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实选择(2)

发布时间:2017-02-09 11:17

  本文关键词: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评价网 > 科教论文 > 经济学毕业论文 > 金融论文 > 正文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实选择(2) 2013-12-15 01:14

导读:2、参保时的现实选择——额度与费率斟酌。现今,风暴席卷全球,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健全的国家也未能幸免。而我国实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在这时因为

  2、参保时的现实选择——额度与费率斟酌。现今,风暴席卷全球,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健全的国家也未能幸免。而我国实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在这时因为其国家的全额担保形式而有利于维持公众信心,促进金融稳定。与美国存款保险公司的建立过程相反,我国存款保险的施行,并非为原本暴露的储户风险引入新的担保机制,而是将事实上已经存在的隐性存款保险显性化,并逐渐把无限的国家责任变成一种内容与边界明确的、由独立机构承担的有限民事责任。因此,今天储户对于的信任,很大程度上仍基于对国家担保的信任,这一责任不可轻易放弃,所以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初期,还应延续以往的政策,进行全额兜底。在形势明朗后,资金开始从银行流出寻找渠道时,再逐渐过渡到分级兜底。这样才不至于引起恐慌。

  此外,由于单一费率可能引起的银行追逐高风险项目行为,应对不同风险的银行征收差别保费。这种差别保费是基于风险的存款保险安排的核心内容,它要根据每家投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和资本充足率等因素定期调整,从而使得银行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约束银行的风险行为,并按照效益原则对问题银行进行及时处置。

  3、参保后的现实选择——风险识别与有效监管。为避免参加存款保险后的银行可能从事风险较大,利润较高的项目而引发的风险问题,还需加强对银行的审慎性监管并督促银行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促进银行业内外兼修,降低由此引发的风险。因此,稳健的制度、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存款人与保险机构共保都是必须的,他们可以通过强化银行股东、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以及公众对银行的监督,有效提高约束,,减弱道德风险。

  一般而言,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与否与存款保险机构能否有效识别参保者的风险状况紧密相关。因此有效的风险识别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识别及预测未来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且所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也使得风险识别更为艰难。即使风险被识别出来,如何让金融机构相信其存在的问题也会让政策当局大伤脑筋:控制经营已明显恶化的银行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但要那些表面上经营良好、能承担其从事的风险行为且仍有盈利的银行纠正其风险行为、调整其经营策略却相当困难。因此有效的风险识别系统和理性而强势的监管干预将是存款保险制度健康推行的前提。

  三、小结

  目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尚未完全转变,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在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落伍的背景下,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机制并辅以适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条款,不但有利于维护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而且顺应了中国金融机构所有权结构变化趋势,是符合中国实际、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举措。因此,适时地出台符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全球经济四面楚歌之时提升公众的信心,有利于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元涛.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国的选择[J].动态,2005;(6):19-21

  [2]葛红玲.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J].世界,2001;(4):205-206

  [3]何光辉.道德风险与存款保险额度的市场决定[J].财经研究,2006;(1):73-83

  [4]钱小安.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约束条件与制度设计[J].金融研究,2004;(8):21-27

  [5]苏宁.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J].金融研究,2005;(12):1-5

  [6]魏志宏.中国存款保险定价研究[J].金融研究,2004;(5):99-105

  [7]谢平,王素珍,闫伟.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与国际比较[J].金融研究,2001;(5):1-12

  [8]颜海波.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J].金融研究,2004;(11):29-36

  [9]张正平、何广文.存款保险制度在全球的最新发展、运行绩效及其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5;(6):33-39


  本文关键词: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1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41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7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