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就业效应研究
本文选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劳动力市场 ; 参考:《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62期
【摘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减少了农民乡城流动就业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集中表现为农民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就业中,不再盲目单以工资收入与社会保障享有量作为稳定就业决策标准,而是综合考虑就业机会、迁移成本、工作环境等因素,提高了劳动就业的理性和自主性。实证分析表明,自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来,农民工就业流向出现结构变化,中西部和本地就业农民工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外出打工意愿。这有利于挤出人口城镇化的"水分",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has reduced the institu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to the flow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 and concentrated on the factors such as employment , migration cost ,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so on .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the migrant workers in the Midwest and the local employment hav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 This is conducive to the " moisture " of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population ,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
【作者单位】: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研究”(项目编号:09&ZD023);“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ZD014)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研究”(项目编号:70973048)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发展研究”(13CJL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323.89;F842.6;F3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赖德胜;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经济科学;1996年06期
2 王安;魏建;;城市化质量与刑事犯罪[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尧;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广东、上海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赖德胜;经济转型与教育失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张树林;;农村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4期
4 石永昌;黄宗远;;对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现象的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张宏军;;弱势群体“教育致贫”及其规制[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6 张世伟;周闯;;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方程和劳动参与方程联立估计[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9期
7 宁光杰;;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工资形成机制——来自各省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8 赵国友;;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与能源安全的关系研究——基于未来的视角,而非现实的利益[J];财贸研究;2006年05期
9 彭耀桃;;工资的两难困境及工资制度选择——兼论中国的最低工资制度[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10 曾庆梅;周金锐;;破除农民工统计性歧视的经济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卫安;;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前提条件及局限性分析——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叶忠;;近20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3 李兰兰;;对我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王蕊;;影响成人参与教育培训的因素:劳动力市场结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李湘萍;丁小浩;;企业在职培训的私人投资收益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李湘萍;;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春芳;;北京市城镇职工个人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算——基于北京市城镇职工就业状况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志丽;;北京、上海劳动力市场的“本-外”分割:现状、归因与对策[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智勇;;低廉工资、最低工资立法与农民工就业[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10 郭金兴;;经济转型、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劳动争议案件的省际差异及其解释[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梅;二元经济结构下最低工资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郭凤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务伟;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徐平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琼;经济结构调整与最低工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谢露露;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与互动:观察和解释[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红涛;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收益差异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沈熙;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树伟;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银桥;新市民就业中的人力资本提升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范晓妮;我国转型期劳动力与工资状况分析及工业化道路选择[D];暨南大学;2010年
4 张瀚元;当代美国最低工资制度及对我国启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5 何玉;我国安全生产监管模式的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欣欣;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社会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机制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叶环宝;职业分割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章琳云;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郭瑜;城乡统筹就业模式的财政政策支持[D];沈阳大学;2011年
10 朱璐璐;制造业外来务工人员人力资本投资及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行星;;高科技犯罪的发展趋势[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龚刚;杨光;;论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演变[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3 吴一平;芮萌;;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刑事犯罪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11年01期
4 陈硕;;转型期中国的犯罪治理政策:堵还是疏?[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5 陈钊;;中国城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J];南方经济;2011年08期
6 陈刚;李树;陈屹立;;中国犯罪治理的财政支出偏向:选择“大棒”还是“胡萝卜”?[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7 毛颖;;民生支出有助于减低刑事犯罪率吗?——来自中国(1995—2008)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8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05期
9 陈春良;易君健;;收入差距与刑事犯罪: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9年01期
10 陈屹立;;收入不平等、城市化与中国的犯罪率变迁[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海平;龚新蜀;黄宝连;;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J];西北人口;2009年05期
2 曾庆学;;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3 郭东杰;;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4 李芝倩;;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5 文显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就业发展[J];知识经济;2008年08期
6 方子节,李东升;农村劳动力流动中限制性因素及其消极影响分析[J];西北人口;2001年03期
7 史晋川;战明华;;聚集效应、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市增长机制的重构——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新古典模型的拓展[J];财经研究;2006年01期
8 徐林清;试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制约[J];岭南学刊;2002年04期
9 刘昌平;谢婷;;财政补贴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周毕芬;阙春萍;;构建欠发达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马保平;城镇化与增加农民收入[N];甘肃日报;2003年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蔡玲;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的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宪;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韩秀华;中国二元教育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阻碍因素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贺清;广西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3 吴英英;建立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苏建宁;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与就业关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5 李仙燕;梅州旅游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6 陈肖燕;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7 王猛;民生视角下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毕文国;转型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历史进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陈叙龙;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彭冲;湖南省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农民工影响的一般均衡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57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95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