与控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2年

3 郑博儒;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博弈分析与动态模拟[D];暨南大学;2013年

4 叶武;关于产品质量保证的延保定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魏冬娟;分布式服务链中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戴伟;期权在供应链安排中的价值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赵利辉;季节性产品零售商的网络订单履行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涂祖相;资产组合选择中的多目标最优化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9 吴迪;基于产品创新的供应链协作模式和合作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10 桑圣举;供应链风险环境下的供应商选择及收益共享契约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32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432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7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