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协同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4 08:08

  本文关键词: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协同效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混业经营已成为当前金融行业发展的潜在趋势。随着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金融业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国际竞争的浪潮中。面对全球市场带来的压力及挑战,中国金融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提升自身竞争优势,混业经营模式也逐步在中国金融市场兴起。平安集团就是经保监会及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金融集团制混营模式的代表性企业,全称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它成立于2003年。一直非常具有创新精神的平安集团将目光转向了国际,注意到了国际发达国家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作为了战略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以保险起家的平安集团已经形成了独具平安特色的综合金融集团模式,业务范围己经由单一的保险业务扩大到银行、投资、证券等业务。从2009年6月平安集团对外宣布并购深圳发展银行,到2012年6月14日深圳发展银行正式发布公告:深圳发展银行已经完成吸收合并平安银行的所有法律手续。自此深圳发展银行和平安银行合并为一家银行。此次平安集团并购事件,不仅是平安集团对综合金融实践的又一次尝试,也将为以后我国资本市场上银保并购提供一个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运营模式。本文首先对企业并购理论及并购协同效应理论进行了回顾,总结出企业开展并购活动的动因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得协同效应,进而对协同效应的内涵、分类以及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次进行了平安集团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对并购双方的介绍、并购动机的说明、并购特征的分析、并购过程的概述等内容;再次是从平安集团与深发展银行整合方面开展了整合策略研究,主要包括经营业务的整合、组织结构的整合、人力资源的整合以及文化的整合;此外,在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银行的案例,采用了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该案例协同效应是如何产生的进行了分析及总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分别从战略、经营、管理、财务及无形资产五个方面来分析。在分析数据选择上,以并购前及并购后各三年的财务和监管上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里面包括了企业营业利润、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及存款等多种财务数据,并分别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在具体分析环节,我们采取了对比方式:1)并购前后相关数据的对比;2)与银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3)与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进水平的对比。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对比可以获知,该起并购案产生了协同效应,该集团通过对深发展银行及平安银行资源的优化及整合取得了满意效果。最后,利用该并购案例,对金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增强以及我国金融业的监管这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平安集团 深发展 协同效应 企业并购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1;F842.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1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4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4-19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4-15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5-18
  • 1.2.3 文献评述18-19
  • 1.3 研究内容19
  • 1.4 研究方法19
  • 1.5 创新点19-21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21-29
  • 2.1 概念界定21-23
  • 2.1.1 并购及横向并购21
  • 2.1.2 协同效应21-23
  • 2.2 基本理论23-28
  • 2.2.1 协同效应理论23-25
  • 2.2.2 以协同效应为基础的并购动因理论25-27
  • 2.2.3 多元化经营理论27-28
  • 2.3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特征分析29-40
  • 3.1 并购双方简介29-31
  • 3.1.1 主并公司——平安集团29-30
  • 3.1.2 目标公司——深发展银行30-31
  • 3.2 并购动机31-35
  • 3.2.1 外部动机31-32
  • 3.2.2 内部动机32-35
  • 3.3 并购过程35-37
  • 3.4 并购特征37-39
  • 3.4.1 横向并购37-38
  • 3.4.2 混业经营38
  • 3.4.3 以换股为主要支付方式38
  • 3.4.4 吸收合并38-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整合策略研究40-51
  • 4.1 经营业务的整合40-44
  • 4.1.1 产品销售的整合40-41
  • 4.1.2 技术的整合41-42
  • 4.1.3 网点的整合42-43
  • 4.1.4 业务流程的整合43-44
  • 4.2 组织架构的整合44-46
  • 4.3 人力资源的整合46-49
  • 4.4 企业文化的整合49-50
  • 4.5 本章小结50-51
  • 第5章 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的协同效应51-76
  • 5.1 战略协同效应分析51-52
  • 5.2 财务协同效应分析52-61
  • 5.2.1 偿债能力52-54
  • 5.2.2 盈利能力54-57
  • 5.2.3 成长能力57-58
  • 5.2.4 与同类行业比较58-61
  • 5.3 管理协同效应分析61-65
  • 5.3.1 营运能力61-64
  • 5.3.2 银行风险水平指标64-65
  • 5.4 经营协同效应分析65-72
  • 5.4.1 销售协同65-67
  • 5.4.2 市场势力67-69
  • 5.4.3 经营成长能力69
  • 5.4.4 与同类行业比较69-72
  • 5.5 无形资产协同效应分析72
  • 5.5.1 技术协同72
  • 5.5.2 品牌协同72
  • 5.6 并购整合的成效72-75
  • 5.7 本章小结75-76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76-79
  • 6.1 案例的总体评价及研究结论76-78
  • 6.2 展望78-79
  • 参考文献79-82
  • 致谢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秀清;合资的动机和利益:协同效应的解释[J];商业研究;2004年22期

2 叶宏伟;发挥协同效应 提升公司竞争优势[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马冬菊;刘轩宇;;基于协同效应视角对资本运营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06期

4 叶大军;张霜;;资源协同效应与战略联盟稳定性[J];经营与管理;2010年12期

5 易文燕;田亮;;公司收购后的信息共享协同效应贡献模型构建[J];电子商务;2013年08期

6 刘欢;石油与石化两大集团公司如何发挥协同效应[J];现代化工;1999年03期

7 李忱,李颖明;企业竞争优势中的协同效应分析[J];中外管理导报;2002年02期

8 王琛,简韧;企业如何获得协同效应[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王琛,赵英军,刘涛;协同效应及其获取的方式与途径[J];学术交流;2004年10期

10 张宝生;;要注重组织与个体的系统协同效应[J];中国石油企业;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敬武;李进;杜宏巍;;知识共享的协同效应[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韵江;;企业集团的价值创造与战略改进——基于协同效应的视角[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石海瑞;孙国强;;网络组织负效应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闫华红;曹萌萌;;上市公司并购协同效应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谭开明;魏世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协同效应分析及实现路径[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冯博;樊治平;李文立;;基于协同效应的知识创新团队伙伴选择方法[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陈光需;赵云;方晓亮;傅钢;郑南峰;;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表界面协同效应[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C];2014年

8 史佩京;于鹤龙;许一;徐滨士;;矿物粉体润滑油添加剂与不同表面涂层/镀层的摩擦协同效应研究[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四)[C];2010年

9 王正武;李干佐;;混合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理论的进一步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宝证券研究所所长 李国旺;投资要关注“协同效应”[N];中国证券报;2010年

2 记者 曾雯璐;强化协同效应 券商跨部门合作逐渐密切[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记者 王司东 柴双;“输血+造血”的协同效应[N];双鸭山日报;2014年

4 杨军 朱春艳 王司东 本报记者 王鑫彪;“输血+造血”的“协同效应”[N];黑龙江经济报;2014年

5 记者 林建伟 通讯员 郭红艳;协同效应助力企业中介双赢[N];湖北日报;2013年

6 记者 田立民 黄世瑾;白电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四川长虹协同效应显著[N];上海证券报;2013年

7 陆文军;地铁“跨界”互通凸显协同效应[N];国际商报;2013年

8 刘红霞;论商标购并的协同效应[N];中国工商报;2003年

9 记者 姚

本文编号:364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64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b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