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福利绩效研究——基于辽宁省微观数据的证据
[Abstract]:The policy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an help the rural social welfare security system to enter the virtuous circle macroscopically and microscopically help to maximize the welfare utility of the farmers themselves.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welfare signific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policy-orient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from the microcosmic point of view by using the data of household survey in Liaoning Province. It is found that policy-orient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as a significant welfare effect on farmers' consumption and evades agricultural risks, and policy-bas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output of individual farmers. Policy-orient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as anti-poverty welfare significance, but the anti-poverty effect of low-income 30% farmers is not obvious. At the same time, policy-bas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as welfare utility to meet farmers' consumption demand.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商学院;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业生产风险及其保险规避的实证研究”(编号:06JA790047) 辽宁省软科学计划项目“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基于辽宁省微观数据的分析”(编号:2011232005)
【分类号】:F842.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段学慧;;开展农业保险 建立农村社会“大保障”体系[J];特区经济;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涛;贾玉巧;赵君;;中国农民集体行动研究:回顾与前瞻[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李霜;;农户农业技术投入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四川德阳市的调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韩亚辉;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J];前沿;2004年06期
4 黄永新;郑友强;;方法论意义上的理性农民假设[J];前沿;2010年16期
5 樊端成;;农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本制约与缓解路径[J];前沿;2011年05期
6 黄婷婷;李德华;;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科学;2008年04期
7 郭剑雄,张路;农业现代化的结构含义[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王骏;李永勤;;中国台湾省的农业合作化对大陆农业发展的启示[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12期
9 郭玲利;;农业保险市场业务开拓与发展——基于安盟保险成都分公司的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21期
10 郭剑雄;鲁永刚;;人力资本门槛与农业增长的多重均衡: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斌;;辽宁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与对策选择[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袁平;;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键发生节点与制度因素[A];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于金玉;殷洁;;基于需求角度的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以吉林安华模式为例[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5 汤尚颖;李泽红;;论建立消费型农副产品供给机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刘学著;梁贤艳;;强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恒;;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的结构变迁[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8 刘茂松;;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路径——中国农业工业化理论与战略[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晖;陈漫涛;;新农村建设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寻查与反思——来自湖南五市六乡十二村的调查[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明贤;黄亚林;;需求供给视角下的农业保险弱质性分析[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宋美丽;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夏咏;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尹世久;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闫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向佳玲;武汉市农民蔬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张侃;不同类型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郭兴旭;湖北省油菜种植风险与政策性保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钱静芳;江西省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胡柳;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及其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面的一个解释及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鹂;中国种植业生产风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娜;;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分析与实证检验[J];价值工程;2007年08期
2 邹正方;周达;;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结构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04期
3 沈坤荣;蒋锐;;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06期
4 王剑锋;;三级价格歧视对垄断厂商利润的影响机制及数学表示[J];价格月刊;2007年11期
5 吴振宇;沈利生;;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J];发展研究;2008年10期
6 詹华庆;;营销导向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9年08期
7 季健军;;人民币汇率对中国CPI指数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价;2009年06期
8 张丽;;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分析[J];财会研究;2010年12期
9 吴瑾;张红伟;;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10期
10 杨涛;黄健柏;;基于过度自信的股权激励模型[J];系统工程;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华;张建民;;民间商会的代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温州行业协会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幸;王兴平;;开发区用地构成特征及趋势浅析——以长三角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沈坤荣;蒋锐;;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艳军;;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机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瑞玲;;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主体有效合作的博弈分析[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6 马建春;崔蛟;;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7 郭欣欣;;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机制分析——文献综述[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诸大建;孟维华;徐萍;;1980-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福利的贡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良;;经济危机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与启示[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穆广荣;陆效平;;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对房地产业发展之影响探讨[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陆非凡;3.4亿元撑起农民创业“保护伞”[N];嘉兴日报;2009年
2 周晗 黄金龙;稻、麦、油每亩保障300元[N];扬州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惠程华 先朝阳 周者军;暴雨后的思考[N];甘肃日报;2010年
4 刘志华 何铁赞;广东全线冲击二元结构[N];农民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张庆源;国务院批复重庆综改方案 土地、金融成改革重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邢政;跨期套利合约价差与库存关系的实证检验[N];期货日报;2009年
7 记者 冯珉;184亿元投向民生工程[N];安徽日报;2009年
8 赵昌领 本报记者;巢湖市着力打造民生工程[N];安徽经济报;2009年
9 记者 王惜纯;CSA集团全球所有运营机构实现碳中立[N];中国质量报;2009年
10 储青 徐爱民 刘校宁;民生工程福荫百姓[N];安庆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宇;住房金融政策对中国城市住房市场的影响机制与政策选择[D];清华大学;2010年
2 谢品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效应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3 周均旭;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广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胡谍;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6 鲁万峰;货币供应环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李芳芳;结果、过程与评估视角下的消费者后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吴强军;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毕继东;负面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才英;基于农户视角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吕金兴;西安市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永军;农村消费的影响机制及政策建议[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艾一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才跨国流动的成因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王阿星;农业保险需求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6 黄佳军;金融集聚对金融风险影响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莫修艳;山东省经济转型中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机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朱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干玲;苏南地区工业用地价格及管理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袁少锋;参照群体对炫耀性消费行为影响机制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99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39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