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保险代理价值缺失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21 13:56

  本文选题:代理人 + 保险人 ; 参考:《金融与经济》2013年04期


【摘要】:保险代理在国外已是一项非常成熟的产业,成为现代保险市场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助器"。我国保险代理业尚处在发展的初期,代理制度的建设和市场的发育都比较落后,保险代理的弊端凸显,代理的价值难以有效发挥,困扰着保险业的发展。研究发现:保险代理价值缺失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代理信誉缺失、代理制度不完善、代理市场结构失衡;体制与机制缺陷等方面,建议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培育与完善,促进保险代理价值的有效发挥:一、改善保险代理生态环境;二、调整保险代理市场结构;三、完善保险代理制度;四、走产销分离之路。
[Abstract]:Insurance agent has become a very mature industry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boost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surance market. China's insurance agency industry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agency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are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shortcomings of insurance agents are highlighted, the value of the agency is difficult to play effectively, which puzzl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t is found that the factors of the loss of insurance agency value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lack of agency reputation, imperfect agency system, imbalance of agency market structure, defects of system and mechanism, and so on, which should be cultivated and perfected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play of the value of insurance agents: first,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nsurance agents; second, to adjust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insurance agents; third, to improve the insurance agency system; fourth, to take the road of sepa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作者单位】: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福建省保险学会课题“保险代理制度研究”项目(编号:MBX122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卢珩,金轶;论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J];商业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才德;论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培育和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郭曦;我国保险中介市场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伟,周耀东;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和合约安排[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刘玲;孙凯;;“企业+农户”型产业组织效率改进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4 李丽;王传斌;;浅析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制度环境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徐德信;;代理人为什么接受委托人的损害:“公有关系合约”的注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席彦群;刘绍平;;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王立志,韩福荣;从生命周期角度探究企业的性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关玫,钱大军;司法公信力的经济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孙川;;企业性质与企业间关系——关于治理结构的分析框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谢佩洪;孟宪忠;;专门知识的指向与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锦宇;张志鹏;;试论契约治理机制的应用——以宗教信仰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曲振涛;肖芳;周方召;;公司法契约路径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马凌;李光宇;;浅析政府干预的法律规制——以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为视角[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吴锦宇;张志鹏;;试论契约治理机制的应用——以宗教信仰为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唐绍欣;王小丽;;非正式制度安排与民间的特殊婚姻习惯[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卢晨;周小亮;;契约理论视角下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结构扭曲成因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于立;刘凤芹;;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准租金安排——飞行员劳务合约的效率1[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8 张会娟;;决策权、组织内风险与内部控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思路[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专辑[C];2008年

9 汤谷良;高晨;;预算激励契约的失灵与校正[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智敏;黄玉杰;;不完全契约的成因、风险及其应对机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远;技术标准下的专利联盟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3 平力群;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翟月雷;基于契约观的预算松弛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曾月明;政企关系质量对企业财务报告和政府会计监管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胡继立;企业控制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范思琦;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兆余;产权视角下的国家形成理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戴宇;市场运营环境下电力供应链优化协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尚海燕;莱芜市农业综合开发组织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赖丽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高玲;三花股份资产重组运作实践和绩效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芮金生;风险投资中的契约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曾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秦敬林;我国契约型基金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纪平维;试论煤矿安全规制的合约选择[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王娟;风险投资介入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过程与效果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珩,金轶;论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J];商业研究;2003年04期

2 朱冬梅,易永珍;我国目前信用制度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18期

3 王凯;浅谈英国寿险中介监管及其借鉴[J];保险研究;1999年11期

4 孟龙;保险中介的发展方向与监管目标[J];保险研究;2001年03期

5 魏华林;中国保险中介市场问题研究[J];保险研究;2002年06期

6 王安然;论我国保险中介业[J];保险研究;2002年06期

7 汤玉甲,隋绍先;论营造保险中介机构发展的外部环境[J];保险研究;2002年09期

8 张金岩;论保险中介在保险市场中的作用[J];保险研究;2003年06期

9 陈丽,林瑶珉;加快发展保险中介业的思考[J];保险研究;2003年10期

10 孙蓉,张华;发达国家保险中介人制度模式及其启示[J];财经科学;200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明;转轨时期的中国保险中介制度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咏文;关于保险代理人的几个法律关系问题(中)[J];上海保险;1998年01期

2 施亚东;依法规范货运险代理业务[J];保险研究;1996年05期

3 闫亮;信息不对称与机动车保险诚信体系的构建[J];上海汽车;2005年07期

4 胡朝阳;浅议合同法对保险业务活动的规制与保障[J];上海保险;1999年10期

5 叶安照;谢光源;;新《保险法》约束下保险公司面临的新风险和新挑战[J];企业活力;2009年11期

6 陆敬波;论保险代理人的法律地位[J];上海保险;1995年06期

7 颜梅生,周建平,,郭声坤;保险代理人的义务及其民事责任[J];内蒙古保险;1996年05期

8 胡炳志;保险代理人与保险经纪人的比较[J];江苏保险;1996年01期

9 应世昌;德国保险中介人制度窥探[J];上海保险;1997年07期

10 李开斌;产险保单和投保单的设计与风险防范[J];上海保险;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江;;政府与民意有效对接的路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莹;李国强;;加强国企委托方行为效力的对策研究[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鲍荣清;郑平;顾忆民;;创建以延伸服务为特色的环亚代理品脾——从中智上海公司的代理理赔服务看保险专业代理人如何打造自己的品脾[A];2002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新涛;;目前我国保险营销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甘肃保险论文集[C];2004年

5 王民;;保险表见代理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6 林诗平;;寿险营销代理业务风险管理创新的思考[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燕殊;;保险代理人将何去何从[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8 张延人;;传统权力组织中的代理人忠诚与信号传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方刚成;;财产保险纠纷的十大法律问题——兼论保险人的法律对策[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实务卷)[C];2010年

10 邢f ;;我国保险法中保险人的义务[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珊 刘鹏;代理人诈骗 保险人也要负责[N];中国保险报;2000年

2 ;代理人越权保险人担责[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记者 徐晓;代理人越权代理 保险人承担责任[N];中国保险报;2002年

4 文锋;代理人挪用保费 保险人如数买单[N];中国保险报;2006年

5 董炯;签名时,你诚心诚意吗?[N];中国保险报;2005年

6 王恩韶;保障至上 诚信为本[N];中国保险报;2003年

7 扈葆;续保失败 谁之过[N];国际金融报;2004年

8 柳笛;如实告知怎么界定?[N];中国保险报;2007年

9 于晔邋刘酉

本文编号:2048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048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8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