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6 15:43
【摘要】:自2009年“新医改”颁布以来,党和国家逐渐将政策重点转移到民生工程上来,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合理程度关系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是心系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和乡村的医疗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化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目前城乡医疗体系的完善程度、筹资水平、受益覆盖面、卫生资源分配和整体运行效果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打破现行城乡分割的二元化医疗保障体系,,最大可能的消除目前出现的不平等公共服务现象,完善我国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理念,使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更好的符合我国国情并为人民服务,笔者结合2013年对瑞昌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开展情况的调研及参阅相关文献,然后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阐述和对比分析,接着通过参阅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一体化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章,绪论。从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方法等方面入手,阐明主旨,深化对城乡医疗保障的了解。 第二章,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原因分析。结合2013年对江西省瑞昌市实地调研收集的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三项制度运行情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概括,并应用数据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追溯原因。 第三章,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对比与辨析。在对三项制度分类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横向从制度设计、筹资水平、报销补助水平、管理和监督机制、运行效果等方面入手,引出目前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一体化的必要性及构建中可能存在的障碍,。 第四章,国外相关经验。统筹城乡医疗保障需从理论和实践中完善,文章对统筹工作做得较好的德国、日本、英国等国的实践经验做了整合,借以参考。 第五章,我国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与对策。从具体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制度构建、统筹“三步走”进程、监督机制和筹资水平模式等方面给予详细的阐述,提出统筹城乡医保的保障措施以补充。
【图文】:
城镇医疗保障关系图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42.684;R197.1
本文编号:2527526
【图文】:
城镇医疗保障关系图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42.684;R19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东进;;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战略步骤[J];中国劳动保障;2008年08期
2 王恩奉;;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财力需求和政策性建议[J];财政研究;2007年08期
3 刘颖颖;熊寿伟;李明刚;;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设计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09年11期
4 刘华;何军;;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2527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52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