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我国人口死亡率建模与养老金个人账户的长寿风险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24 16:37
【摘要】:文章使用带有惩罚的泊松对数双线模型对死亡率进行建模,并使用该模型对人口未来死亡率进行预测,最后研究了预期寿命的变化对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带有惩罚的泊松对数双线模型能够更好的拟合我国人口的死亡率状况;我国人口的死亡率在未来呈下降的趋势,而现有生命表对人口未来死亡率改进估计不足;预期寿命的增加使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存一定的缺口,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缺口的规模会不断扩大。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Poisson logarithmic two-line model with penalty is used to model the mortality rate, and the model is used to predict the future mortality rate of the population. Finally,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life expectancy on the pension personal accounts in China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isson logarithmic double-line model with penalty can better fit the mortality of population in China. The mortality rate of China's population is decreasing in the future, but the current life table does not estim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uture mortality rate of the popul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life expectancy, there is a certain gap in the personal pension account in China, and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scale of the gap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1BGL072) 山东财经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C924.2;F842.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猛;王晓军;;Lee-Carter模型在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预测中的应用与改进[J];保险研究;2010年10期

2 李志生;刘恒甲;;Lee-Carter死亡率模型的估计与应用——基于中国人口数据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韩猛;王晓军;;个人年金产品中蕴含的长寿风险研究[J];保险研究;2013年06期

2 游淑军;宁效琦;;中国人口增长预测[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李志生;吕勇斌;刘恒甲;;长寿风险的识别与量化研究:来自中国的数据[J];统计与决策;2011年16期

4 王晓军;任文东;;有限数据下Lee-Carter模型在人口死亡率预测中的应用[J];统计研究;2012年06期

5 丁江玲;;带随机干预的死亡率建模[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6 金博轶;;动态死亡率建模与年金产品长寿风险的度量——基于有限数据条件下的贝叶斯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12期

7 王洁丹;朱建平;付荣;;函数型死亡率预测模型[J];统计研究;2013年09期

8 罗晓宁;张华;;LEE-CARTER死亡率模型的估计——基于Bayes和SVD方法的比较分析[J];特区经济;2013年09期

9 郑新奇;薛春璐;王伟;杜娟;;中国城市用地增长极限规模测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贯春;岳意定;贺磊;;两因子随机死亡率状态空间模型及长寿风险测度[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茜;我国反向抵押贷款的风险因素与定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响亮;全国市镇乡分年龄死亡率随年份变化趋势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郭航;随机利率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精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芮伟;基于Lee-Carter模型预测中国人口死亡率[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谷雨婷;中国人口死亡率预测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赵文科;当代中国离婚和丧偶状态变化趋势的模型分析和预测[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6 侯德龙;现代中国未婚、初婚、再婚状况的统计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7 王力平;基于整体长寿风险的长寿债券的设计与定价[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8 刘丽娜;中国养老保险的长寿风险及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袁晓航;“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张倩倩;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地域差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祝伟;陈秉正;;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的预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04期

2 胡建德;电法勘探中的数学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年02期

3 王晓军;蔡正高;;死亡率预测模型的新进展[J];统计研究;2008年09期

4 卢仿先;尹莎;;Lee-Carter方法在预测中国人口死亡率中的应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诚,陈善文;对当前农村计生养老保险若干问题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1994年03期

2 刘燕飞;;异地养老的老年人口迁移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年S1期

3 冯靖国;“控制人口”要解决“老有所养”问题[J];浙江学刊;1983年03期

4 原华荣;对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思考[J];人口研究;1990年01期

5 曹理达;;以改革应对老龄化危机[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9年10期

6 赤天;;亦喜亦忧的“人口红利”[J];中国国情国力;2006年03期

7 董宇;;民建中央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提案[J];China Population Today;2008年02期

8 许志敏;;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及启示[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0期

9 ;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推动人口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年04期

10 吴秉今 ,刘斌 ,邢永绵;浅议我国老有所养的经济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观海;;谈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兼谈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一)——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三[C];2006年

2 潘忠弟;钟关华;项薇;;浙江省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研究[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3 李塞夫;;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两点思考[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容琳;;西部农村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1期(总第85期)[C];2011年

5 牛兴华;;中国老龄化问题及对策[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周长军;;多些关注老龄人口 全面构建和谐社会[A];2005年“关注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庆芳;;老龄化小康指标体系实现程度的分析——从指标体系看老龄人口的贫困化[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金陵;喜盈门 八百农民享受“养老金”[N];淮南日报;2008年

2 寿宁记者站 吴通华;寿宁:年满五十岁二女户 养老金政府“埋单”[N];闽东日报;2010年

3 林赛君邋报道组 叶圣义;农民也有“养老金”了[N];温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周锦香;2000农民领到计生养老奖金[N];雅安日报;2005年

5 记者 刘海燕 通讯员 马自平;和政县确保计生惠农资金到户[N];民族日报;2009年

6 李娜邋记者 张淑会;14.5万名农民可享计生奖励扶助金[N];河北日报;2008年

7 记者 陈娟;我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宣传月启动[N];桂林日报;2005年

8 袁君;“银发浪潮”,我们何以应对[N];组织人事报;2004年

9 朱萍;设立个人账户直接发放[N];连云港日报;2005年

10 记者 秦军 通讯员 李亚平 毛有祥 ;计生工作“奖励少生”有实际举措[N];浙江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丽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与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与仿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朱春宇;老龄化背景下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龚秀美;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养老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赵二影;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政策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来守军;山东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车松虎;韩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罗漾;我国人口老龄化所致社会问题的法律对策[D];湖南大学;2007年

8 宋慧涛;浅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9 赵伟伟;基于人口老龄化的新疆社会化养老模式探索[D];新疆大学;2009年

10 付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效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29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429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2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