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可行性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本文选题:老龄化 切入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出处:《社会保障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全社会老年人的生活消费。本文以北京市为特例,通过对北京市的老龄化现状进行分析,说明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北京市实施的必要性。再通过对市政府财力及北京市的独特优势进行分析,说明北京市具备实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条件,并对这类保险方案提出了制度构想。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n China, the basic social old-age insurance and enterprise annuity can no longer fully meet the living needs of the elderly in the whole society. This paper takes Beijing as a special case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ing in Beijing.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the deferred personal tax old-age insurance in Beijing is explain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Beijing, it is shown that Beijing has the conditions for implementing the deferred personal tax old-age insurance. And put forward the system conception to this kind of insurance scheme.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教育部项目(10JJD630009)成果之一
【分类号】:F812.42;F8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袁笛;;浅议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J];北方经济;2011年05期
2 郭林林;;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2年01期
3 张宵临;王裕明;朱文君;;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4 孔利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刍议[J];上海保险;2011年05期
5 钟华欣;赵瑞娟;张雄潮;;试论我国建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2期
6 王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基于税收优惠的思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晟;;基于税收优惠的个人年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J];财会月刊;2012年02期
2 郭林林;;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2年01期
3 唐云;;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税法学分析[J];甘肃金融;2011年03期
4 李晓晟;;基于税收优惠的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10期
5 张宵临;王裕明;朱文君;;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6 朱文君;王裕明;张宵临;;上海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方案设计[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09期
7 郭林林;;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个税递延养老保险试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年06期
8 邱峰;;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实施效应及相关问题探析[J];华北金融;2012年12期
9 邱峰;;税延型养老保险的效应研究[J];金融纵横;2013年01期
10 柴玉珂;;基于绩效视角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立中;我国商业性养老保险税收优惠阈值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2 朱文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方案设计[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袁笛;;浅议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J];北方经济;2011年05期
2 岳远斌,张庆洪;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1997年03期
3 张宵临;王裕明;朱文君;;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4 李超;魏巧琴;;我国延税型个人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探讨[J];上海保险;2010年06期
5 许栩;;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方案设计公平性问题刍议[J];上海保险;2011年02期
6 钟华欣;赵瑞娟;张雄潮;;试论我国建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2期
7 邓明文;;我国企业年金行业集中的弊端及治理对策[J];西藏科技;2007年07期
8 王雅丽;刘洋;;我国推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探讨[J];浙江金融;2010年07期
9 王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基于税收优惠的思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北京:1000多个亿怎么用在刀刃上[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08期
2 董巍峰;乔昱;;我国个人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探讨[J];中国外资;2011年14期
3 ;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关于抓好生财、聚财、用财的意见[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2年06期
4 姚会元;建国初期的工商税制改革[J];经济问题探索;1986年12期
5 杨秀银;;地方财政实行目标收入管理初探[J];财政研究;1987年05期
6 潘启华;试论经济稳定发展与财政合理分配的关系[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7 杨茂云;论建立财政新秩序的功能障碍及其综合治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8 贾荣鄂;论新形势下的财政平衡[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9 李东平;深化治理整顿,摆脱财政困境——兼论陕西省财政形势及其出路[J];理论导刊;1991年03期
10 边曦;;财政收入与产业结构的调整[J];云南财贸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武生;;国际油价波动对克拉玛依市财政收入影响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卢友富;;长春市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省内外城市的对比分析[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3 朱远程;罗亚非;洪荧;沈燕;;北京市个人所得税潜力统计估算方法的探讨[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4 ;发挥学会作用 为北京财政事业做贡献[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经验汇编[C];2004年
5 ;北京市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A];全国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2006)[C];2006年
6 蒋莉莉;陈海勇;;新农村建设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结构研究[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星光;冯田夫;;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的创建和发展[A];中国现代史论丛(上)[C];1983年
8 ;开展税收理论研究 推进税收实践活动[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经验汇编[C];2004年
9 ;围绕中心 服务现实 关注难点 发展理论[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经验汇编[C];2004年
10 侯祥钦;毛时敏;;会计电算要适应国库支付改革[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明;北京市财政收入首超1000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记者 赵磊邋任思强;财政收入增加 政府要会理财[N];北京商报;2008年
3 记者 李雪;9月财政收入增速降至3.1%[N];北京商报;2008年
4 记者 崔勇 特约记者 赵广军;武乡县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财政收入[N];长治日报;2008年
5 张雪涛;北京财政收入30年增长近30倍[N];中国税务报;2008年
6 记者 黄如飞;龙岩财政收入超百亿[N];福建日报;2008年
7 市财政局;南郑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N];汉中日报;2008年
8 记者 林书宣 通讯员 周序克;财政收入有望突破10亿元[N];海南日报;2008年
9 郭东福邋王贺成 黄国轩;龙海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N];闽南日报;2008年
10 陈聚珍邋刘文;我市财政收入稳步增长[N];武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娟;县治的财政基础及其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潘健;汪伪政府财政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伟;西汉财政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清亮;缓解我国地方财政困境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5 朱瑾;西部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宋涛;中国国债信用风险成因、评估与控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刘志广;财政制度、分工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6年
8 王泽彩;财政均富:中国财政体制目标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高黎;中国西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张娟;中国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菲;县乡财政体制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王琼;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兰艳丽;北京市财政支出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王玉翠;我国开征物业税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思考[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孔秀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财政支农效率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6 汤华超;关于构建我国财政收入法律制度的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7 刘锐;适度财政收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燕;我国省际财政收入差异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陈其勇;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颜剩勇;财政收入与企业会计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598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59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