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国际保险业的“非相互化”:动因、影响及借鉴

发布时间:2018-01-29 10:42

  本文关键词: 相互保险 非相互化 借鉴 出处:《保险研究》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3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出现了"非相互化"的趋势,许多传统的相互保险公司在组织形式上先后转变为股份制保险公司。从动因来看,"非相互化"趋势是相互保险公司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相互化"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和国际市场格局产生了影响,但是对保单持有人的影响不大。"非相互化"并非意味着相互制组织形式行将"终结",相互制组织形式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我国已经具备了适时、适度放开相互保险市场准入的条件,监管机构应在相互保险的公司治理、业务领域、退出机制、保单持有人权益保护等方面对现有规则进行完善。
[Abstract]: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insurance industry 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appeared the trend of "non-reciprocity". Many traditional mutual insurance companies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joint-stock insurance companies in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The trend of "non-reciprocity"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many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of mutual insurance companies. "Non-reciprocity" has an impact on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pattern. But the influence on the policy holder is not great. "non-mutual trans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mutual organization form is coming to an end, and the mutual organization form still has strong vitality. To properly liberalize the conditions of mutual insurance market access, regulators should perfect the existing rules in the aspects of mutual insura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business field, exit mechanism,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olicy holders,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分类号】:F84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互助是保险的精髓,也是保险区别于银行与证券等其他金融业务的本质特征。由于相互制这种组织形式与保险的互助精神十分契合,自保险业诞生之后就得到了广泛采用,而且至今也广为世界各国所推崇。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保险业却经历了一场“非相互化”的潮流。所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相互保险公司[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年04期

2 荣静;杨川;;关于相互保险在中国适用性的分析和思考[J];上海保险;2006年05期

3 张华东;蔡莉;;我国县域发展相互保险模式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1期

4 郭学勤;王秀芝;;相互保险及其对我国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5 闫海;栾鸾;;我国相互保险公司的商事组织立法研究[J];上海保险;2012年03期

6 齐瑞宗;;中国入世呼唤相互保险机制[J];中国经贸画报;2000年05期

7 卫新江;论我国发展相互保险公司的策略选择[J];上海保险;2005年03期

8 刘越;;相互保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J];中国金融;2006年11期

9 罗丹;;关于我国发展相互保险公司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2年09期

10 马树强;;创新服务理念 强化管理 提供全方位保险保障——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助力垦区“强工”攻坚战[J];农场经济管理;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庹国柱;朱俊生;;对相互制保险公司的制度分析——基于对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调研[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兴春;云计算对相互保险的借鉴意义[N];中国保险报;2012年

2 马建洪;从中船保的发展看相互保险[N];中国保险报;2005年

3 江生忠;相互保险公司在我国具有发展前景[N];中国保险报;2006年

4 朱俊生邋庹国柱 刘万;对相互制公司基金性质的认识[N];中国保险报;2007年

5 赵修彬;阳光农业相互保险为农户撑起防灾伞[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6 朱俊生邋庹国柱;相互保险公司面临监管难题[N];中国保险报;2007年

7 记者 马元月 陈婷婷 实习生 许晨辉;保监会为相互保险组织设门槛[N];北京商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李超;保监会加强相互保险组织管理[N];中国证券报;2014年

9 南开大学国际保险研究所 焦永刚;欧美保险业的“非相互化”浪潮[N];中国保险报;2011年

10 贲奔 刘俊 凌亮 中国保监会发展改革部;关于加强相互保险监管和发展的思考[N];中国保险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相互保险公司及其在我国的可行性和发展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汪洋;相互保险的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莫利宁;关于建立中国相互保险公司制度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4 赵静;我国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关卉;我国农业相互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秀玲;我国农业相互保险运行模式及其保险分摊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龚宇飞;相互保险在我国农险中的运用[D];辽宁大学;2014年

8 王显刚;相互制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9 陈雪姣;相互保险公司制在我国农业保险中的运用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徐国梁;SL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73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473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f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