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决策、财政补贴及我国农业保险的最优保险模型研究
本文选题:农业保险 切入点:最优保险 出处:《上海管理科学》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应用期望效用决策模型对我国农业保险的最优保险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实现农业保险博弈双方公平的均衡免赔率函数,以及政府通过财政进行保费补贴条件下的修正均衡免赔率函数。研究表明,提高农户和保险公司的风险识别能力、建立全国统一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以及加大财政补贴的投入力度有助于提高农户的投保意愿,对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Abstract]:Based on the expected utility decision model,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ptimal insurance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China, and establishes a balanced no-loss function to realize the fairness of both side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gam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isk identification ability of farmer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can be improv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fied policy-orient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ompany and the increase of investment in financial subsidies will help to improve farmers' willingness to insure, and have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1YS97)的资助
【分类号】:F842.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香玉;钟甫宁;;对农业保险补贴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2期
2 曹举;;湘西州农业保险工作的调查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12期
3 吕春生;王道龙;李茂松;;我国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S1期
4 王敏俊;;影响小规模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613户小规模农户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龙文军;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颖梅;白云峰;王怀明;卞琳琳;;生猪疫病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2 袁连升;范静;;我国农业保险研究文献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3 李继权;海晶晶;叶慧;;牧区农民农业保险参保意愿调查及对策——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4 彭可茂;席利卿;彭开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国内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5 胡炳志;彭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的最优边界与方式探讨[J];保险研究;2009年10期
6 欧阳越秀;李贞玉;;逆向选择、系统性风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J];保险研究;2010年04期
7 陈晓安;叶成徽;;农业保险中的政府角色:理论诠释与中国的选择[J];保险研究;2012年02期
8 周振;沈田华;;农业巨灾保险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9 彭可茂;席利卿;彭开丽;;农户水稻保险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34地1772户农户的经验数据[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10 张跃华;杨菲菲;;牲畜保险、需求与参与率研究——基于浙江省生猪养殖户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绪瑾;王鹏程;;论政府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干预[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李明贤;黄亚林;;需求供给视角下的农业保险弱质性分析[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3 黄英君;;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反思与重构[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4 祁毓;;政府微观激励、农户意愿与农业保险发展——基于湖北、云南、河南等省的问卷数据[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5 吕春生;王道龙;李茂松;;我国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A];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建所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8年
6 陈晓安;叶成徽;;我国农业保险与农业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1982—2008[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理论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林;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谢凤杰;作物保险定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肖琴;粮食补贴政策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肖轶;重庆市土地利用平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周振;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与机制设计[D];西南大学;2011年
6 黄椿;农业保险主体供需意愿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赵建军;基于气候变化的水稻旱灾风险及其保险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李柃燕;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姜岩;财政补贴下农业保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赵君彦;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兴旭;湖北省油菜种植风险与政策性保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琳;浙江农户森林保险需求意愿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于宁宁;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张玉民;我国粮食种植业保险气象灾害损失核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孙要伟;我国农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蒋杭君;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行为与意愿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石贵琴;甘肃省农户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李庆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松全;福建省农户购买水稻种植保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10 才英;基于农户视角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亮;防赔结合是发展农业保险的必由之路[J];保险研究;1994年05期
2 石兴,颜畅;论我国保险业如何面对加入WTO[J];保险研究;1999年10期
3 卓志;论我国保险业加入WTO的宏观对策[J];保险研究;2000年07期
4 洪克栋,任镜波;我国加入WTO给保险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J];保险研究;2000年10期
5 陈璐;政府扶持农业保险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6期
6 马斌;现代农业呼唤现代农业保险──对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机制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2年02期
7 龙文军,郭犹焕;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出发点:农民增收[J];调研世界;2002年04期
8 张桂荣;孙浩进;林洪涛;;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6年01期
9 张俊飚;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1996年03期
10 龙文军,胡海涛;农业保险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垦经济;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龙文军;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2 邢鹂;中国种植业生产风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凡;余翔;王清若;;农险困局——基于无限重复博弈的分析[J];农村经济;2009年04期
2 吴秀君;;灾害综合险的最优性条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谷洪波;尹宏文;;农业巨灾保险供求双方行为博弈及对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徐为山;杨朝军;肖彦明;;基于均值方差模型的最优巨灾保险计划[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唐丽华;;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及其最优保险合同模型[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刘伟华;郭庆玲;亓彬;;农业保险“五立”模型的博弈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8期
7 刘军;道德风险与最优保险产品设计模型[J];系统工程;2003年04期
8 李炜;高作峰;于健;马颖;;道德风险前提下的最优保险契约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年24期
9 朱少杰;张庆洪;;基于经验估费的二阶段最优保险契约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0期
10 刘喜华,丁加林;伪造风险损失欺诈博弈与最优保险合同设计[J];运筹与管理;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鸿雁;;含有免赔额的最优保险效用模型[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2 郎艳怀;;二人零和对策下的最优人寿保险模型[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徐新;邱菀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一类道德风险情况下的最优保险契约模型[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孟祥美;考虑保险公司利益的最优保险问题[D];浙江大学;2008年
2 钟桦;道德风险下的最优保险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董莹;最优保险对冲策略[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李炜;我国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5 杨广仁;非可加测度的Choquet保费定价[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慧;不同损失限制下的最优保费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31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3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