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日本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设计和建立时机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03 04:00

  本文关键词:日本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设计和建立时机对我国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 农村养老保险 多层次 时机 启示


【摘要】:日本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和养老保险运行的政策环境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日本多层次的农民养老年金体系设计和建立的时机选择,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和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尤其在注重完善法律政策支撑、适时调整养老保险立法重心、政府主导构建基础制度统一和多层次关联的养老保险体系以及遵循梯度渐进性的发展等方面,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日本 农村养老保险 多层次 时机 启示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城乡统筹视域下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研究:模式改良与结构优化”(12XJC630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42.6;F843.13
【正文快照】: 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宏观环境中,日本和中国虽然在国土面积、人口数量、产业结构组成及比例、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等指标方面缺乏可比性,但两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差不大,老龄人口增速基本相近,而且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都表现出高速、高龄和老年抚养比大等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翠琴;黄庆堂;;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对我国新农保的借鉴[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2 王国华;;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经验及启示[J];北方经贸;2010年04期

3 郑军;张海川;;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J];农村经济;2008年07期

4 顾天安;;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析及其启示[J];日本研究;2005年04期

5 广井良典;张君;;日本社会保障的经验——以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整备过程为视角[J];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05年01期

6 杨黔云;论影响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因素——对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考察[J];学术探索;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义;;人口老龄化下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日本经验借鉴[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2 杨斐然;蔡卓倪;;提高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的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2期

3 仝利民;;日本老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反思与启示[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3期

4 李长远;;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解读及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4期

5 刘云香;;儒家文化圈背景下的家庭价值观与社会保障制度[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于秀丽;;日本生活保护制度的经验、困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6年04期

7 肖绮芳;;日本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制度改革及相关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与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8年02期

8 王翠琴;黄庆堂;;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对我国新农保的借鉴[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9 杨小飞;;论现行日本失业保险法制度[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刘继同;;世界各国卫生行政管理体制特征与组建“卫生福利部”的建议[J];东岳论丛;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财政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青枝;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特色及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张瑞书;农村养老保险激励机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成鑫;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水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苑梅;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杨勇刚;中国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与模式转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红兵;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占乐;现代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兴起、变迁与模式转换[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宇;战后日本国债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杨山鸽;后福利国家背景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薛梅青;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惠英;长沙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严欢;株洲市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乐;山东省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董丽燕;我国农村高龄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周娟;我国现阶段城乡医疗保障协调发展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8 郝康;西安市城乡统筹养老保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范亚欧;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韩佳均;论政府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的责任[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义;东亚社会保障模式初探[J];财经科学;2000年01期

2 ;日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其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3 田近荣治;日本的公共养老金制度:给付迅速扩大的后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01期

4 陈桂华,毛翠英;德、日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理论探讨;2005年01期

5 顾天安;;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析及其启示[J];日本研究;2005年04期

6 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J];日本学刊;2004年03期

7 刘慧明;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09期

8 孙娟娟;黄高伟;;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模式及其启示[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年01期

9 郑秉文,史寒冰;东亚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与经济发展[J];世界经济;2001年10期

10 林德明,程培X=,顾金峰;日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J];世界农业;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满芝;我国家族企业的成长模式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绍雪;;关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2 李欢;;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王承坤;;借鉴国际经验 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J];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10期

4 段东平;;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养老保险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9年20期

5 朱宏宾;何龙鹏;;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方向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1期

6 曾庆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西部开展的现状及思考[J];甘肃农业;2005年11期

7 周艳;;浅议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J];北方经济;2010年07期

8 张丽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与出路[J];湘潮(下半月);2011年01期

9 侯晓丽;积极推进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和发展[J];理论导刊;2005年10期

10 高文颖;;对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华;张艳;;我国保险公司退出机制与路径研究:一个国际比较视角[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2 宋效中;姜铭;;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N];哈尔滨日报;2010年

2 杨红燕 叶小舟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日韩农民医保全覆盖的时机选择[N];中国人口报;2010年

3 通讯员 程卓蕾;享受社会养老保障不分城乡[N];中国财经报;2007年

4 陈晓峰;广西建立多层次政策性农房保险保障体系[N];中国保险报;2010年

5 本版编辑 申曙光 朱静玉 王玉蓉 谌新民 孙健;全民低保:时机已经成熟?[N];南方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卢晓平;中再集团改制料获汇金逾百亿注资[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长策智库;湛江模式:促进多层次医保体系建立[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夏远峰;宜兴:40万农民受惠“新农保”[N];中国保险报;2010年

9 蒋强;企业年金投资:资产配置制胜[N];财会信报;2010年

10 记者 白德斌;国务院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评估组召开座谈会[N];甘肃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江胜;安徽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2 胡继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供给边界及制度供给不足原因解释[D];复旦大学;2008年

3 尚炬;贵州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4 霍栋;建立我国多层次巨灾风险补偿机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郭晨阳;陕西省农业风险多层次应对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贾宏亮;吉林石化公司员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郑占策;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82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782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0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