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保险人为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构——基于“风险社会”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保险人为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构——基于“风险社会”的视角
【摘要】:技术进步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把发展中的风险变成了现实。农业风险在当前风险社会中已经突破了受制于生存环境的支配范围,如何分散非规律性、低频发性以及系统性的农业人为巨灾风险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从风险社会与农业人为巨灾风险因素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人为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存在的问题,探析原因,并且提出建立人为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以期为立法提供方案。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思政部;
【关键词】: 风险社会 人为巨灾风险 分散机制
【分类号】:F842.66
【正文快照】: 0引言贝克的《风险社会》以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构建了“风险社会”的内在机制,把风险看成是现代化的产物。在当今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人类有必要整体提升自己的风险意识来应对各种不测。贝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考察风险生存机制的维度,借此我们可以在风险社会的预设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俊生;庹国柱;;公私合作视角下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J];保险研究;2009年03期
2 龚伟;;发展农业再保险的财政法律与实践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陈利;杨珂;;国际农业巨灾保险运行机制的比较与借鉴[J];农村经济;2013年04期
4 杨雪冬;;风险社会与官员责任[J];决策;2011年04期
5 李林;赵君彦;;中外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比较与借鉴[J];生态经济;2012年07期
6 刘蔚;;论我国农业再保险法律体系构建[J];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04期
7 田玲;骆佳;;供需双约束下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选择——长期巨灾保险的可行性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8 郑伟;;农业保险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思路[J];中国金融;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风险社会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伦理重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欧三任;;农村信息化进程中的政治安全风险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欧俊;李松柏;;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4 肖顺武;;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5 包学雄;黎雄辉;;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6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7 石春梅;朱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价值观危机及其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董韦;;“风险社会”理论与风险管理再造[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顾青;;和谐社会和社会风险的理性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白立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及现实路径[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素春;;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行与反思[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王革;阎耀军;;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宋宝安;张一;;创新社会管理:控制物价促进稳定的基本战略[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梁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理论综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周杰;杨望成;;行政问责与官员复出——中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唐均;;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政策的视角[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7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书婕;;基于2008年南方雪灾的技术风险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宋晓光;;R&D活动中的科技风险[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陈多闻;陈凡;;技术使用的STS反思[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体育竞争情报及其对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尚海涛;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韩丹;食品安全与市民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7 于景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琳;辽中南城市群环境风险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超;风险社会背景下政府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徐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齐天娇;创业者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素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信任的缺失与重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裴晓丽;论现代性的合理性[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志龙;风险社会治理下我国政府公共责任机制的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奥菲;参与和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钟舒曼;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学;;从美国《标准再保险协议》看中国农业再保险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2 李健;汪洋;杨斌;;从美国《标准再保险协议》看我国农业再保险[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曹海菁;;法国与新西兰巨灾保险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保险研究;2007年06期
4 周桦;;基于再保险补贴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探讨[J];保险研究;2008年03期
5 潘勇辉;刘飞;;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机制研究:基于中国与西班牙的比较[J];财政监督;2008年20期
6 叶明;杨斌;;我国农业再保险体系的检讨与构建──以美国农业再保险为鉴[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甘亚冰;;我国现行财政支持农业保险政策绩效评价[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1期
8 李有祥,张国威;论我国农业再保险体系框架的构建[J];金融研究;2004年07期
9 朱伟明;;日本农业保险制度及借鉴[J];金融纵横;2011年02期
10 周振;;美国农业巨灾保险发展评析与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庹国柱;[N];中国保险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炜;墨西哥巴西农业保险对我国农险的启示[J];保险研究;1999年02期
2 张跃华,顾海英;上海农业保险状况分析与对策探讨[J];上海农村经济;2003年11期
3 白安义,张顺喜;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8期
4 杨松海;走互助合作道路发展我国农业保险[J];西南金融;1991年10期
5 商家裕,,李松桥;浅谈垦区的农业保险[J];农场经济管理;1994年06期
6 谢德文;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和选择[J];广西金融研究;1994年03期
7 沈湘卿;浅谈农业保险的发展趋势[J];农业科技与信息;1995年11期
8 张俊飚;农业保险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金贸易;1996年12期
9 庹国柱;农业保险体制改革模式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75期
10 温海红;对我国农业保险现状的分析及采取的措施[J];新西部;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伟;龚峰;;发展农业保险为现代化大农业编织风险防护网[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2 夏光荣;孙新华;苏彪;杨琳;谢梦纯;;农业何时能系上“保险带”——益阳市农业保险的调查与思考[A];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庹国柱;;略论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4 黄英君;;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反思与重构[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5 李毅文;;农业保险将第三次勃兴的思考[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魏国勇;;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7 宋龙芳;;浅析农业险现状及发展措施[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付金柱;;以互助合作经营为基础的政策指导型农业保险模式探讨——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个案的考察[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9 高涛;;我国的农业保险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粤凤;郝伟杰;;农业保险:翘首迎接曙光[A];北京保险学会2007专题研讨——“农业保险:翘首迎接曙光”[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迪;农业保险,缘何“疏远”农村保险市场?[N];桂林日报;2005年
2 ;期待“农业保险”[N];甘肃日报;2005年
3 赵文博;农业保险在三农问题中的作用[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4 ;农业保险再获税优政策[N];中国保险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江帆;农业保险的社会效益要大于经济效益[N];经济日报;2010年
6 记者 勇庆威 通讯员 纪英莉;我市2010年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启动[N];威海日报;2010年
7 记者 王瑞 通讯员 陈猴雄 张丽红;农业保险工作呈现新特点[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8 记者 王科岩 实习生 王璐;今年我市农业保险分户签单应保尽保[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0年
9 时超;“菜贱伤农”现农业保险空白[N];联合日报;2010年
10 ;农业保险:为江苏3500万农民撑起保护伞[N];新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善功;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小芹;农业保险持续稳健发展的主体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3 张囝囡;美国农业保险制度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李柃燕;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王丞;中国沿海地区农业保险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田丽;陕西农产品生产经营中农业保险支持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李传峰;公共财政视角下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8 罗向明;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与补贴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曹卫芳;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王根芳;基于主体利益博弈分析的农业保险补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莉;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曹承承;浙江省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意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安玲;我国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戴扬;福建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现实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王小前;我国农业保险的中央财政支持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永;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庆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范春艳;新疆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启示[D];新疆大学;2010年
9 王凤;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赵莹;论我国农业保险的供给体系的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87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887467.html