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试析魏玛德国失业保险体制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8-02-26 06:20

  本文关键词: 德国 魏玛共和国 失业保险体制 社会政策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19世纪末起,失业已成为德意志社会的显性问题之一。然而,用保险方法来应对失业危机的观念,却因争议颇多而被帝国政府一再搁置。"一战"期间,为获得工人阶级的支持,帝国政府改变立场,启动济贫体系改革。1927年,魏玛德国最终建立了失业保险体制。该体制虽然被魏玛政府视作控制并解决社会危机的一种手段,但是,该失业保险体制充其量是在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战后政治格局变迁和经济形势动荡背景中的应急产物,它缺乏对财政能力和未来发展的预见性,以致埋下了魏玛民主衰亡的导火索。
[Abstract]:Unemployment has been a dominant problem in German society since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However, the idea of insurance against the unemployment crisis has been repeatedly shelved by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during World War I. To win the support of the working class,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changed its position and initiated the reform of the poverty relief system. In 1927, Weimar Germany finally established an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 Although the Weimar government regarded it as a means of controlling and resolving the social crisis, The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 is at best an emergency product in the context of complex social relations, postwar political changes and economic turmoil. It lacks the predictability of fiscal capacit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It buried the fuse of Weimar's democrac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SS01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41.615;F845.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孟钟捷;;试论魏玛“福利国家”的早期实践(1918-1920)[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2 孟钟捷;;试论德国《企业代表会法》(1920)的缘起[J];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05期

3 孟钟捷;;“经济民主”在德国的确立——试论胡戈·辛茨海默与《魏玛宪法》第165条[J];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06期

4 李工真;德国魏玛时代“社会福利”政策的扩展与危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孟钟捷;;魏玛德国失业保险体制的兴与衰——兼论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限度[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钟捷;现代性与社会政策改革——1890—1933年间德国社会政策探析[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2 邓白桦;;“企业共同体取代阶级斗争”——纳粹执政初期政府与企业主集团关系探析[J];安徽史学;2007年05期

3 孟钟捷;;试论魏玛“福利国家”的早期实践(1918-1920)[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4 孟钟捷;试论魏玛共和国的社会政策[J];德国研究;2003年04期

5 孟钟捷;;1918—1924年阶级合作模式的尝试与一战后德国劳资关系的起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吴学永;;从德国法西斯主义上台的原因看德国新法西斯主义的发展趋势[J];国际政治研究;1993年03期

7 王卫江;论纳粹德国的农业政策和法令[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熊伟民;;战争之后的正义与和平——对与《凡尔赛条约》相关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大史学;2011年00期

9 张慧霞;;我国社会保险人才队伍建设的历史及启示[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李世安;庞永锋;;“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世界现代史研究[J];世界历史;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孟钟捷;;德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及其重建[A];全面深化改革与现代国家治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孟钟捷;德国劳资关系演进中的里程碑: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的发生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从阳;美国因素与魏玛共和国的兴衰[D];武汉大学;2006年

3 邓白桦;纳粹德国“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云红;美国、德国和瑞典的社会政策建设及启示[D];山东大学;2012年

5 肖艳辉;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檀柯;希腊现代福利制度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7 刘亦明;托尼社会批判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辉娟;论魏玛共和国的终结[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蒋鹏飞;冲锋队参谋长恩斯特·罗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丛金龙;论纳粹德国的经济发展(1933-1938年)[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葛洪;公司控制权及测量方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王继成;魏玛共和国的国民心态与纳粹的崛起[D];四川大学;2007年

6 翟路;论福利国家制度背景下的公民纳税义务[D];吉林大学;2008年

7 高树芳;宗教题材与君特·格拉斯的反思策略[D];西南大学;2008年

8 唐学亮;魏玛时期社会民主党的衰落[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琼;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政策主张论析[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10 张欣;德国公司共同决定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孟钟捷;现代性与社会政策改革——1890—1933年间德国社会政策探析[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2 赵修义;作为经济伦理的爱国主义——试论李斯特的经济伦理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孟钟捷;;劳资利益团体合作与一战结束前后的德国社会——试论《斯廷内斯——列金协议》的起源及其意义[J];世界历史;2006年01期

4 孟钟捷;;试论德国《企业代表会法》(1920)的缘起[J];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05期

5 李工真;德国魏玛时代“社会福利”政策的扩展与危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钟捷;;魏玛德国失业保险体制的兴与衰——兼论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限度[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6期

2 唐超;;瑞典的患者保险体制初探[J];医院院长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张崇福;;关于保险体制的改革设想[J];金融研究动态;1979年34期

4 高亢;何新华;;论保险体制的改革[J];银行与企业;1985年02期

5 杨聪;罗福月;;广东保险体制面临的问题与改革的战略选择[J];广东金融;1990年05期

6 ;深化保险体制改革 开拓特区保险业务[J];中国金融;1990年06期

7 高敏;刍议保险体制改革[J];福建金融;1993年04期

8 殷春华,冯乃宪;关于中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探讨[J];管理世界;1993年04期

9 方春银;加快保险体制的改革和保险市场的培育 真正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J];上海保险;1994年06期

10 ;深化保险体制改革 促进保险业务发展[J];中国金融;1994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赵健;深化保险体制改革[N];中国保险报;2002年

2 河北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吕宙;深入推进保险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N];中国保险报;2013年

3 ;深化保险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保险市场[N];中国保险报;2004年

4 记者 丁韬;加快保险体制改革[N];中国证券报;2002年

5 刘迪 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中国应怎样应对日本的三大危机[N];东方早报;2007年

6 周贤日;构建和完善主要社会机制的思考与建议[N];温州日报;2012年

7 记者 李寅峰;放宽香港与内地保险业经营限制[N];人民政协报;2014年

8 刘丁丁(作者单位:人保财险湖口支公司);创新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N];九江日报;2005年

9 计谷卿;旅行社保险体制亟待完善[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紫金保险体制机制创新获肯定[N];中国保险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伍钢;长沙市失业保险体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36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536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c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