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策略探析
李锋 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营业部
摘要:商业银行的健康、有序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金融制度以及金融市场等都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现状的分析与总结,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业;创新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发展非常迅速,但由于受到传统金融制度与结构的影响,金融发展速度与水平受到了严重制约。
第一、从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改革方面进行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在积极的向着现代银行制度转变,但其转变的速度确实非常缓慢的,这主要就是因为银行没有将其与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弄清楚,所以国有银行还不能算是独立的经营主体。这就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多,经济效益不断降低,向现代银行转变的道路更加艰难。
第二、从金融结构方面进行分析,我国民营金融的力量仍显薄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占垄断地位。而且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及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发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失衡。
第三、从宏观的金融机构调控机制方面进行分析,在我国传统金融体系中,国家的发展计划以及经济增长的目标是制定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而想要真正的摆脱这种局面是非常难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众多不足,一旦发生较大的金融波动,还是需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适当干预的。
第四、从金融制度方面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的金融制度属于分离型,而国际上普遍所采用的金融制度却是三位一体型,这两种制度是没办法进行兼容的。所以,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严重金融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这两种不同经营方式上出现的矛盾,并且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向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金融制度改革严重滞后、信用体系基础薄弱、金融市场不够完善、缺乏创新力等,具体内容为:
(一)金融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由于受到传统经济制度的限制,我国的金融制度改革明显滞后。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虽然也在进行积极的进行金融制度改革,但也主要是用强制性变迁作为制度的强制性供给主体,其中金融的收益与成本是受到国家的选择影响的,从而对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形态也是有影响的。能够影响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因素主要有内部趋势与外部作用两方面,现阶段促进我国金融制度改革的就是外部因素。这种为了适应政治需求而进行的经济改革是被动的,无法从根本上符合市场发展和需求。
(二)信用体系基础过于薄弱
信用是金融体系得以维持的基础,可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体系基础过于薄弱,严重制约了金融的发展与创新。而且国有企业要想建立内在责任信用制度也是必须要依靠良好信用的,可是由于信用基础薄弱,所以无法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关系。在信用法制方面起不到应有的强约束作用,即立法不够完备,不能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执法成本过高,债务清偿率很低;缺乏对严重失信进行惩罚的法律依据。由于缺乏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的基本数据,没有建立可供社会共享的国家征信数据库或企业数据库。
(三)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在这种固有思想的影响下,金融创新的速度得到了严重制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不够完善。目前,在金融市场中占统治地位的还是银行渠道融资,而传统银行业务则已经将金融市场垄断,尤其是国有银行占有比例较大。银行承担了部分本应不属于它的风险,导致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增加;第二、金融市场的市场结构不合理,导致其发展不均衡,无法形成相应的衍生品市场;第三、金融市场的业务模式不够成熟,外资银行所采用的业务模式主要是混业模式,而我国采用的则是分业模式,而我国商业银行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就要采取兼并以及收购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所以要积极探索,是我国的分业经营模式向着专业方向发展。
(四)缺乏创新力
源源不断的创新力才是促进一个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的关键,一旦创新力缺乏则会严重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还远远没有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自我约束,优胜劣汰的机制尚未形成,使得各国有商业银行缺乏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必须建立完全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从根本上确立金融创新的主体地位,激发银行以创新求生存、图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策略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改革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与总结,可以了解到在进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从金融制度、金融业务与技术等几方面着手,具体内容为:
(一)金融制度创新
商业银行金融制度上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进行市场融资制度创新,规范和推进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建立起以适度分流居民储蓄、分流企业债务、深化银行间接融资为核心的新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打破国家垄断信用的金融制度。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必须积极培育社会的信用和道德观念,依法规范信用。按信用制度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硬化产权约束,规范银企关系,建立起以市场价格机制为基础的资金融通机制、以自由交易和借贷还钱为基本原则的金融秩序。第三、完善和加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模式,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在金融监管方面,中央银行应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监管经验,积极构建市场化、国际化的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模式,将金融监管的重心放在构建各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公平竞争、稳健发展的外部环境上来,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有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中间业务,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这三大业务的创新,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进行资产业务创新,要不断拓展全新的资产业务,增加资产业务种类,要着重发展票据贴现、资产证券化以及消费信贷等能够有效提高业务增长点的业务;第二、进行负债业务创新,存款业务属于一种比较传统的负债业务,我们要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创新,开发出更多的新品种;第三、进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前两种业务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注重水平明显较低,可是外资银行却将中间业务看做最重要的一项业务,并进行大力发展,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裹内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认识到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在不断巩固与壮大传统中间业务的同时,树立积极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加我国中间业务的市场份额,使其向着国际化水平发展。
(三)技术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网络、电子等先进技术不仅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现代银行在技术水平上得到了明显提高,有效的提高了银行效率,而且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地进行着技术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不断提高金融电子化水平,从而使支付结算系统的效率更高。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网络系统,使网络系统能够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还要加快各项重点系统的开发力度,例如管理信息系统、外汇业务系统以及票据清算的自动化系统等;第二、逐步建成全国性的主干网和分区网相互配套、应用软件系统和卫星通讯系统有机结合的自动网络系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准确、快速、便利、周到的金融服务。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耦合关系日益加深,依托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产品创新,创新科技含量高的金融产品,已成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3]吴兰.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策略选择[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43-45
[6]段琳.基于金融危机的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02:37-39
本文编号:16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