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与缴费意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20:12
本文关键词:应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与缴费意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时期,老年人口数量不断上升。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的极不平衡,城乡老人的养老问题发展的也不平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国务院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目的就在于不断适应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不断加快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居民作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重点政策实施对象,这一制度能否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便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否了解,是否愿意参保与缴费便成为制度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市场失灵理论、社会公平理论、社会风险管理理论三大理论,,结合国内外重要文献,为文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应县作为山西省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文章着重分析应县的人口与社会经济情况,研究应县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实施现状以及近几年应县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所带来的效果。 本文围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一主线,通过对应县12个乡镇的12个重点行政村的300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参保人个体的参保意愿与缴费意愿对制度的影响。首先分析应县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在需求与参保动力,其次以农民参保意愿为基础,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起分析模型,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其中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年龄段)、受教育程度、从事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每月消费支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了解程度;影响农民缴费意愿的因素包括:收入水平的制约、信心缺失的制约、缴费档次数量与补贴标准的制约、对制度的担忧、宣传不到位,政府办理员硬性的规定。 在整个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民参保意愿与缴费意愿的对策措施,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政府责任、财政补贴、建立起适应应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首先,政府有责任完善制度,健全法律监督体系;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对制度的了解和认可度;各乡镇、农村要有区别地切入;提高青年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其次,国家与地方财政财政不仅要加大投入的力度,还要采取措施保证养老保险基金不贬值,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利用宏观调控来稳定经济的增长;最后,配套措施方面包括: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治理模式;健全网络服务;建立城乡统筹模式。
【关键词】:应县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 参保意愿 缴费意愿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89;F842.67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1章 导论13-20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3-14
- 1.1.1 选题背景13-14
- 1.1.2 选题意义14
- 1.2 文献综述14-18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5-16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6-18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8-19
- 1.3.1 研究内容18-19
- 1.3.2 研究方法19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19-20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20-27
- 2.1 基本概念界定20-21
- 2.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
- 2.1.2 农村居民参保意愿20-21
- 2.1.3 农村居民缴费意愿21
- 2.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21-26
- 2.2.1 市场失灵理论21-24
- 2.2.2 社会公平理论24-25
- 2.2.3 社会风险管理理论25-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应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与效果27-34
- 3.1 应县人口与经济社会基本情况27-28
- 3.2 应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历程与效果28-32
- 3.2.1 应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28
- 3.2.2 应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28-31
- 3.2.3 应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31-32
- 3.3 应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32-33
- 3.3.1 老年居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32
- 3.3.2 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32
- 3.3.3 有效改善与政府的关系32-33
- 3.3.4 农村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不断完善33
- 3.4 本章小结33-34
- 第4章 应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分析34-51
- 4.1 应县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的内在需求与动力34-35
- 4.1.1 应县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的内在需求34
- 4.1.2 应县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动力34-35
- 4.2 应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35-49
- 4.2.1 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35-36
- 4.2.2 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36-49
- 4.3 本章小结49-51
- 第5章 应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意愿分析51-55
- 5.1 应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的内在需求与动力51-52
- 5.2 应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意愿的影响因素52-54
- 5.2.1 收入水平的制约52
- 5.2.2 信心缺失的制约52-53
- 5.2.3 缴费档次数量与补贴标准的制约53
- 5.2.4 对制度的担忧53-54
- 5.2.5 宣传不到位,政府办理员硬性的规定54
- 5.3 本章小结54-55
- 第6章 提高应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与缴费意愿的对策55-66
- 6.1 政府责任55-58
- 6.1.1 规范制度,健全法律监督体系55-56
- 6.1.2 确保制度的有效性56
- 6.1.3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对制度的了解和认可度56-57
- 6.1.4 各乡镇、农村要有区别的切入57-58
- 6.1.5 提高青年农民的参保积极性58
- 6.2 财政补贴58-63
- 6.2.1 加大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投入59-60
- 6.2.2 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60-62
- 6.2.3 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62
- 6.2.4 稳定经济的增长62-63
- 6.3 建立适应应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63-66
- 6.3.1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63
- 6.3.2 改善农村治理模式63-64
- 6.3.3 健全网络服务64
- 6.3.4 建立城乡统筹模式64-66
- 结论与展望66-68
- 1、结论66-67
- 2、展望67-68
- 附录68-70
- 参考文献70-73
- 致谢7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长兴;社会公平的内涵及其评价尺度新探[J];长白学刊;1996年05期
2 肖玉明;社会公平三层次[J];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08期
3 邓大松;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的难点分析——兼析个人、集体和政府的筹资能力[J];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01期
4 何立新;;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应县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与缴费意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7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