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算模型参数调整的农村养老金可持续性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精算模型参数调整的农村养老金可持续性仿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养老金 可持续性 仿真 精算模型 参数调整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农村老年人群与养老需求激增,农村养老金收支失衡与不可持续风险快速加大。本文基于新农保筹资和给付的双重视角,应用总体法构建农村养老金收支与平衡精算模型,基于全国东、中、西部三省六县(市、区)新农保试点地区实地调研数据(有效问卷5031份),通过甄选并调整关键参数,预测农村养老金收支及差额变化与发展趋势,对其可持续性进行仿真研究,针对预测结果提出增强农村养老金可持续性的改革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参数缴费率、补贴率和经济参数农民收入增长率、基金投资收益率的提高及其联动增长均有利于增强农村养老金的可持续性,而养老金计发月数的增减对农村养老金可持续性的影响方向并不统一,二者的联合增长对农村养老金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对于丰富、发展农村养老金精算建模与仿真理论、方法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政策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社会保障统计与精算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养老金 可持续性 仿真 精算模型 参数调整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CRK008)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KRM12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kz2014005)
【分类号】:F842.67
【正文快照】: 1引言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呈现“未富先老”、“城乡倒置”的显著特征。2009年9月,《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下文简称《指导意见》)颁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下文简称“新农保”)开始试点并迅速推广。随着农村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昌平;殷宝明;;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平衡与可持续性研究——基于国发[2005]38号文件形成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2 赵斌;原浩爽;;我国基础养老金财务平衡与可持续性分析——基于财政合理支付视角[J];财经科学;2013年07期
3 王晓军;任文东;;我国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研究[J];保险研究;2013年04期
4 薛惠元;;基于整体法的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收支平衡模拟与预测[J];保险研究;2014年02期
5 高建伟;丁克诠;;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年01期
6 姚金海;;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代表性个体精算平衡的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7 殷俊;黄蓉;;中国基础养老金长期财务可持续性分析——基于随机模拟方法的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苓玲;李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保险研究;2012年02期
2 罗想平;;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初探[J];大众科技;2013年12期
3 陈剑侠;;建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资产负债表的设想——基于长期支付能力评估的视角[J];改革与开放;2014年07期
4 华黎;李忠付;;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构建研究——基于差额测算[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刘钊;刘武;霍家风;;辽宁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J];第一资源;2014年01期
6 曾雪;;我国养老保障公平性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4年25期
7 刘学良;;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和可持续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9期
8 曾益;任超然;刘倩;;破解养老金支付危机:“单独二孩”政策有效吗?——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J];财经研究;2015年01期
9 周成刚;;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问题的思考[J];财政经济评论;2014年01期
10 韩芸;李思赢;;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测算及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金海;;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收支缺口,财政风险:传导与化解——以A市为例的一项实证研究[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晓;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均衡政府责任及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胡玉琴;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吴连霞;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4 邱玉慧;代际正义视角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熊锡鸿;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模式选择与财务可持续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6 周灿;中国保险业的经济外部性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7 张丽华;中国社会保障基金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项洁雯;农村社会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及政策仿真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何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航;随机利率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精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2 蔡凤娜;陕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因素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夏心雄;中国现行养老金制度下的缺口分析及对策[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4 宋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制度与收支平衡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刘力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双随机基金评测模型及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黄安碧;新疆城镇基本养老基金收支预测及其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7 路爱峰;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8年
8 江芹;通货膨胀对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缺口的影响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9 代娜;基于随机因素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付平衡模型与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10 袁洪林;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负担结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永兴;卜一;;新农保基金收支动态平衡约束条件分析[J];商业研究;2012年07期
2 ;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年07期
3 李丹;刘钻石;章娅玲;;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估算[J];财经科学;2009年05期
4 贾康;张晓云;王敏;段学仲;;关于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研究[J];财贸经济;2007年09期
5 刘祁;王宣植;刘源;;解决养老金缺口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启示——以俄、日、加、美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12年01期
6 封铁英;李梦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模拟与预测——基于制度风险参数优化的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4期
7 郑双胜;;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综述[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郭席四;我国养老保险资金支付缺口形成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王翠琴;薛惠元;;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评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刘万;庹国柱;;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给付年金化问题研究[J];经济评论;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曹滢;[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记者 白天亮;[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红霞;财政合理支付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方案设计[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娟;;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0年04期
2 胡秋明;;走向可持续的养老金制度——以国际经验的视角所作研究与分析[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10期
3 韦璐璐;;现阶段养老金制度的难点和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11期
4 张晓彤;;视野[J];中国报道;2013年05期
5 张贵峰;;做实养老金空账宜早不宜迟[J];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27期
6 伊志宏;养老金制度模式选择的几个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03期
7 ;瑞士养老金制度何以成功[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07期
8 姜永宏,黄德鸿;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养老金制度基本框架[J];当代财经;2001年05期
9 林杰三,王晓非;日本的养老金课税制度[J];涉外税务;2002年05期
10 王晓军;对我国养老金制度债务水平的估计与预测[J];预测;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雷高飞;;堵住和谐社会在农村“池底”的最近一个缺口——关于全面建立农民养老金制度的政策建议[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胡秋明;;论养老金制度的结构性改革与寿险公司的市场定位[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3 王晓军;;对我国养老金制度隐性债务与转轨成本的再认识[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4 刘泓;;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启示[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5 和田要;彭萍;;日本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构造和养老金保险制度的比较[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林;养老金将成为扩大社保范围的关键[N];中国保险报;2006年
2 蒋悦飞;地方养老金确保高工资地区待遇不降[N];广州日报;2006年
3 单士兵;应对“养老金空账”不能消减福利价值[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4 和平;专家认为养老金具备入市条件[N];北京商报;2007年
5 陈天翔;安联:中国将成亚太区第三大养老金市场[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黄蕾;未来10年中国养老金市场增长最快[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孙玉;未来8年中国养老金资产将增6.5倍[N];证券时报;2007年
8 黄霞;建立多支柱的养老金制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9 刘桂山;养老金问题困扰英国政府[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记者 李茜;荷兰金融公司拟进入中国养老金市场[N];上海金融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武琼;英国养老金制度变迁中政府责任定位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潘虎;中国农民工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王练文;公共养老金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实践与政策研讨[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杨文明;我国养老金制度设计及养老基金安全运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姜永宏;工业化与中国养老金制度[D];暨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青;养老金制度变革的契约主义视野及其启示[D];苏州大学;2009年
2 赵玮;中国养老金制度发展问题及建设路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吴慧楠;中国养老金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4 张建勋;中国农村养老金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吕晓东;中国养老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薛子平;福利国家养老金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武洁;中国城镇养老金制度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分析[D];清华大学;2006年
8 汪润泉;分层化的养老金制度如何扩大了群体间收入差距[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9 王琪;英国养老金制度及其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马可;我国农村养老金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26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726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