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基于动态风险的中国最优混合养老保险体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2 06:09

  本文关键词: 统账结合 混合比例 风险回避度 跨期收益 出处:《社会保障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用了现收现付与积累制相混合的财务模式。为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还需要结合风险偏好等因素来调整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混合比例。本文使用两期生命周期模型,引入风险回避度及跨期收益参数,通过均值-方差效用函数,对中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混合比例以及投资组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自然回报率的下降使现收现付制不再是一个长期的最优选择;即使存在着整体上厌恶风险的前提,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需保持一定比例的个人账户,以便提高制度运行的收益率;如果将我国当前的风险回避度γ由0.4转变至0.3的水平,单位养老金的收益将大幅提高。
[Abstract]: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system, China's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has adopted a mixed financial model of pay-as-you-go system and accumul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system. We also need to combine risk preference and other factors to adjust the mixed ratio of overall account and personal account.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two-period life cycle model to introduce risk avoidance and cross-period income parameters through the mean-variance utility func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mixed proportion of "unified accounting" and investment portfolio of Chinese pension insuranc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line of natural rate of return makes pay-as-you-go system no longer a long-term optimal choice; Even if there is the premise of overall risk aversion, China's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still needs to maintain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personal accou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perating rate of the system; If China's current risk avoidance 纬 is changed from 0.4 to 0.3, the income per unit pension will be greatly increased.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转轨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政策优化研究——基于养老金与财政动态契合的视角”(14JJD630012);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优化下的财政适度负担水平研究”(13YJCZH003) 辽宁省社科基金“基于适度给付与财政补贴动态契合的辽宁‘城乡保’制度优化研究”(L14BSH007)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的动态契合机制研究”(辽百千万立项2015-37号)成果
【分类号】:F842.67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 “统账结合”是当前中国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模式,由具有现收现付功能的统筹账户与具有基金积累功能的个人账户混合而成。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避免单一财务模式所带来的缺陷,通过制度混合来充分发挥两种财务模式各自优势,抵御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但在实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于薇,李黎;分层统账结合模式的探索——黑龙江省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现状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0年03期

2 郭丽娜;;坚持“统账结合”模式的原因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09年05期

3 余静;;现行统账结合制度的改进浅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5期

4 郑秉文;;中国统账结合养老保障现状、问题与出路[J];中国市场;2013年27期

5 张声源;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统账结合方式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1998年07期

6 莫燕萱;;统账结合的方式及其取向[J];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07期

7 张高娃;;从公平与效率角度对“统账结合”制度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8期

8 刘贵平;“统账结合”式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缺欠及改进措施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9年04期

9 丁君;;浅析基本医疗保险“统账结合”中的风险处理方法[J];山东劳动保障;2001年10期

10 刘玲玲,孙慧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统账结合”模式解析[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郑秉文;;中国“统账结合”养老保障:症结何在、路在何方[A];2013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3期)[C];2013年

2 孙波;曾姿竞;;中国 “统账结合”制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基于制度创新视角[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3 陈建宁;钱程;卜亚丽;朱蓉;朱骥;王福华;;进一步完善统帐结合模式的调查与思考[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龙昊;“统账结合制度需要反思”[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2 记者 方烨;统账结合的社保制度应该改了[N];经济参考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董克伟;“统账结合”式养老金普惠农民[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继学;养老保障制度的本质是统账结合[N];中国财经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耿雁冰;“并轨”还是“形似”?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或全面实行统账结合[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6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 董朝晖;三种医疗保险模式的理论比较分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7 张英佳 本报记者 王冬;我市农民“参保”凸显三大特点[N];佳木斯日报;2014年

8 吕志强;持续缴纳社保是一种长期理财[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9 汪佳敏;养老金积累制能抵抗老龄化风险?[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向东;统账结合的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佩;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风险及控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黄凯周;名义积累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聂菡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困境与突破[D];吉林大学;2015年

4 刘立强;社会政策视角下的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个案[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83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483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8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