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我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11:17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保险 经营模式 财政补贴 巨灾风险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但由于其天生的弱质性,农业在再生产循环的过程中受到诸多风险的威胁。农业保险能够有效的转移和分散农业风险,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农业保险作为稳定本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都非常关注农业保险的发展,2015年公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肯定了农业保险在促进农业发展、分散农业风险和稳定农民收入上的意义,肯定了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保障作用的重要性,明确了当前我国在财税改革和绩效管理的大背景下,国家仍将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在我国保险业协会等有关部门的协同努力下,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取得了极大进步。2014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325.7亿元,保险密度52.65元/人,为2.47亿户投保农民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66万亿元,为3500万户投保农民提供保险赔款金额214.6亿元,较好的发挥了强农惠农的政策效果。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但同时我国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农业保险保费增速放缓;财政补贴制度不完善;农业保险产品不能满足农民需求,巨灾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等。 本文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与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对影响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主要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赔付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第一产业增加值及政策扶持因素与农险保费收入正相关,国家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农险保费收入负相关。在结合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包括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创新农险产品设计,建立多层次的风险保障体系,规范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操作,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等等。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这对于提升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业保险 经营模式 财政补贴 巨灾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研究目的10
  • 1.4 文献综述10-12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4.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5 研究框架12-13
  • 1.6 创新点与不足13-15
  • 1.6.1 创新点13-14
  • 1.6.2 不足14-15
  • 2 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15-17
  • 2.1 农业弱质性理论15
  • 2.2 准公共产品理论15-16
  • 2.3 福利经济学理论16
  • 2.4 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16-17
  • 3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17-30
  • 3.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17-21
  • 3.1.1 早期农业保险阶段(20 世纪 30—40 年代)17
  • 3.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保险的发展(1950—1958 年)17-18
  • 3.1.3 市场化改革初期农业保险的发展(1982—1992 年)18-19
  • 3.1.4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农业保险的发展(1993—2003 年)19-20
  • 3.1.5 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阶段农业保险的发展(2004 年至今)20-21
  • 3.2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21-30
  • 3.2.1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渗透度不断提高21-23
  • 3.2.2 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不断增加23-24
  • 3.2.3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多样化24-25
  • 3.2.4 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25
  • 3.2.5 农业保险补贴不断提高25-27
  • 3.2.6 农业保险经营技术有所进步27
  • 3.2.7 农业保险保障作用不断增强27-28
  • 3.2.8 农业保险保费增速放缓28-30
  • 4 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问题30-35
  • 4.1 农业保险相关法规不健全30
  • 4.2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不完善30-31
  • 4.2.1 财政补贴比例分配不合理30-31
  • 4.2.2 财政补贴方式单一31
  • 4.2.3 财政补贴品种少31
  • 4.3 农业保险产品不能满足农民需求31-32
  • 4.4 农业保险经营管理不规范32-33
  • 4.4.1 农业保险承保管理操作不规范32
  • 4.4.2 农业保险理赔管理操作不规范32-33
  • 4.5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33
  • 4.5.1 再保险市场农业再保险能力不足33
  • 4.5.2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障基金不健全33
  • 4.6 农户风险管理和保险意识薄弱33-34
  • 4.7 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匮乏34-35
  • 5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5-43
  • 5.1 模型的构建35-37
  • 5.1.1 模型的选取35
  • 5.1.2 变量的选取35-36
  • 5.1.3 数据来源36-37
  • 5.2 模型的构建37-41
  • 5.2.1 单位根检验37-38
  • 5.2.2 协整检验38-40
  • 5.2.3 误差修正模型40-41
  • 5.3 模型结果分析41-43
  • 6 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43-48
  • 6.1 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43
  • 6.2 完善我国财政补贴制度43-44
  • 6.2.1 增强财政补贴比例的弹性43-44
  • 6.2.2 丰富财政补贴方式44
  • 6.2.3 因地制宜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44
  • 6.3 完善农业保险产品设计44-45
  • 6.4 建立多层次风险保障体系45-46
  • 6.4.1 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机制45
  • 6.4.2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障基金45-46
  • 6.5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46
  • 6.6 加大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46
  • 6.7 规范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操作46-47
  • 6.8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47
  • 6.9 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47-48
  • 参考文献48-52
  • 后记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段胜;;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多因素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09年04期

2 丁少群;王信;;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技术障碍与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06期

3 程淑佳;;吉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4 袁辉;李永芳;;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研究[J];财政研究;2011年05期

5 王韧;;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黄英君;;影响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效应的实证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张祖荣;;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探析[J];经济经纬;2007年03期

8 史锦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条件分析[J];经济论坛;2007年17期

9 王雪霁;周丽红;;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研究[J];经济师;2011年09期

10 黄正军;钟晓霞;;论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博弈格局与制度建设[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岩;财政补贴下农业保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海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秦海旺;内蒙古农业保险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曹卫芳;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43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543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7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