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地震保险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21-03-13 17:21
中国是世界上多地震发生的国家之一,2005年-2009年,中国地震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721.17亿元,而这部分经济损失要依靠政府财政补助,保险公司的贡献不到3%,国际上抵御地震风险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地震保险。地震保险是灾后救助的有效形式,地震保险制度不仅有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放大政府财政投入的优势,而且有风险管理技术和再保险方面的优势。本文以地震保险制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地震风险特点、地震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用成本—收益方法对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衡量,建立了包括减少的经济损失量、保费收入、保费的投资收益等收益类指标和赔偿支出、政府支出、保险业务的经营费用等成本类指标,得出现阶段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成本大于收益,说明了加快建设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借鉴新西兰、日本、美国加州、中国台湾等地区地震保险制度的经验,从实施原则、实施方式、实施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目前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巨灾保险的概述,主要介绍了巨灾保险的分类,中国地震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历史。第...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球地震带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震保险:国际经验与中国思路[J]. 郑伟. 保险研究. 2008(06)
[2]我国地震保险方案研究[J]. 王和. 保险研究. 2008(06)
[3]新西兰的地震保险制度[J]. 黄兴伟. 金融博览. 2008(06)
[4]世界地震保险制度[J]. 明仪. 中国保险. 2008(05)
[5]加快建立地震保险等巨灾保险制度[J]. 臧明仪. 中国保险. 2008(05)
[6]中国南方雪灾损失与保险补偿问题研究[J]. 魏华林,向飞,洪文婷. 保险研究. 2008(03)
[7]美国加州地震保险局的运作及启示[J]. 夏益国. 上海保险. 2007(07)
[8]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台风灾害债券的设计[J]. 施建祥,邬云玲. 金融研究. 2006(05)
[9]国际地震保险浅谈[J]. 陈宏. 上海保险. 2005(01)
[10]论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设[J]. 赵苑达. 保险研究. 2003(10)
硕士论文
[1]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研究[D]. 宋慧英.新疆财经大学 2009
[2]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 李军.西南财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80619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球地震带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震保险:国际经验与中国思路[J]. 郑伟. 保险研究. 2008(06)
[2]我国地震保险方案研究[J]. 王和. 保险研究. 2008(06)
[3]新西兰的地震保险制度[J]. 黄兴伟. 金融博览. 2008(06)
[4]世界地震保险制度[J]. 明仪. 中国保险. 2008(05)
[5]加快建立地震保险等巨灾保险制度[J]. 臧明仪. 中国保险. 2008(05)
[6]中国南方雪灾损失与保险补偿问题研究[J]. 魏华林,向飞,洪文婷. 保险研究. 2008(03)
[7]美国加州地震保险局的运作及启示[J]. 夏益国. 上海保险. 2007(07)
[8]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台风灾害债券的设计[J]. 施建祥,邬云玲. 金融研究. 2006(05)
[9]国际地震保险浅谈[J]. 陈宏. 上海保险. 2005(01)
[10]论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设[J]. 赵苑达. 保险研究. 2003(10)
硕士论文
[1]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研究[D]. 宋慧英.新疆财经大学 2009
[2]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 李军.西南财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80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08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