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评价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9-08-19 07:52
【摘要】:公平性可分为制度建设的客观公平性及参保者主观的公平性评价。本文利用2011年对全国4个省份1600余份问卷的调查数据,重点探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客观公平性的缺失及其对公众主观评价的影响,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公众公平性评价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评价总体不高,认为制度公平的比例仅为49.4%。公众社会特质层面的职业类型、所在区位及制度层面的保障水平显著影响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感,而公众个人特质层面的四个因素则无显著性影响。
[Abstract]:Fairness can be divided into objective fairnes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ubjective fairness evaluation of insured participant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more than 1600 questionnaires in four provinces of China in 2011,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lack of objective fairnes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public, 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valuation of public fairnes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fairness evaluation of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is generally not high,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stitutional fairness is only 49.4%. The occupational types at the level of public social characteristics, the location and the level of protection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ublic's sense of fairness to the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while the four factors at the level of public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12XNH091)
【分类号】:F84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志凯;试论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J];理论月刊;2005年06期

2 刘绍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着力构建和谐社会[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刘珊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09年08期

4 田春润;;养老保险制度流变[J];中国社会保障;2009年10期

5 ;西安市对农村双女户绝育实行养老保险制度[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1991年10期

6 华欣;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还能支撑多久?[J];中国经济信息;1996年21期

7 周继良,冯其普;论构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问题[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9年04期

8 孙爱琳;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9 蔡社文;;泰国的养老保险制度[J];中国财政;2001年08期

10 王凯华;关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林;;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与启示[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2 顾万勇;;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西北大学社会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关中—天水经济区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4 西北大学社会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关中-天水经济区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周敦久;;浅谈非公有制经济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与创新[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邓大松;胡宏伟;;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回顾[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庄序莹;范琦;刘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构想及收支方案测算——以上海市事业单位为例[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军;;北京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就及思考[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1期)[C];2009年

9 宋明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机制研究[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10 揭继斌;;江西省个私经济从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政策之我见[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金贵;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建设[N];吉林日报;2009年

2 记者 梁生红;肃南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N];张掖日报;2009年

3 李洁;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现“裂痕”[N];法制日报;2010年

4 本报评论员 肖擎;对症下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N];长江日报;2010年

5 记者傅春秘 通讯员李海艳 王文秋;青龙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N];秦皇岛日报;2010年

6 贾峰 李中来;我市年内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N];青岛日报;2011年

7 安徽大学法学院 高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国家责任原则[N];江淮时报;2009年

8 杨学发;坡妹建立农村独女户夫妇养老保险制度[N];黔西南日报;2009年

9 佐治亚州立大学保险学博士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系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朱铭来;养老保险制度需要高效和谐的财税政策[N];中国证券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钱建虎 整理 市记协主席 施亚康 研究员;我市养老保险制度覆盖法定所有人群[N];泰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珍珍;城乡统筹就业中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林志宗;养老保险基金收益保障机制及其运营模式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邹德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4 李星;我国养老表现制度经济分析及运行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周国良;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和数值模拟[D];复旦大学;2003年

6 刘军伟;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红军;论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周寻;中国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代云;山西省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邓宏林;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郭立厦;山西省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陈倩;英国养老保险制度市场化改革的主导因素及成效评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田秋园;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伟;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海阳;养老保险制度、人力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邵宏博;基于财政职能视角的葫芦岛市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玮;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困境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黄海明;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8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528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4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