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监管环境下我国保险公司资本保证金制度的完善
[Abstract]:China's capital guarante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t that time, it was not only necessary, but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policy holders from being damaged by the insurance company's inability to repa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insurance supervision in our country, especially the establishment of solvency supervision system, the perfection of liability reserve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surance guarantee fund, it is necessary to probe into the perfection of capital deposit system.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apital margin system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perfecting the capital margin system in China, this paper draws the amount and the existing form of the capital margin.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erfect the capital deposit system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84;F840.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英;;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与法规协调[J];商业研究;2011年05期
2 丑晶;;资产组合理论在保险投资管理中的运用[J];财政研究;2007年07期
3 刘志东;;资产组合理论最新发展及其对中国金融的现实意义[J];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战涛;;中德保险法中的消费者保护——以保险合同法总则为重点[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李青武;;论重复保险——兼论中国重复保险制度的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吴伟央;高宇;;寿险合同复效之立法变动及规范方向[J];保险研究;2009年10期
4 鲁忠江;;论商事实践张力与法律文本抑制间的博弈——以保险经纪人双方代理法律地位为视角[J];保险研究;2010年01期
5 王战涛;;中德保险法中的消费者保护比较研究[J];保险研究;2010年10期
6 梁研;;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人格利益之保护[J];才智;2008年14期
7 张润昊;;环境责任保险的可行性研究初探[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高宇;论我国保险法上受益人之变更[J];当代法学;2004年06期
9 徐卫东;陈泽桐;;保证保险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当代法学;2006年03期
10 高宇;;保险合同权利结构与保险利益归附之主体——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改草案送审稿)》第12条、33条、53条之规定[J];当代法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仇春涓;;论保险合同法定解除的溯及力问题[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唐炳洪;;对保险法中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思考[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3 高宇;;我国《保险法》修订草案的若干问题——兼论《保险法》的立法精神与立法技术[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4 徐卫东;高湘宇;;论保险法上的半强行性规范——保险法精神与技术的一般原理[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溪鹏;人身保险创新产品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金玉;海上保险告知义务矫正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李卓;我国强制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高宇;理念·功能·技术:意思自治原则的伸展与评鉴[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雪杉;保险法告知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潘红艳;保险受益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杨华;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张庆;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矿产资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姜南;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力;第三领域保险中适用损害补偿原则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红倩;重复保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马锡兰;中、日保险法的告知义务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洪颖雅;住房抵押贷款保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九明;我国保险受益人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魏晓莉;人身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向前;浅谈保险法的如实告知义务[D];兰州大学;2010年
8 付振华;论我国保证保险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海娜;论保险利益原则之例外适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建梅;再保险合同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红军;杨秀琼;;进一步完善我国立法冲突解决机制之我见[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张尧庭;连接函数(copula)技术与金融风险分析[J];统计研究;2002年04期
3 武君;让“和谐”成为法律体系的重音符——关注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问题[J];中国改革;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耀媛;;巴西的外债及其偿付能力[J];拉丁美洲研究;1985年03期
2 王新红,伍云;完善我国保险保障基金法律制度刍议[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朱俊生;解读《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J];中国保险;2005年02期
4 冉云涛 ,王兴国;贯彻《保险法》加强偿付能力监管[J];中国保险;1996年05期
5 钱胡风;;新《保险法》形式下对保险资金投资的思考[J];经济导刊;2010年12期
6 丁韬;新《保险法》贯穿五大主线[J];金融信息参考;2002年12期
7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3年22期
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J];四川政报;2003年23期
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J];湖南政报;2003年14期
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J];陕西政报;2003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海峰;谢志刚;;保险保障基金对“存在重大风险”保险公司的救助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华;张艳;;我国保险公司退出机制与路径研究:一个国际比较视角[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3 陈月;江生忠;;保险保障基金对保险企业形式的影响[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星汉;;国内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问题分析[A];2004年全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邵全权;陈月;;保险保障基金对财险产业组织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的经验(1999-2007)[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6 马海峰;;浅析利率变化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7 唐健;;浅析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A];黑龙江保险学会2008年度优秀论文[C];2008年
8 简育宗;席友;;财务再保险与偿付能力最适边界和可解决域分析[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9 王莹;;中印两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对比研究[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10 陈之楚;刘晓敬;;我国寿险需求决定因素分析[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段庆文;保险保障基金成为新华人寿最大股东[N];中国保险报;2007年
2 聂国春;偿付能力不足不会损害投保人利益[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3 赵萍邋孙轲;探路公司化运作 保险保障基金两要义待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本报记者 孙君成;保监会16亿“拯救”新华人寿[N];南方日报;2007年
5 袁翰;把提高偿付能力贯穿于保险工作全过程[N];中国保险报;2010年
6 陈岩;中国保险业当为长远计[N];国际金融报;2004年
7 尚晓阳;新华人寿:保障基金入股将肃清公司发展障碍[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潘晓娟;打造投保人最后的“安全网”[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张春生;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N];中国保险报;2005年
10 冯娟;保险保障基金为投保人解忧[N];上海金融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南宁;中国保险市场退出机制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张领伟;保险公司风险处置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江先学;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胡坤;中国保险业的规模扩张与偿付能力约束[D];复旦大学;2003年
5 封进;中国寿险经营的风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6 毕姝晨;中国保险业适度管制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李健伦;保险监管中的法定偿付能力度量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王晓易;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吴洪;中国保险业公司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王波;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琼;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张青青;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预警方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张晓;保险公司绩效与现金管理行为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4 程忠平;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及其监管[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闫春;非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6 王艳萍;论完善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陈钢琴;中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8 刘佳;我国寿险公司企业年金运营的资产负债管理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9 刘琪;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内部审计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叶燕;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12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31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