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双轨制”对城镇居民生命周期消费差距的影响
本文选题:养老金“双轨制” + 生命周期模型 ; 参考:《经济研究》2013年01期
【摘要】:本文建立了一个异质性经济人的生命周期模型以刻画经济个体的动态消费决策,进而采用似然矩方法(Method of Simulated Moment)估计出模型的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反事实模拟考察当前养老金"双轨制"对公务员和城镇企业职工生命周期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公务员与企业职工不同的收入增速、收入风险以及异质性偏好后,养老金"双轨制"引起的替代率差异能解释公务员与企业职工生命周期中24.3%的消费差距。享有与公务员相同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将促使企业职工生命周期的平均消费增加4.84%,并且对于财富水平越低的企业职工,该促进效应越明显。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life cycle model of heterogeneous economic man is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dynamic consumption decision of economic individuals, and the method of likelihood moment of Simulated Moment)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double track" pension system on the life cycle consumption gap between civil servants and urban enterprise workers through counterfactu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t income growth rate, income risk and heterogeneity preferences of civil servants and enterprise employees, The difference of substitution rate caused by the "double track" pension system can explain the consumption gap of 24.3% in the life cycle of civil servants and enterprise workers. To enjoy the same pension replacement rate as civil servants will promote the average consumption of enterprise workers and staff life cycle to increase by 4.84, and the promotion effect is more obvious for the employees with lower wealth level.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3145) 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青年教师成长项目(211QN20110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BK120507)的研究资助
【分类号】:F842.6;F126.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程恩富;黄娟;;机关、事业和企业联动的“新养老策论”[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2 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3 何立新;封进;佐藤宏;;养老保险改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兰华;;我国城乡统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2 黄子平;;对中国养老保险现状的思考与建议[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0年02期
3 张勇;;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研究[J];财经论丛;2010年04期
4 马元真;郭凯;;中国社保基金转轨成本跨时分摊方案的宏观设计[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2期
5 王一兵;;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个性化改良——基于生命周期投资组合模型的理论与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6 蒋云峗;;我国养老保险对国民储蓄挤出效应实证研究——代际核算体系模拟测算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0年03期
7 张熠;;现收现付公共养老金计划收支平衡条件研究——非稳态条件下收入关联制与均等受益制的模拟比较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8 胡仕强;许谨良;;长寿风险、养老金体制与资本积累[J];财经研究;2011年08期
9 万春;许莉;;养老保险缴费率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基于资本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10 展凯;;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平稳增长路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高兴民;庚丽娜;李桐;;深圳改革三十年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艾伦条件”的验证[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0年期 总第3期)[C];2011年
2 李亚敏;;企业年金与金融市场的协同发展范式: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3 黄莹;;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储蓄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视角[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邵宜航;刘雅南;张琦;;存在收入差异的社会保障制度选择——基于一个内生增长世代交替模型[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5 张微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基于湖北省团风、宜都和仙桃三地的调查[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6 高兴民;庚丽娜;李桐;;深圳改革三十年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艾伦条件”的验证[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0年第1期)[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丽;中山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谢勇;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张乃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考燕鸣;中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公共财政支出水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武琼;英国养老金制度变迁中政府责任定位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赵绍阳;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吴海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江苏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波;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福利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孙成秀;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缺口精算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黄玉林;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谷雪;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范小东;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6 石荣荣;山东省寿光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张建梅;转型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及其创新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梁栋;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运营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王海阳;养老保险制度、人力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慧慧;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迎放;;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11期
2 郑秉文;孙守纪;齐传君;;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统一改革的思路——“混合型”统账结合制度下的测算[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1期
3 郑秉文;;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路在何方[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4 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5 孙祁祥;“空账”与转轨成本——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6 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7 何立新;;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8 汪孝宗;;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引热议 学者提议建立机关、事业、企业联动养老制度[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23期
9 姜爱林;;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何困难重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推进状况、制约因素与破解对策[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周康;;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宜统不宜分[J];中国物价;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T.博埃里,A.伯施祖潘,J.塔韦利尼,张燕晖;养老金改革和欧洲市民的观点[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罗宾·布莱克本,俞弘强;养老基金和责任积累:中国面临的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1期
3 R.斯科特,陈星;俄罗斯养老金改革[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4 晓荷;养老金改革让瑞典人后顾无忧[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09期
5 黄静茹;国外是如何进行养老金改革的[J];当代世界;2005年07期
6 ;世行最新报告:全球面临养老金困境[J];国际融资;2005年06期
7 周欣;;日本养老金改革法成立的背景及其所面临的问题[J];中国市场;2005年32期
8 熊海帆;;波兰的养老金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2期
9 王洋;;试论我国养老金“隐性负债”的补偿[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11期
10 冯海宁;;养老金改革不能再跑马拉松[J];创造;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郑秉文;;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受挫的制度原因分析——关于“三个联动”的政策建议[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2 柴志坚;;全球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3 荣茹静;周云;;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问题及对策[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4)——地方大部门制改革与城市科学管理研究[C];2013年
4 唐钧;;养老保障: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及解决方案[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5 李小平;;论养老保障的“双二元”模式、适度准则和侧重点——兼论继续推行一胎化是养老金涌流的源泉[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石川;养老金并轨乃人心所向[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孟俊莲;养老金改革之踵[N];华夏时报;2013年
3 记者刘桂山;英国构筑养老金“安全网”[N];中国证券报;2003年
4 刘桂山;英国架设养老金保险“安全网”[N];经济参考报;2003年
5 记者 郑晓舟;世行:全球养老金改革势在必行[N];上海证券报;2005年
6 马建国;英国:推行养老金改革 关怀贫困老人[N];经济参考报;2007年
7 唐新欣;养老金由谁来提供[N];中国社会报;2006年
8 李雪艳;中国养老金市场将快速增长[N];中国保险报;2007年
9 美文;智利养老金新政的启示[N];西安日报;2008年
10 郭存海;智利养老金新政的启示[N];西部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路锦非;中国养老金市场的价值链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王虎峰;养老金生产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俞慧君;中国基本养老金资产负债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诸艳霞;养老金结构与金融结构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世恒;台湾养老基金制度改革与监理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6 吴祥云;养老金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赵毅博;日本养老保障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朝楠;我国养老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2 葛永哲;中日养老金管理体制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林克利;我国养老金财务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魏凡平;我国养老金筹资模式转轨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刘益成;养老金个人帐户化管理及其年金化问题探讨[D];厦门大学;2002年
6 谭蓓;我国养老金管理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王丹;美国养老金入市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马红鹃;中国基本养老金市场化投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刘昆平;我国养老金投资资本市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姜山;基于死亡风险下的联合养老金基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78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87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