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政府保险对住房反抵押贷款定价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5 15:37

  本文关键词:政府保险对住房反抵押贷款定价的影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政府保险 住房反抵押贷款 定价


【摘要】: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加上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空巢家庭增加,使得住房反抵押贷款这种养老方式逐渐被人所关注,但对于在我国应采取怎样的经营模式,以及政府应在其中起什么样的作用,目前还未有深入分析。文章首先分别给出了有无政府提供保险情况下住房反抵押贷款的定价模型,同时根据对未来房价的预测、利率、死亡率等因素的假定,模拟计算并比较了有无政府保险下借款人所能得到的不同贷款价值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住房反抵押贷款中由政府提供担保确实能增加借款人所能获得的贷款额。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浙江财经大学;
【关键词】政府保险 住房反抵押贷款 定价
【基金】: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老龄化背景下中国住房反抵押市场需求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LY12G03009
【分类号】:F842;F293.3;F832.4;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发布的数据,201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94亿,占总人口的14.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7亿,占总人口的9.4%①。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且伴随着“4-2-1”家庭模式以及整个国家的“未富先老”,老年人养老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房睿;;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需求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2009年10期

2 柴效武;胡平;;美国反向抵押贷款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迪[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4期

3 赖晓永;对我国发展反抵押贷款业务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4年10期

4 蔡永为;;建立住房反向抵押制度所涉客体问题的法律思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柴效武;王峥;;以房养老:美国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开办的政府支持[J];学习与实践;2009年10期

6 柴效武;王卉卉;;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定价因素影响与实证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0年10期

7 路静;高鹏;董纪昌;;基于保险精算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研究[J];管理评论;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君;牛立华;;反式住房抵押贷款在创建公平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财经科学;2012年05期

2 罗莉;王亚萍;尹静;何雯;;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发展的思考——基于武汉市城市居民以房养老状况的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19期

3 陈莺;对我国推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几点思考[J];福建金融;2005年10期

4 郑智峰;唐文琳;;对我国发展住房反抵押贷款业务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6年11期

5 邓依伊;;现阶段中国开展住房倒按揭的条件与劣势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年02期

6 陈欢;;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高青;林枫;;随机利率下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与应用[J];北方经贸;2012年09期

8 强薇;;基于风险中性的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原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06期

9 张佩;毛茜;;寿险业介入养老产业:经验借鉴与现实选择[J];南方金融;2013年03期

10 王敏;;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支持老年人收入拓展[J];中国房地产;2013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近;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模型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茜;我国反向抵押贷款的风险因素与定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锴;升值共享抵押贷款的中国适用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仇艳丽;我国保险业开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韩进成;以房养老反向抵押贷款合同的主体及权利义务探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4 谢晓莹;基于流动性风险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昕蔚;我国城市居民“以房养老”方式的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6 付帅光;基于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城镇养老模式探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牛立华;反向抵押贷款在我国的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方争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镇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莎莎;我国开展以房养老保险的探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严琨;湖南城镇低收入家庭养老保险供求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晓苏;应建立房产“反向抵押贷款”寿险服务——关于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J];发展;2002年09期

2 冯静生;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国际借鉴与实践建议[J];海南金融;2005年11期

3 柴效武;一种以房养老的贷款方式:住房反抵押贷款[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年03期

4 龙会芳;反向抵押贷款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02期

5 柴效武;住房反抵押贷款的供给机构选择与评析[J];西安金融;2003年11期

6 柴效武;张海敏;朱杰;;房产养老寿险业务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价的不完全信息博弈[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柴效武 ,徐智龙;售房养老模式中的“柠檬市场”[J];浙江金融;2003年07期

8 刘春杰 ,谭竞;反抵押贷款支付额度的确定[J];浙江金融;2005年05期

9 柴效武,蒋徐娇;售房养老——一种养老新思路的提出[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10 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浦舍予;以房养老对个人理财规划的完善与提升[D];浙江大学;2007年

2 石卉;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虹;我国电信网络接入费Ramsey-Boiteux定价模型的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03期

2 刘丹红,张世英,苏为东;马尔科夫转换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最大似然估计[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孙峰,宋力;基于深圳证券市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之实证检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司训练,陈金贤;水资源层次定价的理论模型[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朱世武;邢丽;;我国次级债券的定价分析[J];中国货币市场;2004年10期

6 吴育华;徐忠东;;股指期货定价方法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郭兴义;;混合衍生产品设计之五 混合衍生产品定价模型选择[J];中国外汇;2006年07期

8 江荣华;;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年20期

9 吕荣胜;李璨;;基于环境先导的再生水资源定价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高兴佑;高文进;;我国阶梯式水价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炜;;基于保守性偏差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振全;陈守东;;股票基本定价与定价模型的选择[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王宏达;汪定伟;;不确定易腐时间商品的定价模型研究[A];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贺瑛;;中国存款保险定价模型[A];2002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琳;卓强;;基于DFA方法的我国洪水保险定价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6 李伯德;;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应用[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4年

7 徐家旺;朱云龙;姜波;;闭环供应链运作过程中新/旧产品的动态定价模型[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8 范为;房四海;;金融危机中的黄金定价模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蒲实;;水资源价格定价模型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傅书勇;孙淑军;;统一采购条件下基本药物的定价模型[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考虑市场限制的区间定价模型[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檀向球;持有成本定价模型[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华西证券研发中心;新股上市定价模型研究[N];证券时报;2001年

4 宗振华;证券资产基本定价模型[N];证券日报;2007年

5 冀t熓,

本文编号:737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737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e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