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建筑工程一切险的风险管理方案研究—保险经纪人视角
发布时间:2020-09-07 11:17
在地铁工程项目保险过程中,存在投承保双方信息不对称、保险参与方权责不协调、保险经纪人所做工作程序化、服务成果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保险经纪人的视角出发,对地铁建筑工程一切险的风险管理方案进行研究。 首先,运用WBS-RBS对地铁施工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从人、机、环境、管理四个维度分析风险因素。并将识别出的风险因素与建筑工程一切险的可保范围进行匹配。用专家调查法对可保范围内风险因素的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影响程度做定量衡量,作为聚类分析的数据基础,最终通过聚类分析将53个可保风险因素划分为8类。根据聚类中心距离得出每一类的聚类特征,即每一类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及发生风险的损失程度。对聚类特征与风险等级评价准则进行对比,确定每一类风险因素的级别。以评价出的风险因素等级为依据,从工程保险出发,给出了投承保双方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和防灾减损工作上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 其次,通过对2013年中国保险年鉴工程保险承保状况的数据查询,选取承保工程保费额度较大的20个财险公司作为样本,综合保监会发布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及学者关于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结合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总结出十个财务指标。以这20个保险公司的财务指标作为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标准化后进行因子分析,得出能反映样本大部分信息的3个公因子。这三个公因子对样本偿付能力的反映达到70%以上,计算每个样本指标在选用的公因子上的载荷及因子变量得分。依据最后的偿付能力得分结果对保险公司进行排序,并对共同保险和再保险两种风险分担方式中保险公司的选择以及保费的划分比例做出初步探讨。 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为保险经纪人在保险标的的评估与保险公司的选择上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建立了协调保险参与各方的方案细则,为大型工程项目保险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学位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F842.6;F572
【部分图文】:
保险经纪人投保人 保险人被保险人监管机构工程参与方,通常包括业主、承包商、分包商、贷款人、监理人等监管中介服务中介费中介服务监管机构保费保险监管一般为业主或承包商图 2-1 保险参与人之间的关系Fig.2.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urance Participants资料来源:根据文献[57]整理绘制保险经纪业务的流程一般可分为接受委托、风险评估、保险安排、客户服务、协赔等几个阶段[58]:
3.1 Work Breaking Structur制因果密切联系,因而寻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的的第一层次是把风险事项目环境因素。风险分险事件分别按照风险因解树。
11W12Wn1WnnW图 3-1 工作分解结构图Fig.3.1 Work Breaking Structure Chart:根据文献[84]整理绘制BS 风险分解和风险事件具有着因果密切联系,因而寻找引发风险事件的的环节。RBS 树将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的因果对应关系建立了分解。风险分类的第一层次是把风险事件分为内、外两类,而外部风险源于项目环境因素。风险分类的第二层是在第即将内、外两类风险事件分别按照风险因素进行细分,最后得解组合形成风险分解树。
本文编号:2813269
【学位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F842.6;F572
【部分图文】:
保险经纪人投保人 保险人被保险人监管机构工程参与方,通常包括业主、承包商、分包商、贷款人、监理人等监管中介服务中介费中介服务监管机构保费保险监管一般为业主或承包商图 2-1 保险参与人之间的关系Fig.2.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urance Participants资料来源:根据文献[57]整理绘制保险经纪业务的流程一般可分为接受委托、风险评估、保险安排、客户服务、协赔等几个阶段[58]:
3.1 Work Breaking Structur制因果密切联系,因而寻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的的第一层次是把风险事项目环境因素。风险分险事件分别按照风险因解树。
11W12Wn1WnnW图 3-1 工作分解结构图Fig.3.1 Work Breaking Structure Chart:根据文献[84]整理绘制BS 风险分解和风险事件具有着因果密切联系,因而寻找引发风险事件的的环节。RBS 树将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的因果对应关系建立了分解。风险分类的第一层次是把风险事件分为内、外两类,而外部风险源于项目环境因素。风险分类的第二层是在第即将内、外两类风险事件分别按照风险因素进行细分,最后得解组合形成风险分解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宏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周红波;何锡兴;蒋建军;蔡来炳;;地铁盾构法隧道工程建设风险识别与应对[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3 罗向明;;工程保险的保险利益特殊性问题探析[J];保险研究;2007年10期
4 李莎;王韦;张建刚;;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分析——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保险研究;2009年09期
5 郑云瑞;论再保险的方式[J];法学;2003年11期
6 王运峰;;地铁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协调管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年05期
7 范智杰,刘玲;工程保险合同索赔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公路;2000年03期
8 徐英;;国内自保市场与再保险市场共同发展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8期
9 张浩;;EPC合同中“一切工程险”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07期
10 苏庆社;王稳;;保险经纪公司价值的理论分析[J];保险研究;2013年07期
本文编号:2813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813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