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寿险产品互联网营销策略研究
本文选题:互联网产品 切入点:营销策略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在互联网普及并迅猛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寿险行业对此社会环境变化做出的应对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互联网的诞生和不断发展给市场带来了巨大变化。本文首先阐述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此环境下网民行为模式的变化。互联网改变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改变了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方式,消费者需求的形态随之发生了变化,满足需求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于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变化,市场中的企业也做出应对,本文的第二部分将从营销学的5C理论出发,从客户、公司、同业竞争者、合作者与宏观环境五个角度,分项研究互联网对其产生的影响和上述主体融入互联网时代的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目前在市场上的作用。通过这些实例的演示,归纳互联网提供给市场的三大创新服务产品:技术工具、公共平台和沟通媒介,而这些产品已经服务于保险行业的客户、渠道和其自身。寿险行业以往的营销方式较为传统,基本依靠营销员营销的方式开展,产品和定价上的差异化较少。在互联网时代,是维持原有的销售模式还是创新,对中国寿险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的后半部分将通过分析传统寿险营销与当前的互联网寿险营销,寻找寿险业务开展的规律和限制,从而研究互联网保险当前的商业模式是否适应行业规则和解决了行业问题,并在最后对未来互联网保险的商业模式发展进行展望。互联网保险的市场价值在于其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创新服务产品解决寿险营销开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归纳本文第四章的实例后,本文得到了互联网通过其创新服务产品,为寿险行业带来的拓展营销领域和改变消费者态度的作用。而在第五章中,通过对现有及未来的互联网创新服务产品与寿险营销相结合,基于拓展营销领域和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目的,首先对第四章已经实施的营销策略进行优化扩充,同时改变调整第四章中未得到预期效果的营销策略,使之更符合行业需求,其次找到互联网创新服务产品与寿险营销的新结合点,包括当前尚未涉足的领域以及未来可采取的策略。由于互联网本身的高速发展和复杂变化,互联网寿险营销策略在未来必然还有新的发展可能,本文的框架模型可以随着互联网新创新服务产品子类的延展进行扩充,并运用到未来可能的策略研究中。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response and possibl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in China to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populariz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The birth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the market.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and changes in the behavior of Internet users in this environment.The Internet has changed the daily life of modern people, changed the way consumers get information, the form of consumer demand has changed, and the way to meet the demand has also changed.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the consumer behavior pattern, the enterprises in the market also make the response.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will proceed from the 5C theory of marketing, from customer, company, competitor, cooperator and macro environment five angles,A separat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above subjects into the Internet era measures, and explain the current role of these measures in the market.Through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se examples, three innovative service products provided by the Internet to the market are summarized: technology tools, public platforms and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these products have already served the customers, channels and themselves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Life insurance industry in the past is more traditional marketing methods, basically rely on marketers to carry out marketing, product and pricing differentiation is less.In the Internet age, whether to maintain the original sales mode or to innovate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China's life insurance industry.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traditional life insurance marketing and the current Internet life insurance marketing to find the laws and limitations of life insurance business.This paper studies whether the current business model of Internet insurance adapts to the rules of the industry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the industry, and finally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Internet insurance in the future.The market value of Internet insurance lies in its innovative service products provided by the Internet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insurance marketing.After summarizing the examples of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obtains the function of the Internet to expand the marketing field and change the consumer attitude for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through its innovative service products.In the fifth chapter, by combining the existing and future Internet innovative service products with life insurance marketing,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expanding the marketing field and changing consumer attitude, the fourth chapter optimizes and expands the marketing strategy that has been implemented.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change the marketing strategy that has not got the expected effect in the fourth chapter to make it more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Secondly, we can find a new combination point between Internet innovative service products and life insurance marketing.These include areas that are currently unexplored and strategies that can be adopted in the future.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complex changes of the Internet itself,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Internet life insurance will certainly have new development possibilities in the future. The framework model of this paper can be expand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new innovative service products of the Internet.It is applied to the possible strategy research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4;F8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互联网究竟是什么[J];网络与信息;2000年05期
2 罗序梅;润迅涉足无线互联网市场[J];移动通信;2000年05期
3 庄表伟;互联网市场分析初探[J];互联网周刊;2000年43期
4 ;网络公司谈——互联网:机遇、挑战与前景[J];通信世界;2001年13期
5 流浪;;移动互联网——激情退却之后[J];数字化用户;2001年03期
6 ;三巨头合资开拓美国无线互联网市场[J];国际新闻界;2003年02期
7 张岚;李昕;;互联网进入下一个10年[J];每周电脑报;2004年19期
8 尹斌;埃及互联网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J];中国穆斯林;2005年02期
9 陈益锋;;宫玉国 “互联网元老”要贩卖信息[J];中国新时代;2006年01期
10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碰撞[J];创造;2006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谷城;;中国大陆互联网开放前景初探[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先祥;;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展望[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志英;;移动互联网时代,ISMP业务管理平台“开放性”探索与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0分会场: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莫一心;;以CDMA移动互联网推进移动信息化[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陈颖星;曾勇;陈仕俊;;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消费市场客户群分析[A];OTT业务发展对通信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3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郑宏剑;郑大永;;经营好移动互联网 助运营商转型——创新引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举措[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史晓亮;;国外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方式分析[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胡春;;中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分析[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黄明科;王少杰;;移动互联网发展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知晓;陈光;张帆;;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开放花园商业模式下的流量经营[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元;辱骂和恐吓绝不应成为互联网市场竞争的法器[N];证券日报;2010年
2 记者 商文;中外资本逐鹿中国互联网业[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商报记者 吴辰光;博纳通成进军移动互联网[N];北京商报;2012年
4 经济视点报记者 马珂;电商抱团发展 河南互联网在探索中成长[N];经济视点报;2012年
5 记者 路平;培育移动互联网新土壤[N];广东科技报;2013年
6 张意轩 岳小乔 郭沙;中国发力移动互联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7 ;互联网市场亟须重拳整治[N];人民邮电;2013年
8 北京商报记者 李立勋;移动互联网教育商业模式待探索[N];北京商报;2013年
9 金亮;互联网就是移动互联网?[N];人民日报;2013年
10 早报记者 李雅琦;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处风险爆发期[N];东方早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敏;互联网体系结构应用适应性评估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任雅威;互联网市场竞争的若干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仪凡;互联网用户体验结构模型[D];复旦大学;2009年
4 朱铨;铁路干线移动互联网的异构网络部署与流控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浩;互联网市场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2 吴洲;基于互联网信息挖掘的经营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4年
3 袁斌;A公司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战略转型的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方毓偈;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手机营业厅应用构架的设计与实现[D];兰州大学;2015年
5 李鑫萍;互联网金融创新之法律监管[D];山东大学;2015年
6 靳潞茜;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7 赵晶晶;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8 李燕鲁;面向移动互联网的SD移动公司营销模式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Leechinakul Techin(李燕东);面向泰国用户的百度品牌形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孙涛;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深化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07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70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