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制度因素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制度因素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保险研究 2010年第4期应用研究INSURANCESTUDIES No.4 2010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制度因素实证分析
崔 勇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34)
[摘 要] 通过考察银行保险在欧美等国家的发展历程,笔者发现,银行保险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有其深刻的制度背景。一方面,不同国家银行保险的发展均遵照相同的内在发展规律,即从产生与发展都体现为一种从销售渠道创新到产品创新,再到组织模式和发展模式创新的演绎过程;也都体现出一种从销售渠道融合到服务融合,再到产品融合、组织融合、技术融合、人员融合,以致资本融合的演变过程。另一方面,不同国家银行保险的发展又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体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金融体制、金融监管制度、金融市场环境、税收制度下,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而决定了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和市场表现。因此,笔者认为,银行保险的产生与发展,是一定制度环境下的创造性变革,是制度演进的必然结果,是金融一体化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结合我国十几年银行保险的发展实践,实证研究了法律制度、监管制度、市场环境、利率环境等制度因素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影响,探求了银行保险发展受制度环境影响的内在规律,以期对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银行保险;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306(2010)04-0036-08
我国银行保险从2000年中国平安推出分红产品开始真正实现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2003年前银行与保险公司在监管环境下以简单的代理模式为主,通过产品拉动促进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2004年、2005年受资本市场发展低迷等因素影响,很多保险公司主动调整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策略,整体增长速度放缓。2006年一季度,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严重,各大商业银行主动推动银行保险的发展,保险公司也配合资本市场的回暖及时推出了万能产品和投连产品,拉动国内银行保险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到了2007年和2008年,随着银行与保险业资本融合政策的有效突破,银行保险进入了深入合作、稳步发展时期。2009年银行保险销售模式进行改革,内涵期交产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为了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下更加良性发展,本文主要从银行保险与寿险的增长率及贡献率方面进行分析。由于财产保险领域银行保险发展相对缓慢,对整体银行保险增长的影响不大,而且财产保险公司很多储金式理财产品不记入银行保险的保险费收入,所以主要是通过寿险公司来分析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趋势。重点从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和监管环境、市场环境、利率环境等方面从定型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制度变迁对银行保险发展的影响。
一、我国银行保险法律制度变迁过程
我国在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制度之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金融制度体系。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5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6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国有商业银行在人、财、物等方面与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脱钩,实行分业经营;要适当发展各类专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对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施分业经营0。1995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5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简介] 崔 勇,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规负责人。)
本文关键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制度因素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5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9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