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排除度空间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
本文选题:保险排除度 + 空间集聚 ; 参考:《南方金融》2013年11期
【摘要】:保险排除是一种消极的金融现象,研究其空间集聚及影响因素对强化我国商业保险服务功能,融解保险排除"寒冰"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31个省域的保险排除度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保险排除度的集聚与差异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我国31个省域的保险排除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人口质量、非儿童老人所占比例、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等指标的改善或提高可以有效降低保险排除度,而人均GDP、性别比例(男性/女性)的增加会导致保险排除度的上升。据此,本文提出从提高公民教育、稳定就业、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消除保险排除度的政策建议。
[Abstract]:Insurance exclusion is a negative financial phenomen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its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o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service in China and to remove the "cold ice" from insurance. In this paper, the insurance exclusion degree of 31 provinces in China is measured, and the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concentration and difference of insurance exclusion degree in China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spatial econometric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clusion degree of insurance in 31 provinces of China in 2011 has significant spatial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population quality, the proportion of non-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The improvement or increase of savings deposit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xclusion degree of insurance, while the increase of per capita GDP and sex ratio (male / female) will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exclusion degree of insuran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to eliminate the exclusion degree of insurance from the aspects of raising civic education, stabilizing employment and increasing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基金项目《兵团新型金融组织创建与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1BTYB07) 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基于普惠制的新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RCSX201109) 新疆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疆农村金融普惠集聚效应及空间差异研究》(项目批准号:XJGR1201305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24;F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田霖;;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2 任英华;徐玲;游万海;;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及其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3 徐少君;金雪军;;农户金融排除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军;;地区行政层级、信息基础与金融集聚的路径选择——基于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11期
2 李正辉;蒋赞;;基于省域面板数据模型的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3 骆永民;刘艳华;;金融集聚、人力资本与房价——基于PanelVAR模型[J];财贸研究;2011年04期
4 田杰;陶建平;;社会经济特征、信息技术与农村金融排除——来自我国1765个县(市)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1期
5 李春霄;贾金荣;;我国金融排斥程度研究——基于金融排斥指数的构建与测算[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2期
6 沈良辉;陈澍;;农村金融排斥与区域信用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12年01期
7 吴新生;;空间依赖、地理溢出与区域金融发展趋同——基于1978—2010年省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南方金融;2011年12期
8 田霖;;我国金融排斥的城乡二元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9 李似鸿;;金融需求、金融供给与乡村自治——基于贫困地区农户金融行为的考察与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10 向琳;李季刚;;欠发达地区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金融;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明;苏晓凤;胡舒予;;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孙宪华;李娜;;天津市金融集聚与产业传导的关联[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满霖;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明磊;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莫媛;县域农村金融市场分割与金融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周永涛;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对外贸易产业升级[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5 任英华;现代服务业集聚统计模型及其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6 刘育红;“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田杰;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8 任淑霞;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戴钰;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钟阳;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莉芬;武汉城市圈金融排除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振磊;基于金融地理理论的区域金融中心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楼蔚;金融集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姜太鑫;我国金融排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黄佳军;金融集聚对金融风险影响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郝立勋;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组织绩效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刘焕;中国金融集聚发展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8 范从兵;新疆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9 向琳;中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1年
10 张号栋;新疆中小企业金融排斥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田霖;企业家甄别、民间金融与金融共生[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田霖;;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3 武巍,刘卫东,刘毅;西方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4 李小建;周雄飞;卫春江;孔云峰;;发展中地区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04期
5 张凤超,王亚范;关于区域金融成长的理性探讨[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6 金雪军,田霖;金融地理学:国外地理学科研究新动向[J];经济地理;2004年06期
7 伍海华;金融区域二元结构及发展对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08期
8 吴玉鸣;;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02期
9 吴拥政;颜日初;;中部六省地级市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垒;;跨国公司在华R&D的空间集聚机制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4期
2 王海军;刘又哲;谢冬水;;辽宁省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07期
3 陈得文;苗建军;;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内生性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4 喻萧萧;王宏艳;韩璐;;人力资本空间集聚机理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年03期
5 包玉香;王宏艳;李玉江;;人力资本空间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0年03期
6 舒长根;钟业喜;吕建星;;论非人口集聚型农村城市化发展[J];农村经济;2006年08期
7 徐维祥;汪彩君;唐根年;;中国制造业资本积累动态效率变迁及其与空间集聚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8 刘洪彬;于桂娥;;从空间区位看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困局及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9 王丽丽;范爱军;;空间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门限模型的非线性关联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12期
10 李金华;;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σ-收敛性与空间集聚格局[J];财贸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爱华;石勇;朱梅红;;动态住房购买力测算模型及实证分析[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胡汉辉;杨煜;;广电系统再造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林宝清;洪锡熙;吴江鸣;;我国产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实证分析[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陈收;吴启芳;;上市公司超额收益率实证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5 高小琼;;农民金融资产结构与选择取向的实证分析——以江西为例[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冷雪峰;于英川;;利用索洛模型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方虹;李沫;刘之彦;;绿色商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吴云勇;;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对策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学会;赵凯;胡源;王征兵;;陕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全良;2005年长三角富民工程成效显著[N];中国信息报;2006年
2 中诚期货 黄付生;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VaR实证分析[N];期货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雷 通讯员 马萍;2005年珠海居民生活继续改善[N];珠海特区报;2006年
4 记者 许似亮 通讯员 周振文;5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增3268元[N];汕头日报;2008年
5 傅蕾邋记者 段丽茜;10设区市公布申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标准[N];河北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蔡双根 燕丽萍 记者 齐文洁;掀起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鼓楼热潮[N];南京日报;2006年
7 华泰长城期货研究所 谭远;我国螺纹钢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N];期货日报;2010年
8 记者 时玉田;我市城镇居民初具富裕水准[N];莱芜日报;2006年
9 记者 杨永芹;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N];重庆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李婧邋实习生 张晓莺 通讯员 穗房宣;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8287元可申购“平价房”[N];广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火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关系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2 王领;中美贸易摩擦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3 毕子男;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伟;中国经常项目的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张梅;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6 胡求光;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章志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春梅;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及实证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黄忠华;信贷约束、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的互动机理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王立平;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赛;我国城镇居民对住房价格承受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李广;济南市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3 龚炜;北京市房地产泡沫存在性的实证分析及成因、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王旭;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赵国健;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分析[D];青岛大学;2011年
6 姜宇星;“信贷工厂”模式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研究与实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先锋;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8 魏一鸣;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及实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包鑫;关于我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邓振良;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和联动性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54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85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