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寿险银保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变
本文关键词: 中国寿险 银保业务 发展模式 出处:《学术探索》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银保业务曾经推动了寿险业务规模的迅速攀升,但随着金融环境和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及受制于各种因素,近年来银保业务持续下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寿险公司自身经营管理以及渠道合作模式等存在问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寿险公司要走出发展困境,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银保业务的自身定位,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的银保合作模式,升级银保产品、深化客户开发、优化网点经营将成为银保模式转变的重要突破点。
[Abstract]:The bank insurance business once promoted the life insurance business scale to rise rapidly, bu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as well as by various factors, the bank insurance business continued to decline in recent years. In the new market environment, if our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want to get out of the dilemma of development, on the one hand, we need to further clarify the position of their own business.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determin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according to our own needs. In the process, we should actively draw lessons from the successful foreign bancassurance cooperation model, upgrade the Bancassurance products, and deepen customer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point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banking and insurance mode.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保险学院;
【分类号】:F84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倩;中国寿险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武钢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李奕志;张重楷;;加入WTO对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影响和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2000年05期
3 彭礼定,邓俊豪;中国寿险业的下一步[J];中国企业家;2004年04期
4 魏秀敏;加入WTO与中国寿险业的发展[J];对外经贸实务;2001年02期
5 韦陆聪,刘建道,刘晓云;中国寿险业的发展前景及其管理[J];保险研究;1995年01期
6 ;中国寿险业进入变革的关键时期[J];贵州政报;2000年11期
7 孙金永;;电子革命——寿险业新的风景线[J];发现;1998年01期
8 楚军红;中国寿险产业发展报告(上)中国寿险业的历史演变[J];内蒙古保险;1997年01期
9 ;头条[J];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Z1期
10 ;美国的政治情景与养老金制度:21世纪保险业面临的挑战——美国寿险业协会主席在北京大学演讲[J];经济科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勤;朱国华;;城镇化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发展模式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王开泳;;中国城市社区未来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卫星通信在“村通”工程的发展模式[A];2005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资料汇编[C];2005年
4 周颖;尹昌斌;邱建军;;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类研究[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孙德林;陈荔;宋长吉;;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探讨[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黄琪轩;;国际安全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变迁[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7 孙国兴;巩前文;;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模式选择与运行机制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8 黄秀声;陈钟佃;冯德庆;钟珍梅;黄勤楼;;福建山地发展区域特色循环农业研究[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9 杜立操;林泳海;;侗汉双语儿童大脑语义加工偏侧发展模式:来自双耳分听的证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卞丽丽;周敏;葛世通;;我国东部地区循环经济型矿区系统构建实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赵萍;中国寿险业大挤泡沫行业“低点”2008再度归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2 毛晓梅;麦肯锡“建言”中国寿险业加快转型[N];经理日报;2009年
3 记者 姚世新;穆迪认为中国寿险业展望稳定[N];中国保险报;2008年
4 喻宁;审视中国寿险业[N];经理日报;2004年
5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谢石洞;坚持创新 推动中国寿险业发展[N];中国保险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仝春建;中国寿险业急待回归保障功能[N];中国保险报;2009年
7 平安寿险浙江嘉兴支公司总经理 黄渊;中国寿险业发展急需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N];金融时报;2001年
8 波宁;中国寿险业必须走创新之路[N];江苏经济报;2002年
9 本报实习生 王旎;中国寿险业如何应对生存挑战?[N];经济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俞靓;中国寿险业应成为全球第一[N];中国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志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邵正光;黑龙江省服务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李伟;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肖长培;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许宁;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马瑞先;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7 吕红医;中国村落形态的可持续性模式及实验性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李赋屏;广西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9 侯建平;精准农业发展模式选择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杨文;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燕;青岛市产学研发展模式及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林峰;中国特色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德霞;农业乡镇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沛;我国主题公园发展转换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车勇;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6 高雁华;先例名及其语言国情学价值[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7 杨锟;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模式探析[D];新疆大学;2007年
8 熊飞;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D];南昌大学;2007年
9 王涛;我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祁型磊;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发展对策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95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495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