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困境与“新统账结合”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00:16

  本文关键词: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困境与“新统账结合”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养老保险 转移接续 新统账结合


【摘要】:社会统筹养老金过度碎片化与"分灶吃饭"的财政制度,导致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陷入成本困境和激励困境。真正解决这问题需要建立一种"新统账结合"模式。"新统账结合"模式与现有法律体系兼容,各方易接受并且能承受,中央财政也能够承担国民基础养老金的全部财政责任。我国正处于利用"新统账结合"模式解决转移接续困境的重要窗口期,机不可失。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省阜新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局;
【关键词】养老保险 转移接续 新统账结合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编号:11&ZD01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减免补偿问题研究”(编号:NCET-13-084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42.6
【正文快照】: 我国的地区、行业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引发越来越频繁的职业转换和多元化的人口流动,给养老保障转移接续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推动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养老保险陷入转移接续困境。通过建立“新统账结合”模式,可彻底破解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晨凌;;“统账结合”制度下对替代率和多支柱模式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胜男;中国多支柱养老金体系中的替代率水平测算与分析[D];安徽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连芬;刘德伟;;我国养老金“多支柱”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2 董克用;孙博;;从多层次到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再思考[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3 王大波;从现收现付制到多支柱模式——俄养老制度改革反思[J];人口学刊;2004年02期

4 柳清瑞,苗红军;基于部分积累制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铁;赵晶晶;;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代际转移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6期

2 张亚荣;;养老保险金统账结合模式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年07期

3 丁君;;浅析基本医疗保险“统账结合”中的风险处理方法[J];山东劳动保障;2001年10期

4 宋桂红,刘薇;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模式分析[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庞潇;;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6 张国平;我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风险分析与改革取向[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李军;论我国现行“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中国建立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50期

9 白睿;孙韵;彭静;;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现象思考[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马海容;;对完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J];中国水利;2007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宁;钱程;卜亚丽;朱蓉;朱骥;王福华;;进一步完善统帐结合模式的调查与思考[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琪;张捷;;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3 宋明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机制研究[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4 贾纯夫;;构建和谐社会与养老保险[A];陕西省“构建和谐老龄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郭士征;;论当前养老金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若干趋向[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6 刘永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与养老保险体系的几个问题[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7 刘英;;对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8 赵英奎;;消费不足与社会保障缺失[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9 姜向群;;中国现阶段老年社会保障政策评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10 李中义;张琳;;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分析[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龙昊;“统账结合制度需要反思”[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2 徐志宏 高旭光 孙竹敏;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也应统账结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3 王翔邋习斌;社会医疗保险、救助办法元旦正式实施[N];镇江日报;2007年

4 张毅;统账结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解读[N];镇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淼;社保改革要善从战术入手实现战略目标[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韩洁;专家提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新思路[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谢文哲邋通讯员 陆剑 黄红芳;江苏: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提速”[N];经济日报;2007年

8 齐艺莹 张娜;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模式分析[N];吉林日报;2007年

9 镇江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江里程;多层次医保讲究平等与制衡[N];镇江日报;2007年

10 陆剑邋黄红芳;新农保,让3000万农民享受养老金[N];新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蔡向东;统账结合的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文宪;我国城镇养老保险融资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张伟兵;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张海波;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模式选择与完善[D];南开大学;2009年

5 章萍;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筹集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张建波;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雒庆举;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8 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刘立藏;医疗个人账户对医疗费用支出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凯周;名义积累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孙奎霞;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钟振强;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石艳芬;“统账结合”下我国养老保险的精算测评[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5 刘畅;我国养老保险转制成本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6 逯子文;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途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福强;论我国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柏婷婷;我国养老保险财务模式运行中的制度困境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佩;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风险及控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张玲玲;完善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28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528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c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