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1 16:18
  近十多年来,我国寿险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其中的两项最重要指标,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均在持续的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的寿险业比较起来,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市场中存在的保险主体过少、不成熟,本身的制度也不够完善等等。而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有关偿付能力监管方面的问题。本文的出发点,就是立足于国内外寿险业的实际问题,探讨怎样才能完善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最根本的目的是提出防止寿险业倒闭、确保寿险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式与方法。首先,对我国整体有关偿付能力监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述,并介绍了该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意义等。其次,从相关理论出发,对有关偿付能力及其监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了寿险业偿付能力的内容、影响因素,也包括了监管方面概念、内容、目标及其监管原则等。再次,从我国实际监管方式入手,阐述了我国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包括: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和不完善,忽略对企业资产匹配的监管等。接着,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发达国家监管体系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先对“欧盟型”和“北美型”体系中的监管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从中得出对我国有益的启示。再者,分析了日本...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0.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0.1.2 本文的选题意义
    0.2 本文的主要结构内容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
    0.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0.4.1 本文的创新点
        0.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1 偿付能力监管的相关理论
    1.1 寿险业偿付能力的基本理论
        1.1.1 寿险业偿付能力的概念
        1.1.2 寿险业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
    1.2 偿付能力监管的相关理论
        1.2.1 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概念
        1.2.2 寿险偿付能力监管的目标
        1.2.3 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内容
        1.2.4 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层次
        1.2.5 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原则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现状及其问题
    2.1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历史演进
    2.2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现状
        2.2.1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内容
        2.2.2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主要方式
    2.3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 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缺乏健全的会计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
    3.2 精算基础薄弱、精算制度不健全
    3.3 忽略对寿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重视
    3.4 行政监管的过分依赖性
4 发达国家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分析及启示
    4.1 “欧盟型”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4.1.1 “欧盟型”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机构及其具体的监管措施
        4.1.2 对完善我国监管体系的启示
    4.2 “北美型”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4.2.1 “北美型”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模式及其主要监管方法
        4.2.2 对我国完善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启示
    4.3 日本寿险企业偿付危机的教训
        4.3.1 日本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特点
        4.3.2 日本偿付能力危机概况及其原因
        4.3.3 对完善我国监管体系的启示
5 完善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对策
    5.1 建立独立的监管会计制度,并完善财务监管手段
    5.2 建立信息披露数据库,加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5.3 注重寿险企业资产与负债的比配,加强资金运用监管
    5.4 促成自律性强的行业组织的建立
    5.5 完善我国寿险企业退出机制
        5.5.1 成立保险保障基金公司
        5.5.2 基金公司的资金来源
        5.5.3 保险保障基金的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课题情况



本文编号:3637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637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d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