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保险监管制度的国际演进与中国式发展

发布时间:2018-01-24 19:36

  本文关键词: 保险监管制度 保险监管体系 偿付能力 出处:《学术交流》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制度变迁理论已经充分证明制度的发展与变迁是在一定的路径与条件下实现的。保险监管的国际演进路径表明,它的制度创新是在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同时,辅之以市场行为监管的放松。受历史因素与制度架构的制约,我国保险监管的法律规则在强调偿付能力监管的同时,也在强化对市场行为的监管力度,导致了多头并进的局面,陷入了监管之重与市场承受之重的困境。监管的困境呼唤保险监管制度的创新。有效保险监管体系的构建则成为保险监管困境突破的路径选择,它是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有效保险监管体系是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监管、行业自律监管和社会监管在内的制度的总和。有效保险体系就是有效保险监管。
[Abstract]: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has fully proved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system is realized in the path with certain conditions. The evolution path show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supervision system innovation, it is to strengthen the solvency supervision, complemented by market regulation relaxation.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by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elements and system, the rule of law China's Insurance Regulatory emphasis on solvency reg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of market behavior, resulting in a multi pronged situation in heavy and market supervision unbearable dilemma. Supervision dilemma calls for innova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ion system. To build an effective insurance supervision system has become the path choice the breakthrough of insurance supervision predicament, it is system based on solvency regulation as the core. The effective insurance supervision system is includ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supervision, industry 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supervision The sum of the system, the effective insurance system is the effective insurance regulatio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研究”(2011B046)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F842
【正文快照】: 保险是一种心态,保险是一份契约,保险是一项产品,保险亦是一种制度。从经济学的视角定义,保险是为了处理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通过多数经济单位的集合方式,并以合理的计算为基础,共聚资金,共同负担,以确保经济生活安定为目的的持续性经济制度[1]23。概言之,保险是一种分散风险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灯峰;樊一阳;廖雅;;基于期权的保险行业创新保护机制研究[J];保险研究;2009年10期

2 孙祁祥;王国军;郑伟;;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重大议题与政策选择:2012~2020[J];保险研究;2012年02期

3 王婧;崔明宇;刘登辉;;浅谈中国保险代理人制度[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2期

4 张宇;刘军善;;保险从业人员“道德风险”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12期

5 粟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6年11期

6 姜涛;王耀光;;建立保险代理人诚信档案的有效性研究[J];北方经贸;2009年04期

7 易莞姣;;中小学校方责任险发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10期

8 吴若;桑素卉;张映荷;;菜价具有可保利益吗——上海“菜价保险”的理论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2年25期

9 董琛;;关于银行保险发展的制度经济学思考[J];河北金融;2010年11期

10 姜鲁宁;;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趋势[J];经济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玉坤;;“十一五”期间保险业人才培养战略研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快又好发展山东保险业”论文评选[C];2006年

2 王晓霞;柳玉红;;论车险市场的规模经济与效益[A];“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快又好发展山东保险业”论文评选[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何勇生;保险监管的国际比较与我国保险监管的法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陈进村;两岸银行保险业经营管理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溪鹏;人身保险创新产品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祝杰;我国保险监管体系法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胡颖;中国保险业有效供给、效率及风险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张东风;我国保险生态系统的评价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张春平;我国保险营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焦清平;中国商业保险业的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艳玲;中国保险业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晨;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立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弓卫东;平安保险陕西分公司机动车辆保险营销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阎佳佳;我国保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朱娟;深入开发团体保险渠道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耿广军;PC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刘永;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刘克欣;中国寿险业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王莉;我国保险代理人激励机制探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昊;我国保险投资风险控制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昕;航运保险的金融职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祥君;欧盟非寿险业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及其发展动态[J];财经科学;2002年S2期

2 孔艳,陈志国;中国保险监管模式选择的再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3年02期

3 胡坚,高飞;保险监管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高虹;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5年07期

5 彭喜锋;正确认识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和偿付能力[J];保险研究;1997年05期

6 彭喜锋;美、英、日和香港地区的保险监管制度及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7年06期

7 顾乃华,王一凡;关于保险公司上市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8 朱捷;论加强保险偿付能力的监管[J];开放导报;2000年06期

9 王英子;保险公司积极做好上市准备[J];金融信息参考;2000年03期

10 黄亚锋;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构建[J];保险研究;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定富;;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保险业:监管与发展[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2 王星汉;;国内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问题分析[A];2004年全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马海峰;;浅析利率变化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4 唐健;;浅析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A];黑龙江保险学会2008年度优秀论文[C];2008年

5 简育宗;席友;;财务再保险与偿付能力最适边界和可解决域分析[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6 王莹;;中印两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对比研究[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7 陈之楚;刘晓敬;;我国寿险需求决定因素分析[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闫春;赵明清;刘伟;;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模糊聚类分析[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晓军;张琴南;;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的地区差异分析[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10 刘洋;;强化保险资金管理 提高保险经济效益——从保险法律制度变迁谈起[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斐;国寿平安拟发债补血偿付力[N];中国经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江帆;寿险公司偿付能力足不足[N];经济日报;2004年

3 夏庆军;偿付能力是保险企业的“生命线”[N];金融时报;2003年

4 蓓蕾;泰康人寿获准再发次级债[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5 王芳艳;中国太保启动产寿险增资计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江帆;长城保险二次增资提升偿付能力[N];经济日报;2008年

7 胡潇滢;平安巨额浮亏的蝴蝶效应[N];证券日报;2008年

8 陈月 南开大学国际保险研究所 供稿;偿付能力Ⅱ:开启欧盟保险业变革的新篇章[N];中国保险报;2009年

9 马璐瑶;三家寿险回应“生命线”黄牌[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10 记者 方华;偿付能力达标:2010年保险监管红线[N];金融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杰;我国保险监管体系法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健伦;保险监管中的法定偿付能力度量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崔冬初;美国保险监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毅;中国省域保险监管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胡坤;中国保险业的规模扩张与偿付能力约束[D];复旦大学;2003年

6 封进;中国寿险经营的风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7 毕姝晨;中国保险业适度管制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侯祖戎;中国保险业经营模式变迁与监管机制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王晓易;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王波;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景斌;论保险企业尝付能力的监管及其法律调控[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李嘉斌;保险监管及全面开放后我国保险监管的制度创新[D];吉林大学;2005年

3 张青青;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预警方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4 张晓;保险公司绩效与现金管理行为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5 程忠平;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及其监管[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闫春;非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7 王艳萍;论完善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陈钢琴;中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9 刘佳;我国寿险公司企业年金运营的资产负债管理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10 刘琪;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内部审计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60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460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7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