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年金发展与政府税惠政策选择——兼论“阶梯TEE”税制
本文关键词: 职业年金 “阶梯TEE” 税惠政策 出处:《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发展职业年金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分担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国际经验表明,职业年金的发展需要政府税惠政策支持,但国际流行的年金"EET"税制目前不适合中国。可根据我国税制特点和国情,试行"阶梯TEE"税惠政策:即政府在年金缴费进入个人账户时,按比例分档次给予不同的税惠待遇,第一档免税,第二档给予按一个月薪金单独纳税的优惠,超过部分不再优惠。实证分析表明"阶梯TEE"税惠政策成本较低,是不与现行税制产生重大冲突,又能推动职业年金发展的过渡性税惠政策。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al pension help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pension system in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share the pressure of urban basic old-age insuranc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al pension needs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 tax preference policy. However, the internationally popular annuity "EET" tax system is not suitable for China at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s taxation system, we can try out the "ladder TEE" tax preference policy: that is, when the government pays annuity contributions to individual accounts. According to the scale to give different tax preferential treatment, the first file tax exemption, the second tax concession according to a month's salary tax.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adder TEE" tax preference policy is a transitional tax preference policy which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current tax system and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al annuity.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YJCZH158)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2YS065) 上海理工大学攀登计划项目(13XPB05)
【分类号】:F842.6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国1995年开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起单位缴纳社会统筹费用、个人缴纳个人账户费用的制度。制度改革引起的一个争议是,事业单位人员缴费水平较低,或者不缴费,但领取的养老金却高于企业退休人员,有悖公平,也加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负担。为此,2008年国家推出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云龙,姚枝仲,傅安平;中国企业年金发展与税惠政策支持[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2 龚秀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姜德琪;美国雇主养老金计划及对中国企业年金制发展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9期
4 刘昌平;徐裕人;;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1年04期
5 林东海;林惠华;;不同税收优惠体制下企业年金的计算与分析[J];税务研究;2007年10期
6 崔岩;殷琛;郭月梅;;企业年金所得税新政解读及筹划[J];企业管理;2010年08期
7 王延中 ,龚贻生 ,段家喜;企业年金市场:国际经验及中国前景[J];中国金融;2005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冬青;;美国私有退休金计划对中国企业年金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2 王瑞霞;;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国际比较[J];北方经济;2011年12期
3 安华;王瑞敏;;企业年金制度在内蒙古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金华;孙开;赵颖;;企业年金课税模式的权衡与选择[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5 朱铭来;陈佳;;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保险研究;2007年05期
6 于凌云;廖楚晖;;论鼓励企业年金发展的最优税收模式选择[J];保险研究;2007年09期
7 孙洁;何伟;;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J];保险研究;2007年11期
8 杜建华;;企业年金税惠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保险研究;2009年06期
9 郭炳利;;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年金市场微观激励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5期
10 张英明;;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评析[J];财会月刊;2008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亚敏;;企业年金与金融市场的协同发展范式: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雪梅;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2 童文胜;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及其本土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梁晓蓓;一类组合养老保险模式及其风险管理控制[D];东华大学;2005年
4 祁新娥;我国企业年金筹资、投资模式选择及其会计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孟宁;我国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韩鹏;老年人口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姜蕾;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8 李黎;企业年金会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黄晓;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均衡政府责任及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建波;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艳;中国社会养老保险隐性负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培璐;我国企业年金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亚平;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4 梁园;论我国中小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和完善[D];云南大学;2011年
5 崔晓霜;我国企业年金运营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张蕾;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经济成本的精算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王健;HX银行企业年金计划优化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孝亮;建立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刘颖;我国中小企业年金计划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10 罗超;我国寿险税收制度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论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集合企业年金计划[J];保险研究;2007年09期
2 华迎放;;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11期
3 程恩富;黄娟;;机关、事业和企业联动的“新养老策论”[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4 何伟;汤剑;;联合企业年金计划——中小企业的“HR法宝”[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5 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基金治理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3期
6 张倩;余爱云;;论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配套制度的改革[J];经济与管理;2010年03期
7 章鑫;美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透析[J];经济师;2001年01期
8 廖理,赵锋;美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1年12期
9 林毓铭;美日企业年金制度解读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完善[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杨娟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缴拨的账务处理[J];财会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利民;;澳大利亚:简化职业年金计划[J];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03期
2 马永林;;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章泓;;关于实施职业年金问题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年12期
4 成石;;职业年金的功能[J];中国人大;2014年01期
5 张春红;;职业年金呼之欲出[J];中国职工教育;2008年06期
6 张春红;;职业年金呼之欲出[J];就业与保障;2008年06期
7 孙波;;转轨时期科研院所职业年金运行发展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6期
8 李黎;;关于建立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思考[J];经济师;2009年07期
9 刘素姣;;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设计的政策建议[J];西部金融;2009年11期
10 樊蕾;;关于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建设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邹德新;刘春雪;张开媛;;运动员职业年金制度的构建[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莹莹;职业年金每年增量或超2000亿元[N];中国证券报;2014年
2 中国农业银行 林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伍恩平;职业年金管理的思考与建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3 张贵峰;设职业年金别沦为“新的双轨”[N];工人日报;2013年
4 李劭强;“职业年金”需伴随养老改革破局[N];广州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晓慧;职业年金的公平性考问[N];华夏时报;2013年
6 资深财经媒体人 刘波;“标本不治”的公务员职业年金[N];华夏时报;2013年
7 张春红;职业年金呼之欲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8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封进;论职业年金的治理[N];东方早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王晓慧;“职业年金”覆盖九成人员[N];华夏时报;2012年
10 苏卫东;职业年金应与企业年金并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春雪;优秀运动员职业年金制度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1年
2 支晓晴;职业年金制度的设计及优化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3 赵江利;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设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4 陈卓;大连市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蔡东方;上海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设计[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6 汪雁;发达国家职业年金覆盖率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孙甜;基于目标替代率的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率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杨铮;吉林省JG学院职业年金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49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44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